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侯爱平的头像

侯爱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2/02
分享
《瓜蒌花》连载

第十章 放秋假

苏五魁所在的学校,每到地里的庄稼成熟的季节,一般是秋季,学校都会放一段时间的假,让这些学生们帮着家里去地里干点力能所能及的农活儿。在农村称之为:放秋假,也称:收秋。

这年秋天,苏五魁他们几个小伙伴所在的小学都放了秋假,放假之后,学校里面都没有了人,由于学校的老师都是村里的民办教师,所以,放假以后他们也会去地里收割自己的庄稼。

在当时的农村,地还是集体耕种,所以这些老师在放假之后还会去地里干农活,小学生也是一样,都会在自己所在的生产队干农活。

这些集体所有的土地,有一小部分土地,按人口分给各家各户种菜或者种其他的粮食,这在村里称之为:菜地。也称:口粮地。就是让集体组织的这些农民,留下一小部分土地,作为种口粮的土地。农民们在干完生产队里的农活后,利用空闲时间去种自己家里的菜地或者口粮地。

这些学生们去地里干农活,不是指给自己家里菜地干活,菜地的活都是学生在放学之后或者其他的空余时间见缝插针地去干,不能占用秋假大块的时间去干自己家里的活儿,其他的大人也都是这样。

苏五魁所在的生产队规定,在小孩子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可以下地干活,当时干活没有工资,都是以工分制记录在册,到了年底根据集体年终的收入多少,来决定个人收入的多少,以工分折算成粮食分给各家、各户。有的人家里没有劳力,当然也是会分粮食的,但都是要记帐先欠着队里的钱,什么时候有了钱,再还上队里的欠款。就这样,一年一年的往后延续着生活。

工分以成年人十分为基准,一个成年劳动力干一天活记十分,妇女记七分,小孩子记三分或者三点五分。干活的内容由生产队队长在早晨下地前派工,派给谁干什么必须无条件去干,不能讲条件,也不能提任何要求。

干活地点如果距离家里不是很远,这些干活的人中午就可以回家吃午饭。如果干活地点距离家里较远,那么干活的人就在早晨下地之前把干粮准备好,下地的时候把干粮用一个小手巾包好,系好之后,装在一个袋子里,作为中午的午餐。村里人叫做:带干粮。

那时,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差,中午基本不吃菜,也没有水,都是到了地里干完活后,中午歇息的时候去找点水喝。由于这里是山区,水源奇缺,找水需要走很远的路,有时下了雨雨水还没有被蒸发干的时候,人们就会把这些积攒的雨水坑里的雨水,用两手捧着往嘴里喝上几口,再就着自己带着干粮边吃边喝。

有时,找不到这样的水源时,就干脆直接干着啃几口干粮,能够止住心慌就行。有些人带的干粮都长了白毛,他们也不舍得扔掉,把上面的白毛用嘴吹吹,再用手把上面发酶的东西弄掉,就接着吃完。然后再随便找个背风或者阴凉的地方,往地上一躺,便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睡醒之后,估计着时间差不多了,领头的人就会喊一声:“开工啦!”大家就过来接着干活了。

苏五魁他们也是这样。今天,他和李河阳,郝石头他们几个一起被派到王家沟地里去收玉米。早晨,他的母亲张文心给他带了几块干饼子,由于他们家条件比较好,所以带着干粮也比别人家的好。

郝石头、李河阳他们就没有苏五魁带的干粮好,他们俩只带了用玉米和着糠做成的窝头,带好之后,他们三人一起跟着大人去王家沟收玉米,他们还带了撅头。他们把撅头扛在肩上,把干粮袋子串在撅头把儿上面,一摇一晃地在路上走着、跑着。

在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跑一会儿就超过了大人们,他们去的这个地方是一个深山,需要走很远的路程,从村子里有一条通往王家沟的山路,弯弯曲曲,崎岖不平,一直绵延到他们去的王家沟地里。

那时的人们,为了解决温饱,都把山脚下的一些坡地开垦成了种粮食的土地,虽然土里面夹杂着很多的小石子,用撅头刨起来会听到“哗啦......哗啦......”的声响,但是人们为了生存,这些都顾不得许多。

在这些地里头种玉米,收成也不是很好,由于天旱,又没有水可以浇灌,所以只能靠天吃饭,有时下雨多的时候,地里的收成自然会好一些。如果天旱下雨少或者不下雨,这些地里的庄稼连种子也收不回来。

但是,这里的人们热爱这片土地,他们从来也不愿意离开这片土地,哪怕是生活艰辛一点,他们也会祖祖辈辈坚守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后代也是这样地生活着,并且在很小的时候就培养着他们这样的生活方式和吃苦耐劳的习惯。

苏五魁他们几个,连跑带蹦地没有用多长时间就到了王家沟地里,他们先找了个地方把干粮放下,便开始去玉米地里掰了几根玉米杆,把它们弄成几截儿,把皮用牙咬着撕开后,便当成甘蔗吃了起来。边吃边说着话,“瞧俺这根可甜哩!捏儿(土语:你)那根好吃吧?”

一会儿大人们都到的差不多了,开始干了起来,他们先用撅头把玉米杆刨倒,然后再由这些妇女和小孩子们把玉米杆一根一根地拣起来,把它们单层整齐地摆成长方形的形状,等到这块地里所有的玉米都刨完,再由这些妇女和孩子们都摆好之后,他们所有的人都放下撅头,在这些摆好的玉米杆前蹲了下来,便开始把玉米从玉米杆上一穗儿一穗儿往下掰。然后,把这些掰下来的玉米堆成一小堆儿一小堆儿的,等着排子车(毛驴车)过来拉回去。

有时,还有玉米到了中午拉不完时,这些干活的人们也会用干玉米杆点着火,把刚掰下来的玉米用火烤熟,当成干粮吃。干了半天活儿的大人和妇女、孩子吃起来这些烤好的玉米香喷喷的,非常解馋。

人们一直干到中午时分,领头的人看看天色,已经到了晌午,便喊了一声:“歇歇儿!”

大家便都放下手里活儿,拿着自己带着干粮各自去找地方、找水吃干粮去了。

苏五魁他们三人也凑到一起,找了一个好玩的地方,拿出他们带来的干粮吃午饭了。

苏五魁打开小手巾,拿出他母亲给他带的干饼,先掰了一小块儿给了郝石头,又掰了一小块儿给了李河阳,然后他们吃着干粮,在地上边拣小石子玩着。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