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侯爱平的头像

侯爱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2/03
分享
《瓜蒌花》连载

第一十二章 晒粮食

秋天,地里的庄稼都收割完后,打下的粮食都要经过晾晒,晾晒干之后,先把粮食中最好的给国家交公粮,剩下部分留作口粮分给本集体组织的社员。

当然,这个分配也是以工分折算粮食之后再按人口分配。留下一小部分作为来年的种子储备起来,等到第二年播种的时节再拿出来使用。

公粮由各地专门设立的收购站承担,也称为粮站。公粮都由各村各户交到粮站集中保管,各粮站都设有很多的粮食储备库,那里也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对收上来的粮食进行通风晾晒等工作。

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编制较少,很多的粮库都缺少人手,又没有太多的工作人员使用,这时,各地粮站都想出了自己的办法,来完成这项工作。其中,临时雇用一些农民来帮助工作。每天给他们开一定的工钱,这样既可以解决粮站人手缺乏的困难,也可以让收完秋没有什么事情干的农民挣点钱,这也算是当时一种不错的选择。

一般在粮站干一天活给几毛钱不等,由于当时货币值钱,当时的几毛钱也算是不少的工资了,可以解决很多的生活问题。由于那时物价比较低,比如买一个镘头用五分钱,买一根冰棍用三分钱。有的糖多一点的冰棍用五分钱,里面还有奶油,很好吃。所以,在当时几毛钱能办很多的事情。当时人们对生活也没有过高的要求,能够吃饱肚子就已经非常满足,如果每天再能挣上几毛钱,那就是比过年还高兴的事情呢!

苏五魁、李河阳、郝石头、樊毛平等等一些小伙伴在干完农活后,也想着挣点钱,他们得知有这样一个途径可以干活挣钱后,就找了一个可以和粮站说上话的人给他们牵线,让他去粮站帮着晒粮食。虽然活很累,但是每天可以挣到钱,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事情。一来他们有了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小人书;二来可以买他们想吃的冰棍或者江米糖;还可以用这些钱买他们最喜欢的糖糖秧子(土语:用糖稀做的小人)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于是,苏五魁便找到李河阳和郝石头商量着去粮站晒粮食,他们还准备叫上樊毛平、李计平等等几个人一起去。

粮站答应他们几个去干活后,他们都给自己家里的大人们说了这件事,家里大人们也都非常支持这些孩子们。因为这是挣钱的好事,没有家长不同意的。于是,家里大人们都给自己孩子准备干粮,也可能是刚刚收完秋,家里也有了一些粮食,各家的干粮也比原来要好吃一些。他们在玉米面里面掺糠皮少了许多,玉米面的比例比原来要增加很多,这样吃起来也好往肚子里面咽,也不像原来那样拉嗓子了,所以这也算是对这些孩子们的一些奖励。

这天早晨,苏五魁早早地起了床,他先去叫了李河阳,又去叫了郝石头他们几个,等都到齐后,一起结着伴儿往粮站走去。粮站离村子大约有一公里多路程,没用多长时间,他们就到了粮站门口,他们向门口把门的人员说明来意后,进到了粮站,见到了负责干活的工作人员。

这个工作人员是个女的,身材长得匀称、修长,约三十来岁,看上去慈眉善目。见到他们来到后,对他们也非常和蔼。简单给他们介绍了工作内容后,又给了他们几辆小推车,并告诉他们如何使用等等一些注意事项后,便让他们开始干活。

苏五魁他们几个人分成三人一组,一个人专门负责推车,在其他两个人装车的时候负责把手推车架好把稳,让其他两个人把粮食包抬到这个手推车上,然后再由三人一起把小推车推到另外的仓库,到粮库后,再把推车上的粮食卸下车,整齐地摆放到仓库的粮食包上面。

这是一个重体力活,一包粮食约重一百多斤不等,这一包粮食需要两个人同时用力抬起再把它放在指定位置上。

郝石头个头大点,他总是嘴里说着:“再来一包!再来一包!”嘴里喘着粗气,在那里手舞足蹈进行着。

其他的孩子们也都个个头上脸上流着汗,不停地干着。

到了晌午时分,粮站工作人员都下了班,都去食堂打饭去了。

苏五魁他们也停了下来,拿出自己带着的干粮去外面的一个胡同里面,找了一块大石头便坐在上面开始吃干粮。正在这时,负责给他们安排工作那个女工作人员端着一个小铝锅走了过来,走近他们后,把铝锅放在他们前面的石头上面,对他们说:“这是我刚煮完面条的汤,我看你们几个人也没有带着水,就当是喝口水吧!”说完话转身走了。

这个工作人员走后,苏五魁他们几个人开始边吃干粮边喝着这锅里的面汤,心里头乐得美滋滋儿的。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