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澳门的记忆与温情
来源:中国文化报 | 杜 京  2019年12月19日08:03

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一位哲人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翻开血与火写成的中国近代史,这里记录着一个深深触痛中华民族自尊心的地名:澳门。

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澳门的历史写在波光潋滟的“濠镜”上。史书记载,澳门因水平如镜而得名“濠镜”。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澳门就已隶属于南海郡番禺县,其后多个朝代先后划入官郡、南海县、东莞县,一一五二年归属新建立的香山县。

澳门的历史写在妈阁庙的门楣上,向人们诉说:十六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东渡到澳门,在妈阁庙前的海滩登陆后,问当地人此地何名?渔民指着妈阁庙回答:妈阁。葡萄牙人以其音译为Macau,澳门的名字由此而来。葡萄牙殖民者在鸦片战争后不断扩大侵占范围,一八八七年强占澳门。从此,澳门的命运在腥风血雨中飘摇……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个小姑娘稚嫩的歌声在澳门以及全中国回荡,这是诗人闻一多七十多年前创作的《七子之歌·澳门》,将血泪倾诉,化作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绵绵的柔情。在这一天,澳门——这片被列强强占数百年的神圣领土,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回归”这不是两个普普通通的汉字,它历经了太长的时间,凝结了太多的血泪。此时此刻,距葡萄牙人借口晾晒货物登陆澳门已经有四百四十六年之久;距清政府被迫允许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一十二年。

澳门青年林龙平先生向我描述澳门回归时的激动心情,他说:我们的心愿只有一个,我们的信念只有一个:回归祖国温暖的怀抱,澳门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那个阳光明媚、冬暖如春的日子,我走进澳门,登上了炮台古堡。我久久伫立于大三巴牌坊前,静静聆听南海的涛声轻轻拍岸……放眼望去,雄奇巍峨的西望洋山在霞光中格外美丽,精美雕刻的浅灰色圣保禄教堂岩壁,记录着澳门的历史与沧桑。

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向大地,澳门居民三三两两在通往旧城墙和大三巴牌坊的阶梯上休闲漫步,谈天说地,那恬静温馨的画面留在我的脑海里。昔日的古城墙既是一项重要的军事工程,又是城市建设工程。散步的邝阿婆告诉我,听祖上老人说,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安全,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的范围仅限于城墙以内。如今作为历史见证的断壁残垣,旧城墙无法隔绝澳门和祖国的血肉联系,回归后澳门人心中那堵旧城墙早已不复存在。

我下榻的酒店庭院静谧,树木繁茂,建筑风格独特,手制瓷砖装饰着庭院和大堂,休息厅采用色泽金黄的褐石墙壁,与粉色石纹瓷砖绝妙搭配,呈现出一幅独特的澳门风景画,展示了中西荟萃的文化精髓,雅致而精美,让我尽情享受澳门回归后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

明代杰出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对澳门情有独钟,他妙笔生花,写下了“不绝如丝戏海龙,大鱼春涨吐芙蓉。千金一片浑闲事,愿得为云护九重。”(《香山验香所采香口号》)、“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樯。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香澳逢贾胡》)等绝妙诗篇。身临其境,我被澳门的人文风情深深吸引,爱上了这座花园般的城市。酒店花园里神奇的灌木、奇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记得第一次来澳门时,园丁种下的小树还那么柔弱,而当我再次来到这里,它们已长成了参天大树,直插云霄。

漫步于历史城区,近距离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倾听历史的回声,寻找历史长河中,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化与故事,或温情感人,让人细细地品味;或荡气回肠,留下深深的回忆。

登上建于一六二二年的东望洋炮台,澳门同行阿兰告诉我,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三百多年来炮台长期列为军事禁区,直到一九七六年葡萄牙军队撤出澳门,这里才成为旅游景点。炮台上的松山灯塔,为中国第一座现代灯塔,有趣的是,这座灯塔所在位置的地理坐标,就是澳门在世界地图上的定位。

来到铺砌着波浪形葡萄牙黑白碎石、镶嵌着海洋生物及风景图案的澳门议事亭前地,游人在咖啡座闲适小憩。二三层楼的葡式建筑,有着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韵味。

沿着嘉模斜巷行走,两旁老树碧绿蓊郁,夜晚如海浪般的花岗石阶梯上,投射出柔和的灯光,吸引着一对对恋人在这里牵手漫步。

走进精致典雅的玫瑰堂教堂,绿色百叶木格窗,淡黄色的墙壁在阳光的照耀下略带红色,使整座教堂光明透亮,温馨典雅。

由五栋始建于一九二一年的葡式建筑群组成的龙环葡式老住宅博物馆,是了解澳门历史及变迁的重要窗口。屋内展示着葡萄牙人的家居生活用品、传统民族服饰,这些也成为澳门风貌的写照。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会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也融汇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这里有典雅的洋楼、时尚购物街区、现代化酒店、美丽的景观以及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

澳门有着傲然屹立的大三巴牌坊、风情别致的葡萄牙建筑、贝聿铭的锥桶澳门科学馆、莲花般盛开的新葡京酒店、高耸入云的旅游塔、美丽的度假村、全澳门唯一的旗舰商场壹号广场、长虹卧波的港珠澳大桥、美轮美奂的《水舞间》演出,以及唇齿留香的葡式酥皮蛋挞……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澳门,从一个昔日冷清的小城,逐渐发展为繁华热闹的国际化都市,被称为“梦幻之城”。澳门旅游局一位负责人欣喜地说,今年澳门回归二十年,我们迎来四千万游客,有望再创新高。澳门特区政府财政充盈,民生投入自然水涨船高。教育财政预算,回归那一年是十三点二亿澳门元,去年超过六十亿澳门元。澳门高校回归前只有四所,目前增加至十所。澳门孩童从幼儿园到高中十五年,全部实施免费教育,开亚洲地区之先河。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二十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澳门回归这二十年,却在每一个澳门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在一串串数字背后,我看到的是一张张面带笑容的脸庞,听到的是一句句质朴而感人肺腑的话语。七十一岁的陈智光先生告诉我,作为年满六十五岁以上的澳门永久居民,他会按时收到政府发放的敬老金、年度红包,以及政府对水费、电费、房租不同程度的补贴。周末与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晚上欣赏来自世界各地高雅的文艺演出,还可乘免费巴士回家。他的小孙子从三岁到十五岁享受免费教育。和所有澳门人一样,回归后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难忘澳门之行。在我眼中,二十年的“澳人治澳”带给了澳门人幸福的感受,澳门也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二十年前澳门回归的那一刻,令所有中国人心潮澎湃,留下了澳门的记忆与温情,是的,这份记忆刻骨铭心,这份温情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