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冷笛的头像

冷笛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12/31
分享
《留下一页 不朽千古》连载

第八章 巴县小镇

1939 年,江竹筠考进了重庆南部几十公里,地处巴县一个小镇的中国公学附属中学。

这里丘陵起伏,低山凹凸,平地极少。就是这样一个偏僻环境,同样被白色恐怖所笼罩。国民党反动派活动异常猖獗,他们破坏革命组织,对共产党人和左派国民党人均加以“宣传共产,运动赤化”的罪名,予以“通缉归案”。校内进步师生的正常活动遭到监视,外出受到限制,反对同学们订阅进步报刊,禁止谈论共产之事。对进步学生随意传讯借故开除,对抗日救亡活动动辄扣上“共党异动”的帽子无情打压,气氛十分紧张。

江竹筠刻苦钻研学习功课,同时阅读了大量课外读物,所以阅览室是她光顾最多的地方。

一天,学校派搬运工冒雨送来了一批旧书刊。这些书刊被大捆大捆地随意丢在墙角,还没有来得及整理,有的捆绑已经松开,一本本书籍散落在地上。

见到这么多书籍、期刊,还有报纸,虽然出版发行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江竹筠却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这时,一本书进入她的眼睑。她捧着这本封皮早已残缺不全的小册子,激动又紧张,几乎屏住呼吸,一口气读完。

江竹筠想把这本书珍藏起来,对于政治的敏感性告诉她,这样做不行。她便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强行记住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后,爱不释手地把这本书放回了原处。

果不其然,第二天就惊动了校方。几个警察以“某图书馆搬迁,有禁书被当作旧货误售到此”之名,暂时查封了学校阅览室,并盘查师生中是否有人读过一本叫作《共产党宣言》的禁书。

先是召开教务会议,接着召开学生大会,上上下下折腾了一通后,因为没有证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江竹筠却借此知道了那本已经失落了封面的读物叫作《共产党宣言》。而《共产党宣言》是一切反动势力和腐朽政权都怕得要死、恨得要命的伟大著作。

江竹筠庆幸自己不期读到了一本如此神圣的“天书”,它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打开了自己的眼界。

恰在这时,抗战前线不好的消息如雪片一样飞来。听闻到的,都是国民党军队败绩,原形毕露,一派烂泥扶不上墙的丑态。

夜里,江竹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脑海里不停旋转国民党派系争斗,军无斗志,节节败退,让人民深感失望的画面。又想起读过的很多书,有的思想如同流星般一闪即逝,而《共产党宣言》这本书,深邃的思想和磅礴的气势,像恒星一样熠熠生辉,昭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 :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人类解放和发展。这不正是无数劳苦大众所向往,所求之不得的吗!

共产党!共产党!这个代表了穷苦百姓,代表了天下人求解放的党,你在哪里?

何理立没有同江竹筠一同进入中国公学附中,而是到铜梁读书去了。江竹筠十分怀念那些朝夕相处,一起阅读课外书籍,一同散步,一同谈心,一起畅想未来的日子。没有何理立的陪伴,自己更要处事谨慎,多加小心,防备国民党的鹰犬和反动势力的走狗盯上自己,更不能让母亲为自己担惊受怕。

江竹筠最爱读的刊物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新华日报》,还有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群众》周刊,这也是众多进步青年学生热衷于私下阅读的精神食粮。

这时国民党当局为了消除共产党报界在重庆的影响,想尽各种借口逮捕、扣押在街上出售《新华日报》的报童,并以物资紧张为借口,断绝其纸张来源。为此,《新华日报》除了安排自己的工作人员上街发行外,还专门组织自己的报童队伍。同时,报社自办小型纸厂,以保证纸张需求。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国民党采取所谓的“战时新闻管制”,要求《新华日报》对报纸原稿必须送审后才能刊登。对此,中国共产党报业采取了各种斗争方式得以生存。

为了反盯梢,江竹筠将报页拆成小块,夹在其他课外书籍中,隐藏阅读,并在同学挚友之间传递。

这时 , 一个来自重庆渝北的女同学引起了江竹筠的关注。因为每当到户外阅读时有陌生人出现,她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江竹筠告警,有时是故意与陌生人搭讪,有时是故意折断一节树枝发出响声,要不就是站起来活动腰肢以引起江竹筠的注意,但危险过去后,她也不表示什么,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她叫戴克宇。高高的个头,皮肤白皙,留着齐耳短发,成熟老练,喜欢助人。她手中总是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籍,潜心阅读。看其封面,不是《水浒传》,就是《聊斋》《西游记》什么的古典名著。

戴克宇一双慧眼,似乎无时不在冷静地观察着校园里的人来人往、风吹草动,她能辨识出文化稽查的特务,并提醒大家收好自己的藏书,还在街上巧妙地掩护过卖报的报童。不过,戴克宇谨守一个准则,那就是从不打听别人的来龙去脉,从不过问谁在读什么书,谁看过什么刊物,谁参加了什么活动。

相处久了,江竹筠对戴克宇产生了由衷的敬佩感和强烈的信任感。她想,戴克宇一定比自己懂得多,是一位知识渊博、富有魅力的才女。她甚至觉得自己应该主动和她交朋友,她一定是一位和何理立一样值得深交的同学。

户外活动的时候,同学们正围着墙上的壁报阅读、交谈感想,显然上面的内容已经深深地吸引了大家,戴克宇却坐在树下的一块青石墩上,一言不发面带微笑,远远地注视着大家品评自己的杰作。

“戴克宇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

“画画也这样出色。”

江竹筠走出教室,独自一人来到戴克宇面前,坐在她身边,还没来得及开口,对方好像已经洞悉了她的心思一样,拉住了她的手。

“竹筠姐,下期壁报我们一起来办吧?”

“你画画,我来写字,我保证完成任务!”

“这样,我们同班的六位女同学可以携起手来一起办壁报了!”

“你要多帮助我!”

“我观察很久了,你是个非常优秀的人。

谈话是那样地无拘无束,敞开心扉。

霎时间,江竹筠心里觉得彼此关系拉近了,早就相知甚深一般。从此,她们俩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好朋友。

拯救民族于危亡,坚持抗日,打倒列强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进步师生喊出“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口号,把社会当成学校,把课堂当成战场,在长江岸边掀起了抗日救亡学生运动的怒潮。学校成立了宣传队、歌咏队,出版了《烽火墙报》。一批进步书刊传进学校,重庆《新华日报》成了高中各班许多同学争相订阅的报纸。每天报童把报纸送到学校的时候,大家一拥而上,争抢精神食粮。学校还经常开展时事演讲会,铿锵激昂的豪言壮语,高亢奔放的满腔热情,使同学们的热血沸腾起来。

校园已经成为火焰般炽热的战场,革命的火种在这里跳跃。

戴克宇、江竹筠带领着进步的同学们,时而走上大街,时而出现在小巷,进行演讲,高唱抗战歌曲。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碰上路卡盘问,或者遇到鬼头鬼脑的人在暗中进行监视,戴克宇都会拉着江竹筠,机智勇敢地周旋过去,安全地返回学校。江竹筠内心深受感动,这哪里是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学妹,倒很像一个大姐姐,关心着自己,保护着自己呢!

这是周末的一天。

江竹筠、戴克宇参加了市区拥有上千名进步学生和爱国群众集会的抗日宣传演出。一路归来,江竹筠依然沉浸在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中。

感到异常兴奋和激动的江竹筠,情不自禁地与戴克宇谈起丁老师,谈起热血青年投向了抗日圣地延安的见闻,问道 :“他们满腔热血,为了国家和民族走向了战场,那么,我们也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吗?”

江竹筠期待地望着戴克宇。

戴克宇凝视着江竹筠。

骤然间,戴克宇握住江竹筠的手 :“你一直在战斗!”

戴克宇望着江竹筠坚毅的目光,重复道 :“是的,你一直在参加抗日运动的战斗!”

江竹筠表情异常庄重地问 :“我想找党,我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你说能行吗?”

戴克宇把江竹筠的手握得更紧了 :“我们的党在延安,毛主席在延安;我们的党也在重庆,我们党的领导也在重庆!哪里有人民,我们的党就在哪里!”

江竹筠的心快要跳出来了 :“你也是共产党?”

戴克宇说 :“党一直在关注你,党组织一直在关注你,从丁尧夫老师到曾丝竹老师,有很多同志在关注你。你已经为党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你给自贡的表妹杨蜀翘寄去毛主席的《论新阶段》,你还读过《共产党宣言》,你应该成为党的儿女,让我们一起并肩战斗吧!”

“我也可以参加共产党,成为党的一分子?”

“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让我们一起并肩战斗吧!”

“让我们一起并肩战斗!”似乎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江竹筠陶醉了。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同志,我们是战友,江竹筠同学!”

江竹筠眼里满含幸福的泪水,她紧紧地抱住了戴克宇。沉醉了很久很久,她缓缓地昂起头来,翘望着那个遥远的革命圣地,翘望着遥远的延安的方向,她的心在激情中奔驰着,感到天空是那样的高远,大地是那样的开阔,树上鸟儿的啼鸣是那样的清脆悦耳、动人心弦!她觉得自己就是那奔驰的战马,那飞翔的鸟儿,那搏击长空的雄鹰……

党组织为江竹筠举行了入党仪式。

不怕牺牲,勇敢地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是她铿锵的誓言,更是忠贞不渝的崇高理想,终生为之奋斗的神圣使命,忠诚而质朴的情感所系,她坚信自己会同所有真正的共产党人一样,百折不挠,威武不屈,视死如归,去实践自己的誓言,做一个永远无愧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真正战士。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