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柳的头像

红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1/20
分享
《皇龙渡》连载

第八章 雪景

1981年的元旦马上就要到了。

南河乡高中照例要举行庆祝活动。对于这所偏僻乡村中学的学生们来说,紧张的学习中,元旦虽然算不上热烈的节日,也足以带来一丝放松心情的好机会了。

这几天,李志飞可忙坏了。他平日里总喜欢描描画画,是班里有名的“大画家”,到了过年过节,宣传画儿,就等他出手了。

李志飞家祖传烧制陶罐、陶盆的手艺,简单的陶器绘刻,从小耳濡目染。志飞上小学时,学了一篇古代画家王冕的小故事。说的是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喜欢画画却没有钱买笔买纸,每天放牛时,就捡个树枝在地上画画儿,后来终于成为了一代著名画家。

偏巧,志飞家就养了两只黄牛,他放了学,大多都是去放牛。受王冕的启发,这小子也喜欢上了画画,学着王冕的样子,找个树枝就在地上画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志飞喜欢上了涂涂抹抹,慢慢地痴迷其中。到了高中,学习之余,他也不忘画画。教美术的老谭老师,很快发现了这个画画的好苗子。

偏远乡村中学,喜欢和爱好画画的学生凤毛麟角。老谭老师是正儿八百的美专毕业生,分到南河乡高中,总叹息自己好汉无用武之地。等到发现了李志飞,这孩子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但是可以看出,他的美术意识很灵活,而且他是用心地喜欢画画。

这样一个爱学,一个愿教,经过谭老师的特别指点,李志飞进步自然很快。尤其谭老师最擅长最拿手中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还有毛笔字,都帮志飞打开了一扇艺术的大门。

因为爱好,李志飞乐此不疲。没有钱买纸,他就把作业本儿的背面,都用来画画和练毛笔字了。自然,他当仁不让地被推选为班里的“文艺委员”,负责本班的墙报和操场边的宣传栏。

元旦就要来了,他正琢磨着怎样设计墙报和宣传栏呢。一定要画出新意,在喜迎新年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放松一下因为学习而紧绷着的神经。

1980年,按照中国传统历法,是猴年,1981年就是鸡年了。志飞就琢磨着,如何能以猴和鸡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墙报呢?

古老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民间风俗更是按地域区别各自独成一格,各放异彩。华北大平原,黄河千里奔流汇入大海的地方,承载了两千多年的文明,就像黄河水滋润农田,养育百姓一样,深深地滋养了热爱故土的一方年轻人。

经过深思熟虑,志飞决定画一个猴子爬杆和一个雄鸡唱晓。猴子爬杆寓意同学们的学习百尺高竿,更上一步。雄鸡唱晓呢,可以给大家鼓鼓劲,再接再厉,全力拼搏一把,过了高考,冲出黎明前的黑暗,考上大学,就会有一片新天地了。猴和鸡的组合,也暗合了八零年和八一年的属相,这两个属相提前凑到一起,准备交班呢。

又是周末了,许可,李舒云放了学,一起来喊李志飞,三个小伙伴相约着一起回村。

原来志鹏没参军之前,上学放学都是志鹏骑单车带着小云,许可和李志飞两人共用许可家的自行车。志飞家穷,父亲本来跟着爷爷烧制土陶,还是一个好瓦工,有一次帮着乡亲们盖房子时,不小心从高高的架子上摔下来,伤了腰,不能干重活了。家里的男劳力一倒,家里的收入自然减了很多。

好在志飞娘手脚利索,勤苦能干,操劳着庄稼活,还兼任着村里的妇女主任。志飞还有个弟弟志明,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人多劳力少,家庭负担自然很重。和李舒云家一样,他家也没钱添置自行车。许可家有自行车,就和志飞一起共用。

志鹏参军走了,李志飞想到小云家也没有自行车,就和许可商量,让许可骑车带着小云一起,自己干脆步行去学校。皇龙渡村距离南河乡高中只有十几里路,自己连走带跑,一个多时辰,很快就到了。上个周日,李志飞就是提前自己走回了学校。

小云本来也想自己走着去学校,但是许可早早到她家去等着她了。细心的小云和许可一合计,干脆两个人也一起走着去学校,谁也不骑自行车了,这样,周末就可以和李志飞一起走回村了。再说了,走路去学校,还可以锻炼身体呢。

自古少年总多愁,黄河边上的少年人啊,心思多么善良多么细密啊。纯情的青春岁月,友谊之藤已经深深地把他们拧在了一起。而这,也必将会成为日后他们人生中的一大财富。

等李志飞把墙报画好,三人有说有笑,出了学校,向西,往家走去。天空有些阴云,北风呼呼刮过,一阵紧过一阵。

走到了那个水库边,三人在闸门的石头底墩上停脚歇息。

触景生情,小云看着水库里的冰更加厚重了,想起路志鹏参军临走前,就是在这里,两个人的那段谈话,一时,沉默无语。

天上的阴云更浓厚了,零星的小雪花被风吹着,飘过他们的眼前,飘到他们头顶。

“下雪了!”许可伸手想去抓住雪花。

“真是啊,过几天,元旦咱们又可以打雪仗了。”志飞也兴奋起来。

“啊?”小云被他俩这么一闹,回过神来。“广播里说这两天有雪,真下雪了啊。”

随手紧一紧自己的围巾,“咱们还是快走吧。”

三人你聊我笑,你跑我追。很快,高出地平面很多的黄河大坝,就像一条长龙蜿蜒在不远的前方。拐上大坝,再往北走三四里,过了皇龙渡渡口,就是他们的皇龙渡村了。雪下得更大了,落到地上的雪,被风卷着横冲直撞,撕扯着钻进他们的衣领,落脚在他们头顶。

三个人顶着风雪,争先恐后地爬上了黄河大坝,气喘吁吁,倚着大坝顶上的大树,停住脚。没等喘匀气,他们马上被眼前一幅壮阔的浓墨山水画,震撼了!

汩汩的黄河从西向东涌流,到了这儿,拐了个弯,斜着由西南慢慢斜向东北。河水流速慢了,急躁的小性子也似乎变得更加温情。此刻,大朵大片的雪花儿纷纷扰扰,被雪花仙子从天空扬扬洒洒抛下,落在河坝上,落在河边枯黄的芦苇丛上,落在大河里,落在水面上。

黄河对岸,平时一览无余的景致,此时也模糊了,只隐约看得出几分弯弯的轮廓,更增添了一种古朴的韵味。再远处,还没结冰的河水中央,一条小渡船,正在摆渡,船头上的一杆红色小旗,随风舞动,灵动成这个朦胧世界里唯一的一抹亮色。

雪花漫天飞舞,在眼前,在身上,袖转着身子,轻轻旋着漂儿,稀稀洒洒落下。三个黄河边的少年都陶醉了,痴迷地望着眼前的美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小云口中不自觉地念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

一时静穆,三个人都沉浸在伟人诗词和眼前的画境中了。

“在课堂上学毛主席的这首《沁园春·雪》,当时还没有什么感触。现在身临其境,才感觉毛主席的诗美,咱家乡的黄河更美。”

许可由衷地从心底发出赞叹。

“是啊,”李志飞手指撩过雪中的黄河,“你们看,那河水,那渡船,那芦苇,还有对岸的树,无边的雪……真美!俺要是能把它们画下来,就好了,太美了!”

“画下来?”小云灵光一闪:“你可以画下来啊,现在就画!”

“嗯?对呀,现在就能画呀。”李志飞伸手去书包中拿笔和纸。

“可是,不行。雪下得这么大,纸一会儿就湿了。”

“你先画个大体轮廓,回家再细细地描出来。俺和许可帮你挡着雪花。”

小云把书包从肩头摘下来,高高地平举到志飞眼前。

“对,对,这个主意好。”许可马上学着小云的样子,把自己的书包举起来,和小云的书包搭在一起,立刻组成了一个“书包伞”。

“好!”

李志飞快速从自己的书包里掏出一个作业本,随手翻到一页空白页面,在“书包伞”下聚精会神地画起来……

路成顺带领着村里的党员、民兵还有几个生产小队的队长,突击出工,终于在下雪前完成了清淤平整村路的任务。大冷的天,这么重的活,大伙一个一个累得东倒西歪。在这次突击任务中,生产二队队长李广仁和民兵牛海军表现最为突出。

二队队长李广仁,就是领着红玉私奔的那个李广信的大哥。李广仁兄弟五个,按村里老李家的辈份,他们是“广”字辈,又按“仁义礼智信”取名,广仁是老大。

李广仁个头不高,身板很壮,黑红的脸膛。多年农活的劳累,加上为大家庭操心,使得他过早谢顶,头上大脑门光光的。稀疏的头发慢慢退守阵地,只剩下了两侧和后面还有不多的几丛黑渣,胡乱盘卷着。

广仁家是出了名的“烂摊子”。他十六岁时,老父亲去世,只留下了一处破旧的庭院,老母亲和他们兄弟五个挤住在一起。老母亲身体不好,全家的日子都靠广仁带头打理,家贫万事衰,愁事一桩桩,让广仁操碎了心。

老二李广义天生跛脚,好歹被照顾到村里的渡口,摆渡渡船,都快三十了,还没讨上媳妇。老三李广礼自小跟着北乡的舅舅,舅舅在北乡的酒厂当副厂长,好歹把广礼弄到酒厂找了个临时的工作。老四李广智运气好一些,头脑灵活,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刚回来,分到了镇信用社。

老五李广信托了老亲戚的关系,送到镇上老中医“王一针”的药铺当学徒。谁知道还没到一年,这个浑小子竟然领着王一针的女儿红玉私奔了。王小蔫领人去乡里告状后,又领着人来家里威胁,让李广仁交出弟弟和红玉。逼得广仁没办法,只好准备了一份厚礼送给王一针,事情这才暂时平息。

李广仁直到二十五岁,左凑右借,好不容易娶了邻村杨家集的杨大玉为妻。杨大玉家也是困难户,爹娘去世得早,姊妹三人全靠着村里本家伯伯叔叔们的接济度日,所以她不嫌弃广仁家穷,毅然嫁了过来。

李广仁虽然家庭事儿多,但是干活从不含糊,舍得出力气,不怕苦,不怕累,农村的活计样样精通。再加上广仁稳重谦让,对集体事儿积极参与,被所在的生产二队推选为队长。这次突击清淤修路,他带着二队超额完成了任务。

民兵牛海军,比路志鹏大三岁,瘦高个,性格开朗,头脑活络,爱说爱闹。牛海军和志鹏的二姐路志霞自小一起长大,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小伙子心里一直对志霞很有好感,但对严厉的老村长路成顺,牛海军却是相当惧怕,老炮兵说一不二的脾气让人敬畏三分。

还有一个更大的障碍,就是按照村里乡亲们的辈分,牛海军比路志霞低一辈。尽管在皇龙渡村,牛姓家族和路姓家族并没有很近的血缘关连,但是按照农村的老传统,迎亲嫁娶不能乱了辈份,这就使得牛海军更为难过。满心喜欢路志霞,却只好深藏心里。

牛海军和许可是姨表兄弟,许可的爸爸许大匡就背地里给牛海军出主意,老人们都喜欢勤快的小伙子,让他在路成顺面前多表现自己。这次牛海军全员出工,还主动把自家的牛车带到工地上帮忙,着实表现了一把。

不明内情的路成顺心里大为赞许,以前觉得牛海军说说笑笑,嬉皮笑脸不够稳重,但是这次突击任务,这么重的体力活,这孩子每天都跟着熬了下来,表现得还真不错!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