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食记攀登
燕食记攀登2

2022年,中国作家协会隆重推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对以长篇小说为主的优质选题提供支持,充分发挥由全国重点文艺出版社、重点文学期刊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作用,从作家创作、编辑出版、宣传推广、成果转化、对外译介等多方面统筹协调,形成联动机制,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家网联合推出“行进的风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系列专题,将对计划入选作品逐一展示、阅读、评论、探讨,并以融媒体的形式与大家携手攀登文学高峰。2022年12月总第一期,让我们一道走进葛亮的《燕食记》。(本期主持人:陈泽宇 王清辉)

《燕食记》:熬打历史的味蕾,以及文学的“盐”

文学是“盐”,杂糅在混沌的、不可知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生酸甜苦辣相互杂糅、交错回望。葛亮如同熬打莲蓉唐饼一样熬打着历史的味蕾,搭建出近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图景,也凝结着文学的“盐”——一点一滴、一瓢一箪、气魄雄阔、笔触细腻,是谓《燕食记》。 [详细]

视频 | 【说吧,小说】——《燕食记》

葛亮创作年表(2005-2022)

  创作心路

葛亮:历史的味蕾

到达一个文化的核心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它的胃。其中包含了文化间的试探与吸纳,亦包含对记忆的唤醒。中国人对地缘的概念,是绕不开食物的。一方水土一方人,其中已包含食物对空间的定义。[详细]

《燕食记》:饮其流者怀其源

葛亮生于六朝古都南京,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有着耳濡目染的亲切,潜移默化间成为日常。而长期在香港工作与生活,更让我体会到在中西交汇的语境中,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体会到不同文化交流与互动中,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卓越能力。[详细]

  深度对话

“行走者”的时空对话

问:您为创作这部作品做了哪些准备?
  答:从《朱雀》《北鸢》到《燕食记》,食物逐渐成为了葛亮小说叙述逻辑的重要元素。食物是日常,但其背后埋藏着莽莽的历史与幽微的人性,甚而是民族的文化密码。而这密码是在不断的薪传与变革中,也在自我更新与递变,内有“活气”。[详细]

  说吧小说

  新闻动态
  特约评论

  • 凌逾:写透华夏薪传文化根性——论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

      葛亮以食凝人凝事凝情,也以食物和美食秘笈凝练出为人处世真理。做好莲蓉的关键是“熬”,熬,不仅是熬食材、熬火候,更是熬手艺、熬人心。莲蓉月饼,若想做出至味,只加糖是不够的,需一撮盐,才能将甜味往高处托上几分;就好像人要经过对手、经过磨难,才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好来。一款手打莲蓉月饼成就“得月阁、同钦楼”港式茶楼威风,也揭示出成功之秘诀,各行各业一通百通:成名成角,要“熬”得住默默无闻,经得住挫折历炼。葛亮下笔为文善于共情,笔下总渗透出温润如玉的人文关怀,《燕食记》通过人间烟火百味,提炼出关于生命哲学的思索,引发读者共鸣。
      作为学院派作家,葛亮擅长设置复杂的小说结构,《燕食记》首次采取多视角叙事法,如同纪录片采取百口百言的非虚构叙事,呈现出人事复杂、人心难测、世事难料、真相难寻的客观现实状态。这种结构很考验作者的笔力,处理不好便会陷入重复窠臼,叙事变得杂乱无章。小说涵盖牵涉20世纪初反清、军阀混战、援闽护法、北伐等重大历史事件,百余年风云际会,被葛亮有条不紊地纳入文本之中,营造出套中套的迷宫故事,入情入理。 [详细]

  • 杨庆祥:作为“新南方写作”的《燕食记》

      《燕食记》得饮食谱系的神妙之处在于,它通过不经意间的色泽、香气和味蕾,指向的是南方的精神空间。这正是我所谓的“新南方”,“新南方”不再仅仅是一个纯粹地理学意义上的行政区划,而是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的一种“想象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有其自己的饮食、语言和信仰,它和其他的共同体(如西部、江南、中原等等)一起构成了文化意义上的“中国”。或者说,这是一个社会文化结构层面上的南方,在这一层面,南方就意味着整个中国。“新南方”的书写也是一种新的中国的书写。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中国有一个非常长久的世情小说的传统,从《金瓶梅》或冯梦龙开始,明清几百年来形成了在世界文学范畴内独具特色的世情文学的伟大传统——可以媲美欧洲现代小说的传统。这个传统在“五四”以来逐渐式微,后来在1980年代得到了部分的恢复,但自邓友梅、阿城等人之后,能跟上的作家实在不多。葛亮将饮食男女和世情世俗结合,在文学史上又赓续了这一重要的传统。 [详细]

  • 邓瑗:在历史的缝隙间——读葛亮长篇新作《燕食记》

      事实上,葛亮对《燕食记》采用了一种于历史之缝隙间窥探的写法。小说又纳入了多个叙事声音,有时是从故纸堆中找来的陈年报纸,对故事的背景做了补充,有时是一个不知哪里来的叙述者,他既沉潜至人物的内心,说出其所思所想,又时而面对读者(尤其是不熟悉广东民俗与历史的读者)做出解释。在这些叙述声音之间并非没有冲突,它们甚至形成了一些明显的裂隙,而正是在历史的晦暗处,小说闪现着虚构的锋芒。
      就此而言,葛亮所写的,都是那些隐藏在历史褶皱里的小人物。比如关于广东三点会,他不写英勇就义的领袖刘芝草(小说中的老披),而写连真实姓名都未留下的叶七,他不写叶七参加起义的壮烈时刻,而写其起义失败后的英雄末路。这都显示了作者的独到视角。老披和起义,构成了叶七等人反复言说、回味的光荣过往,在此小说流露了明显的追怀意味,由此投射了一种新历史主义的史观:那个本质而唯一的“真相”已然逝去,如今我们只能以碎片化的、小写的方式触摸历史。老披的缺席,故而是症候性的,它实际上对应了葛亮的写作姿态及其面对历史的态度。[详细]

  • 康春华:历史切片与道德精神——《燕食记》读后

      葛亮惯于处理历史、城市与人的相对关系,换言之,即时间、空间以及人物上的“小大之辩”,将二十世纪的历史流变隐含于个体的成长之中,而《燕食记》将二十世纪风云历史在粤港澳地区的投射,以及岭南的饮食物质文化变迁浓缩于一道道具体的肴馔之中。葛亮在《燕食记》中以完整、绵延而纯熟的时空叙事和借鉴融合古典小说与西方小说的技法将其历史观、文化观铆合在一起,构造出了独属于葛亮的“时空体”诗学特征。
      “把历史作为方法”是葛亮的创作之法,而小说作为一种装置,如同始终带有文化倾角的、能够将整体而宏阔的历史折射成为五彩斑斓的微观史世界的显微镜。具体到《燕食记》,全书将客观的第三人称作为主线视角,辅之以“我”——青年教授“毛生”的“粤港传统文化口述史研究项目”同步调查的限制视角,将“我”置身于历史之中,既在风云传奇之中引入追寻、考证与实录,也在历史与现实、过去与当下的时空中保持对话性,让这种“凝神注视”穿越时间与空间,从而提升小说的叙事复杂性与美学诗学意蕴。[详细]

  相关阅读

  • 孟繁华 | 从《美食家》到《燕食记》

      在我看来,《燕食记》之所以好看,除了它有世情小说“世俗性”,大概还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是它的知识性,这个知识无论在中国的版图还是世界版图,它都属于地方性知识。我们知道中国有八大菜系:鲁、川、粤、苏、闽、浙、湘、徽。粤菜的特点是味鲜香为主。选料精细,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擅长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还兼容许多西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和品质。这只是抽象的概括,它更大的学问可能还是在后厨。于是我们看到了同钦楼的行政总厨荣师傅荣贻生和他的徒弟五举的厨艺传奇。小说对粤菜菜品和烹制方式的详尽书写几近秘笈。[详细]

  • 潘凯雄 | “吃”里头的那些个“道理”

      烹饪也罢、品鉴也好,都离不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部《燕食记》,出场人物中有名有姓者好几十,主角儿自然是“大按师傅”荣贻生和他的高徒陈五举,这师徒俩“相亲相杀”的故事构成了作品的主线,他们各自艰辛曲折的成长历程固然令人手不释卷,而推动整个故事发展和紧紧抓住读者心房的则是他们彼此个性的鲜明和命运的起伏。除此之外,在葛亮笔下的众多人物中,无论主次、不分男女,随便拎出三五皆可见出鲜明的个性,而这些又是与他们的血缘、经历和成长环境紧紧勾连。[详细]

  • 何 平 | 葛亮小说的另一种读法

      时代铭刻的甫过而立的“沉郁气象”应该是我们读葛亮小说的另一种可能读法。“沉郁气象”是他们各自感觉和领受的时势赋予和天命所归。我留意到《燕食记》其中的一章用“此间少年”做了题目,怎么能不是“此间少年”呢?生于腊月的阿响属猪,那应该是1923年末或者1924年初,比阿响大一岁的戏痴锡堃、为国捐躯的锡允、画广彩的司徒云重、致力农学的五小姐,在《燕食记》所写的时代哪个又不是“此间少年”?他们活在一个新旧过渡的时代,他们继往开来,成为或许止于一己之身却被各自生命照亮的芸芸众生意义上的时代英雄。[详细]

  • 陈培浩 | 食史互鉴,以艺证心——关于葛亮《燕食记》

      读《燕食记》,你会感到饮食竟是动荡人世坚固的桥梁,会感慨饮食也是一面近现代岭南历史的另类镜像。可是,这里我则想从《燕食记》中慧生这个人物说起。慧生生得口鼻硬朗,原是民国广州般若庵一名小扎脚尼。十岁那年冬至,换香时不小心打碎了庵主的琉璃香炉,被往死里打。只有庵中一名小妙尼月傅“紧紧抱着她。也不说话,也不求情,就是一边哭,一边紧紧抱住她,护住她”。患难情谊,慧生心想“这个人护了我一次,我从此都要护着她”。世事沧桑,历史错动。慧生用其厨艺、智慧、心力与世界周旋,没有护住月傅,却护住了月傅的儿子——一代大厨荣贻生。[详细]

  • 江 飞 | 《燕食记》的气氛美学

      读《燕食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仿佛被一种难以言说的整体气氛所包围,看完之后,依然久久地沉浸其中。这种体验是久违的,也是美妙的。由此我想到,在今天,一部优秀的小说,恐怕应该是一部有气氛的小说,应当具有本雅明所谓的“灵气”或“光晕”,能够让读者像置身于音乐、建筑甚至游戏之中那样,获得一种沉浸式的审美体验。随后我又看了刚刚获得鲁迅文学奖的《飞发》等中篇小说,再一次验证了我的感受,那就是,葛亮越来越善于营造某种氛围,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气氛美学。 [详细]

  • 樊迎春 | 食色动粤港——《燕食记》的历史、现实与社会互动

      葛亮“是个实实在在的后之来者”,他生于南京、长于南京,求学于香港多年,书香世家的环境中又有陈独秀这样的先辈亲缘,不管对南京还是香港,都有着与他笔下人物相近的情感结构。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他在书写悠远的老故事时,总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潇洒,书写民间技艺与平民故事,也始终带有典雅气质。然而,历史人物虽然风流,却也在革命与战争的洗礼中携带了相当程度的悲剧色彩,葛亮的作品总能恰如其分地捕捉英雄迟暮的悲壮与凄凉,“容纳华美而落拓的碎裂”。 [详细]

  • 汤 俏 | 匠心独运里的文化志与小山河

      在某种程度上,葛亮的双城写作倒颇有些相近的意味,但着眼点却并不在于从边缘回望中心,也并非无从根著的苦闷,而是以一种多元开放的视野来表现不同地方文化的相互参照,同时也到达对于香港华洋共处、广沪交错这种混杂的本土文化的拥抱。葛亮总是偏爱于设置两种或多种不同本源的文化在大时代中碰撞、角力与融合,人物的命运也在迁徙与流离中随时代动荡起承转合,有所坚持有所不为,而归属感也逐渐在与故土断裂的疏离与认同之间徘徊,最终与他人、与自己也与时代和解。[详细]

  • 庞惊涛 | 饮食如何进入并影响当代文学?

      《燕食记》中荣贻生做莲蓉点心始终差一味,最后在一张白纸中品出奥妙,终于顺利通关。葛亮在其中的铺陈和张扬,是为了烘托同样的饮食文学内核:作为养父兼师公的叶凤池,如何以饮食为刀,参与到国家与民族的救亡图存之中。叶凤池个体在大时代下的选择,表明了一种传统卫道士的立场:饮食绝非安身立命、满足口舌需要那么简单,他要教会荣贻生的,正是饮食中的大义——即使和平年代不需要救亡图存,但仍然有世道人情在其中。 [详细]

  • 罗 丽 | 《燕食记》:从饮食窥世情,论文脉之常与变

      私以为,要直抵不同文化之核心,最简单直接莫过于通过饮食。在中国,“食色性也”为孔圣人所言,世人趋之。连日常点头问候,都是一句“吃了没?”因此,论吃喝谈饮食,关键不在于食物和烹饪本身,而在于背后的世事人情,还有氤氲其中之人的秉性与风度。葛亮新作《燕食记》洋洋洒洒四十余万字,以岭南饮食的日常感性,重建近代粤港多地的历史现场,以口中味、腹中物为切口,构筑出一场跨越百年历史的文化对谈。 [详细]

  • 白羽洁 | 舌尖上的“岭南梦华录”

      今日,食啲乜?读《燕食记》,像是与一位阔别已久的故人谈话,你看着他将过去多年的经历娓娓道来,话语间透出幽静的沉淀。《周礼·天官·膳夫》云:“王齐,日三举”,“齐”为“斋”之假字,意思是说王上在斋戒日为表虔诚会一日三次杀牲,“日三举”就表示王的一日三餐,这或许是中国人一日三餐的较早由来。后郑玄注“燕食,谓日中与夕食”,相对于朝食“举”而言,“燕食”较为随意,日中与夕食可用朝食剩余的肉制作。[详细]

  • 庞 雨 | 《燕食记》:世事苍茫滋味绵长

      世事无常,潮流向前。被潮流裹拥,顺应则生,逆流则亡。面对潮流,除顺应和逆流外,还有坚守。坚守需有理想,无理想的坚守或许就是顽固。坚守是一种姿态,但这种姿态不是惺惺作态,而是源自自然。《燕食记》“世事”的主题,或许便是通过叶凤池、向锡堃(七少爷)、司马先生展现出来的坚守。叶凤池代表的“世事”是清末。叶凤池的一生,都活在他“三点会”的经历里。[详细]

  • 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启动

      [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启动 ] 7月31日,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在湖南益阳启动。活动现场,铁凝、张宏森、杨浩东、彭玻、瞿海与32家共同发起单位启动“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李敬泽与发起单位签署合作议定书,发布第一批入选项目名单。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同志向第一批项目入选单位代表颁发出版标志。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联席会议座谈会在益阳举行] 7月31日,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联席会议座谈会举行。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出席并讲话。会议由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施战军主持。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副主任李朝全,全国32家重点文艺类出版社、文学期刊负责人,中国作协各报刊社网负责人参加会议。
      [攀登新时代文学高峰,出版人与期刊主编出谋划策!] 在现代传播格局中,文学真的没有竞争力了吗?作家资源和编辑人才如何培养与寻找?文学面临全新定位,行业生态是否遭遇洗牌?针对这些话题,全国32家重点文艺类出版社、文学期刊负责人建言献策,在依据自身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新时代文学攀登的方向与现实意义,同时表达希冀与展望,为新时代文化版图耕耘文学的辽阔沃野。

  • 铁凝:在“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与中国作协其他推动出优秀作品的工程不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不是直接面向作家的,而是与全国重点文艺出版社、文学期刊以及中图公司达成合作,为文学创作、出版、传播搭建平台,形成合力,助推精品力作。客观地说,作品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作家艺术家的事情,也需要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和文艺生产各环节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深知,有没有质量意识、能不能切实做到“十年磨一剑”,一方面固然同作家自身的信念和修为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社会文化的环境和条件……
      当我们回顾新时期文学的成就的时候,恐怕不能否认,老一辈编辑家们精益求精的精神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现在是否应该思考一下,怎么能够从体制机制上培养和鼓励像章仲锷、崔道怡这样的编辑家?或者说,我们怎样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逐步调整和发展出一套更合理更有效的机制,使得文艺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坚持质量导向,把出精品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详细]

  •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大家谈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系列谈之一:各方联动推精品 形成合力攀高峰] 新时代新征程,为中国文学提高作品质量、攀登文艺高峰设定了新语境、提出了新要求……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系列谈之二:彰显新时代文学价值与尊严的重大文学行动] 一部文学史,就是文学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随着时代发展突飞猛进,文艺体制机制不断变化……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系列谈之三:多方联合搭建 文学精品的传播平台] 今天的媒介环境正在不断更新迭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文学生产,全方位介入着我们的文学生活……
      [文学界出版界热议“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之一:让新时代文学的沃野结出累累硕果] 充分发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文学精品的产生赋能,推动文学精品的传播和转化,有力彰显新时代文学的价值……
      [文学界出版界热议“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之二:对长篇小说创作的扶持正当其时 ] 原创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力作的推出,需要作家和出版者共同经过漫长的艰苦努力,“攀登”一词很精准……
      [文学界出版界热议“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之三:整合优势资源 助推精品力作 ] 攀登计划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新时代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受到文学界、出版界的热忱欢迎……
      [文学界出版界持续关注“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 大家表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全过程扶持优秀作品的成长,为文学精品的产生加压赋能,力推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是中国作协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挑战、勇攀新时代文学高峰的重大文学举措。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新鲜题材,也为文学出版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文学界、出版界要积极回应时代要求,勇于面对挑战,不负读者期待。

  • 人民文学出版社:拥抱市场,七旬老社壮心不已

      《出版人》:未来,人文社还将如何进一步响应“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要想“攀登文学高峰”,最核心的还是作家。出版社要为作家的攀登助力,为优秀作家创作的文学精品提供更好的出版服务。为此,我们在服务好名作家的同时,下一步将大力推动优秀青年作家的创作出版,我们制订了一个“青年作家扶持计划”,从资金、营销、发行等各个环节配套支持优秀青年作家作品的出版。青年作家是文学的未来,也是文学出版社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详细]

  • 对话葛亮:文学出版要尊重市场,但不能媚悦

      《出版人》:在写作过程中,编辑为《燕食记》这部作品的创作带来了哪些新的思路?
      葛亮:这部书的责编赵萍是一个很好的出版人,我觉得一个好的出版人在于能够感受到作者创作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给出一些建议,但是不干预作者的写作。我蛮享受整个创作的过程,特别是《燕食记》这部作品,它的体量比我之前的任何一部都要大,但在创作过程中却感觉很愉悦,这基于与出版人的相互信任和默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