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国平:作品是对文学和生活关系的最好注解
来源:《长篇小说选刊》 |   2017年12月01日16:58

我觉得这次金榜的评选是在一个新的文学节点上做的评选,和第一届略有不同,用一个词,“承前启后”我觉得也不为过。评选是一种评估方式,今年无论入围的15部作品还是很多没有入围的作品,都显示出了非常高的质量和有品位的文学追求,这可以作为对当下长篇小说评估的一个重要参照,也体现了我们《长篇小说选刊》的眼光和水准。

在这些作家的创作谈里,有人提到巴尔扎克,我们知道这是19世纪的文学符号。19世纪文学经过鲁迅、巴金几代作家的传统过渡到现在,可以说它已经既是世界文学资源也是中国的文学资源了,文学意义上中国化了。19世纪文学的命题是什么?就是现实主义、人道主义。虽然我们现在要为它赋予新的元素新的解释或者其它新的东西,但这个新时期以来形成的一些传统,我觉得现在还是应该承传的,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对劳苦大众、对底层人民的无限关爱。

另外大家谈到现在长篇小说和生活的关系,我觉得这批长篇小说就是对文学和生活关系最好的注解。可以看到很多作品几乎都有原型,现实的、历史的、集体的和个体精神的原型,整体的和零散的原型,这些都体现着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另外就是知识性写作成为一个特点,《劳燕》《重庆之眼》《好人宋没用》都有附注,《梁光正的光》有谱系,《太阳深处的火焰》知识感也比较强,好多作家都是在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功课的基础上进入长篇小说创作的,这是一个特点。

此外我觉得这批长篇小说的创作还很注重现实感和历史感,注重打通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在历史的深处或者历史的创伤经验中来寻找我们国家、民族的自信,这些从作品中都能读出来。

最后我说一下刚才雷老师说的理念先行这个东西,看你怎么看,现在包括外国作家的写作也是这样,理性和感性并重。当代作家的理性思考能力普遍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者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作家对生活的观察思考怎么和要表述的对象相融合?这是现在写作的一个趋势,或者说是一个特点。

(视频摄制: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