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到12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光明日报社文艺部共同举办的“全国网络 文学理论研讨会”在北戴河召开。中国作协、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光明日报社文艺部、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监管处、有关省市作协 负责人,网络文学专家学者,全国重点文学网站高层管理人员等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分设六个专题进行研讨,与会者发言热烈、思辨活跃,虚实结合、新意迭 出。大家反映,这是一次多维度、高质量的理论研讨会,在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标杆性意义。
研讨会开始前,作家王蒙向中国作协北戴河创作之家赠送了45卷本的《王蒙文集》,并对网络作家和网络文学的未来表达了殷切期望。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崎嵘接受赠书,并代表中国作协向王蒙颁发了收藏证书。
[详细]
我认为网络文学对社会、对文学的贡献至少有四:一是从一定意义上说,帮助人们实现了“全民写作、全民阅读”的文学梦想,构造了一种崭新的通俗娱乐文化,甚至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二是培养了大众对文学的兴趣,打破了文学的神秘感和精英书写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为作家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三是为传统文学提供了观察及反映生活新的视野、新的题材和范式,新的审美意蕴和传播方式。四是丰富了文学原创内容,已经并将继续为中国影视、游戏、动漫、玩具产业的发展提供“母本”,弥补传统文学原创内容的不足。[详细]
除了号召倡导以外,底线、秩序和导向构成的三个层次文化管理,其实也适用于其他大众文化领域。对于网络文学而言,还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即研究也好,管理也好,必定滞后于文化现象。网络文字兴起十多年来,网络文学界与政府互相还都有些陌生,要加强管理,首先需要互相了解,需要作协这样的专业组织以及媒体、评论家为中介的研究、联络和沟通。这个机制的建立需要过程,对于网络文学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详细]
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创作已成为我国整个文学创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和力量。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审美的反映,关注时代、关注现实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根本,网络文学也不例外。在当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述中国故事就是文学创作面临的最大的现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携手合力,全方位施策,全过程推进,形成有利于涵养与熏陶的生活场景和社会氛围,让广大社会民众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文学作品以其自身独有的特质属性,理所当然地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之一……[详细]
尽管网络文学目前已成为一个使用相当广泛的概念,但对其内涵和外延却缺乏一个公认的明确定义。我把网络文学理解为依托网络完成从创作、发布到阅读全过程的文学作品。从这样的界定来理解,狭义的网络文学主要指在一定商业模式影响下依托网络产生的文学作品,其中绝大多数是类型小说,目前所谓的网络写手、网络作家基本指的就是这一类作品的创作者;从广义上讲,还应把诸如在博客、微博、微信以及众多在同仁文学网站上写作发表的随笔、散文、诗歌、小说等各种文体包括在内,这样的作品大多是在某一特定圈子内传播,其中一部分会向外流传并进入大众的视野。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备与生俱来的悖论:从语言的角度看,它应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从艺术的角度看,它无疑将创造性当成自己的精髓。所谓“文学传统”便是二者调适的结果。文学传统既是某种权威、范作和惯例的统一体(因而体现约定俗成),又承认上述权威、范作和惯例来自创新(因而符合艺术精神)。它既相对稳定(因而能够成为效法的根据),又因时而变(因而能够成为发展的起点)。在前一意义上,我国网络文学和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拥有某种一以贯之的传统;在后一意义上,我国网络文学和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又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与不同的传统相联系。[详细]
网络文学作为新媒体技术与文学创作联姻的产物,研究者向来重视网络技术对文学写作方式、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影响。由于网络技术起源于欧美,从BBS到博客,从Facebook到微博,中国网络文化的繁荣在借鉴外来技术的前提下,其价值导向和时尚趣味也不能不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在文学写作方面,超文本写作的崛起打破了传统文本的封闭结构,其开放性、自主性、互文性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性。除此之外,外来的网络游戏尤其是暴雪公司开发的《魔兽世界》在中国的风行,使得越来越多以改编网络游戏为目标的玄幻小说写作,在情节模式、叙述结构……[详细]
网络文学是个很庞杂的概念,在谈论和传统关系的时候,还需做一些必要的界定和解释。网络媒介是一种新传媒载体,它出现在20世界90年代,属于媒介传播的第五次革命。网络传播是继语言、文字、印刷、电子传媒之后人类又一次传播方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作为媒介载体出现的网络其实容纳多种形式的文学写作,文学电子期刊杂志、出版社、行业协会的文学网站利用多媒体载体,扩大自己的文学影响力;在新媒体界面上,博客、微博、微信、各色文学社区和文学论坛写作充分释放和表达个体精神价值诉求……[详细]
网络文学最初是以先锋面貌出现的。早期网络文学始于诗歌实验,那交织着代码、穿插着动画、随意点击跳转的数位诗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后来在“网络文学”名下为人们所认识、所追捧的都是再浅易不过的大众读物,但这一词语却始终闪烁着新鲜时尚的色彩。在论及网络文学的新特质时,研究者常将“非线性结构”视作当然。利用超链接技术,读者可以在作品不同页面之间自由跳转。选择的随机导致文本结构不确定,阅读不再像印刷文本中那样依照页码先后,而是超越了线性脉络。这种非线性文本在网络文学发展初期受到好评。[详细]
有人说,网络上的文学写作是一种“甜蜜的苦役”。这对那些大神级写手和相对成功的作者而言,也许是这样,尽管他们也摆不脱写作的“苦役”,但毕竟还有成功时的“甜蜜”作为补偿,如进入作家富豪榜,作品被出版、改编或被主流文学认可等等。对绝大多数期待“甜蜜”的“扑街写手”来说,就只有“苦役”少有“甜蜜”了。有统计,我国上网发表过作品的人超过2000万,网站注册作者约200万,其中能在网上赚到稿费的不超过10万人,而职业或半职业写手也就3万人左右。如此看来,要想以网络写作为职业,除非你有很好的文学天分、特别勤奋外加强健的身体……[详细]
网络文学的理论体系应该根基于网络文学的实践,并有益于创作与接受的实践活动。体察网络文学的作者承诺与创作、读者期待与接受的实际,并在大众文艺谱系如电影、电视、大众小说中进行印证,可以发现网络文学中蕴含着三个互相关联的基本原理。其一 网络文学遵从生命的快感奖赏机制与美感诱导策略。追求快感与美感是生命运行的基本需求,是作者创作的原初动力,是读者追寻文艺作品的主要目的,网络文学创作活动的起点,网络文学生存发展的立足点,就是为读者提供快感补偿与情感体验功能。[详细]
毫无疑问,网络文学依旧属于文学的范畴,因此网文作品自然也拥有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但在此基础上,因为互联网的一些特性,以及文学网站的商业模式的影响,使得网络文学逐渐发展出它独有的创作特点与艺术特征。
在网络文学的萌芽时期,所谓的网络作家,仅仅只是将原本发表于线下的作品搬到了线上,他们真正改变的,是作品的的呈现形式、阅读方式,而并非作品本身。当时网络上的文学作品,事实上与传统文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它们并不能真正被称为是网络文学。[详细]
如果把批评活动作为文学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意识到媒介的日新月异必然会改变批评的观念、对象、方式、修辞以及文体,当然也包括批评参与者的人员构成。因此,谈论网络时代的文学批评,或者在网络进行文学批评,一个基本的前提是要搞清楚网络上发生的文学活动与传统的文学活动的差异。网络写作的逐日更新表面看和传统纸媒的连载没有区别,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许多优秀小说,比如《阿Q正传》等一开始都在在报刊上连载的,但在报刊连载的状态下,要对已经揭载的部分进行及时的批评是难以实现的,而这个“时间差”正是网络批评的优势和魅力所在。[详细]
随着网络文学日益“坐大”,网络文学的“经典化”问题日益被关注。人们在思考网络文学的“经典化”问题时,往往会以传统精英文学的经典定义作为参照,讨论网络文学是否可以拥有自己的经典?在这一参照系下,我们最多可以引进类型文学的尺度,在论证金庸作为通俗文学的大师也有资格列入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当代文学大师之林后,再在网络文学作家中寻找金庸的传人。以如此方式讨论网络文学的“经典化”,不管我们如何自觉地另建一套批评价值尺度,都难免受限于精英本位的思维定势,落入为网络文学辩护、论证其“次典”地位的态势。[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至今16年,到了该厘清基本概念、创作原理、创作底线,确定评价标准、准则,建立总体评价体系的时候了。不少研究者将网络文学与所谓的传统文学或精英文学或主流文学或纯文学、严肃文学对立,相提并论,将之作为划分网络文学边界的准绳。这些观点和做法都不尽准确,因为它们都未能很好地把握网络文学的基本属性或根本特征。对所谓的传统文学、精英文学和主流文学的理解亦存在着偏颇之处。当下有一种较为大家认同的观点是,网络文学属于通俗文学。[详细]
笔者参加过多次网络文学方面的会议,往往一边坐着文学批评界的各位优秀批评家,另一边坐着几位著名的网络作家。批评家这一边的桌签“高大上”:北京大学XX教授、复旦大学XX教授……而另一边的网络文学作家面前的桌签,真是五花八门,XX土豆、XX西红柿……眼睛一花,很容易以为这是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但这里的“土豆”和“西红柿”不再是瓜果蔬菜,而是网络文学界的大神,他们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是数以百万计的青年读者。[详细]
二十世纪末以来,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信息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且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新世纪文学由此产生的空前变量,从表面看似乎源自网络文学的蓬勃兴起,本质上却是信息革命引发的文化价值系统的转型和重组。在这次变革中,网络文学的潜在商业价值成为资本关注的目标,在其追踪下,经过十五年的发展,网络文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范式,确立了文学性与商业性双重身份的有机结合。这一范式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在传播方式基础上的大众性;二是建立在文化消费基础上的娱乐性……[详细]
网络的自由开放性使我们看到了当下民间创作的基本概貌,甚至使我们如此清晰看到基层创作者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基本创作的脉络,面对创作人数如此众多,作品体量和规模如此之大,网络文学的参差不齐,甚至为数甚多的作品还处于幼稚阶段和童年期,所谓的精英文学、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等命名都不足以涵盖或解释网络文学。
诞生在大规模国家主导下的城市化初期、工业化发展中期,网络文学是民间文学的一次兴起,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变文,更不具备学术意义上启蒙现代性……[详细]
网络文学是发展中的文学,是蕴藏着各种可能性的文学,自它诞生之初就不是单调的“铁板一块”。切实的研究还是要“入乎其内”,描述出他们自始至今的各种存在形态、影响范围和相应价值,窄化它的门径既不尊重事实,也可能遮蔽了很多网络文学未来的可能性。可以这样说,网络文学里既有文艺范的合乎文学性的东西,也有类型化、市场化、订制化的巨大的“内容资源”,只是从目前来讲,后者——网络文学中的类型化创作是主流。[详细]
新世纪以来网络媒介的崛起,我们的社会文化正进入一种新的文化转型时期。网络媒介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席卷了中国大地,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导致的“数字革命”,使人类社会完全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网络文学成为这一文化转型过程中异军突起的文学样态。随着网络、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介的出现,文学作品的发表、出版、接受等生产机制与传播模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网络文学、博客文学、手机文学、短信文学、微博文学、微信文学等新的文学形式层出不穷,文学生产和传播的动力有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力量。[详细]
对网文作者来说,因为缺乏社会保障,所有的收入都来源于稿费,所以长期、稳定的获得稿费收入是保证一家人生活的第一诉求。而类型化写作是最稳妥的做法,它未必能保证作者部部畅销,但至少能保证作者不至于“扑街”扑的太惨。同时,为了避开同质化竞争,作者也会有意识的进行“微创新”,力求给读者带来新鲜的体验,这是市场的自动调节在起作用,尊重市场规律的作者才能获得持久生命力,这是网文作家的共识。[详细]
在文学的历史长河里,对年龄才十五六岁的网络文学来说是短短的一瞬间;而在十五六年的时间里,网络文学发展的速度又是如此的惊人。求快求新求效率是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征,然而对于文化建设来说,盲目追求速度和外在的规模效益,有可能会偏离文化发展内在规律,助长浮躁和喧嚣,欲速不达。现在,该到了让网络文学慢些走的时候了,我们要描好“斑马线”,设置“红绿灯”,完善“交通规则”。调适、完善的过程可能会影响一时的发展进度,但这是必要的,慢下来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往前。[详细]
在中国的文学版图上,江苏无疑是一片生生不息的文学沃土,多年来,江苏作家群以其雄厚的实力、虔诚的文学理想和不懈的探索创新理念,创作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文学作品,成为文坛公认的一支劲旅。在为世人瞩目的文学苏军队伍中,以跳舞、萧潜、我吃西红柿、方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网络作家,在新兴网络文学创作中同样大放异彩,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与业绩,为江苏文学又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颜色。[详细]
深圳是一座热爱文学的城市。按作协统计的数据,深圳现有国家级会员101人,省级会员410人,市级会员1303人,区级会员1500多人。坚持长期持续写作的作者(含打工作者、校园作者、网络作者)数以万计,基本能持续写作的作者和非持续写作的作者数量更为惊人。深圳与文学有关的内刊连续出版的不低于100家(全市有1000多家各类内刊、报纸、内部资料),开设有文学论坛的网络发布平台不少于10家,活跃在此类网站文学类论坛上面的经常发布作品的作者不低于1万人。深圳民间蕴藏着极大的创作人才和文学热情,网络作家创作力量的庞大和勃兴是非常突出的……[详细]
学界和公众对网络文学的看法异彩纷呈,突出地反映了当下文学创作、接受和批评观念的多元化,这也是文学的重要时代特征。固然观点的差异是局面繁荣的一种表征,但繁荣和混乱只是一步之差。长久未能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引导、评价体系,网络文学作家没有可以正确定位个人创作的坐标系,使二者的转换成为危险的可能。不仅“小黄文”之类的擦边球在网络文学中屡见不鲜,而且违背公共道德底线或违反国家法律的作品也时有出现,更不用说那些格调低下、传达负面情绪的劣质文章了。显然,仅靠“净网行动”这样的方法不足以给网络文学和谐、健康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详细]
文学创作行为产出的内容,形象地说,我觉得就像我们普通老百姓吃饭一样,家常便饭永远是主流,偶尔外出嘬一顿好吃的,甚至嘬一顿山珍海味,那是每年一次或几次的特例。传统严肃文学,就是那个每年一次或几次特例的“嘬一顿”;而网络文学,就是永远的家常便饭。
我这样下判断,可能很多人都不以为然,甚至反对。但我觉得,这个“反对”和“不以为然”却是凭感觉、凭情绪的反对,而没有任何道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