搜索
侯爱平的头像

侯爱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1/12
分享
《瓜蒌花》连载

第一章 出生

在一个古老的山村里,住着一户苏姓人家,这个苏姓人家男主人是一个世代行医的老中医,因其是中医懂得药理知识,所以在行医看病的同时还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了中药材——瓜蒌。这种植物像葡萄一样长在藤蔓上的,结出的果实如葫芦般悬挂在藤蔓之上,果实外皮呈绿色,圆圆的。在结果的季节藤蔓上会挂满这种瓜果,看上去非常美丽。

瓜蒌成熟后,将它摘下来晒干,便可以做中药使用。晒干后,它呈黄色的。它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的功效。

苏老中医院子里就种满了这种植物,它一方面可以在院子里面起到遮挡太阳直射,使得夏天院子变得凉爽;另一方面还可以收获果实作为中药材,可谓是一举多得。

苏老中医有四个女儿,他的全名叫苏希望。不知道是长辈们希望他传承中医这个祖传技能,还是希望他将来兴旺发达儿孙满堂,总之给他起了个这样的名子,可能是希望有个好的未来的意思。但是,现在苏老中医是希望他有一个儿子传宗接代,他已到了知天命之年,虽然他老伴比他年轻很多,但是,后代还是要靠他自己,才能令他满意,这也始终是他的一个心愿。

他的四个闺女分别由他起了名字,大闺女叫菊花,二闺女叫葵花,三闺女叫桃花,四闺女叫梨花。不知道他是中医对植物天生有种偏爱,还是他喜欢这些花,所以就给闺女们都起了带花的名子,总之,就是很多的花。

苏老中医家由于世代行医,所以家里也比较殷实,他家是一个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堂屋是院子里的正房,由两层砖木结构构建而成,左右两侧分别为厢房,均是平房;堂屋的对面,是陪房,就是陪同主房的意思。一般是用于厨房,杂物房,或者牲口棚之类的用房。

苏老中医的堂屋盖的最为讲究,堂屋的前部是走廊,走廊由四根柱子支撑着,走廊里还放着夏天可以乘凉喝茶的圆桌和椅子。桌子上面还摆放着各种各样茶具和名贵的茶叶,这些喝茶的桌子和椅子也都是由檀木做成的。由于年代久远,桌子和椅子都被磨得有点发亮了,远远地看上去乌黑明亮,着实有点让人喜欢。

堂屋的二楼一般不住人,都是放些药材、粮食之类的杂物;二楼的窗户也很讲究,窗户的顶部呈半圆形状,由青砖砌成,窗户的门框和窗户门的做工也非常讲究,都是由上好的木料经过雕刻成各种图案,显得古朴大气。左右两边的厢房也都是精心布置,高高的空间,外墙都是由青砖砌成,里面还有四梁八柱,屋顶是平顶的,上面用小石子加白灰等其他的防水材料经过捶打而成,然后又在上面抹上白灰和其他的粘合剂。这样一来可以防水,二来还结实耐用。

因为村里收获粮食后,都需要在屋顶上凉晒,以作为口粮储备,这是农村祖辈出留下的习惯,家家户户都是如此。这些粮食,除了自家正常食用以外,剩余的就当作余粮放在大缸里面,然后在粮食上面放上一层报纸,在报纸在上面再放些草木灰或者其他的什么灰,以防受潮和防止生虫,最后再在灰上面盖上一层石板压住,这样缸里的粮食就可以既不生虫子,也不会受潮烂掉。

苏老中医家的院子地面用石块铺成,这个院子由于住了几代人,地面上的石头也被磨得光滑发亮,但地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苏老中医的大门比别人家的要高大一点,在大门两侧还竖立着两块长方形的石条,上面也雕刻着大字,一边写着“书香门第天下诵”,另一边写着“行医之家有余庆”。在大门的顶部还横挂着一个用木头制作的匾额,匾上写着四个大字,“医德高尚”。据传这是清代一个大官员给他家题的字,因为他的祖上给这位大官员医好了病,官员为了感谢便题了字。

苏老中医家也和村里的其他人一样,规矩地遵守着这一古老的传统,这些都不在话下。苏老中医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中医,他会写毛笔字,他用小楷毛笔抄写了几部李时珍的《本草钢目》。清秀隽永的小楷毛笔字让人喜爱,但这些都不是苏老中医的得意事情,他的得意是他有一手好的医术,它不但可以望、闻、问、切,而且还可以对人们曾经得过的病,用号脉的方法诊断出来,并且以中医医治。

他曾经医好了很多的大医院都无法治好的病人,所以他家里的锦旗都挂满了墙壁。但他为人谦逊、和气,从来都不急不燥,就这样行医有几十年,在当地口碑非常好。

但他也有一块心病,那就是一直没有生出儿子,前面生了四个女儿,但他毅然固守着传男不传女的家训,他以为只有把祖传的医术传给儿子,才算完成了前辈们给他的责任。

眼看着自己都到了知天命之年,家里的传承人还没有选择好,这也是他一直都十分头疼的事情。但是,他现在有了希望,因为儿子出生了,这了却了他多年的心愿,他给儿子起名五魁,意思是夺魁。五又是钱的意思,就是钱又多又能干的意思。

儿子出生以后,苏老中医赶紧让家里人到大门口放了一个木棍,在本棍上面还拴上一个红布,把它放在了大门的左侧。

在当地有个习俗,无论谁家,如果生了孩子都会在自家大门口放一个木棍,上面拴着红布,如果是生了女孩儿,就把木棍放在大门右侧,如果是生了男孩儿,就把木棍放在大门左侧。这也是苏老中医把木棍放在自家大门左侧的原因。

在街上路过的左邻右舍,当看到木棍时,就知道这家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也都会前来祝贺,这是很多年留传下来的风俗,大家一直都遵守着。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