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戏曲频道“一姐”有待提高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戏曲频道的主持人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戏曲艺术知识,方能使自己的主持工作更具深刻内涵和丰厚底蕴。被誉为戏曲频道“一姐”的主持人,主持戏曲节目亦有年矣,但总感到其主持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尚不能令人满意,与当年的白燕升相较,差距绝非一星半点,与共同主持《梨园闯关我挂帅》的赵宝乐相较亦有较大差距。谓余不信,请看下面三个事例。
其一,在一次《角儿来了》的栏目中,谭孝曾先生展示了一件老艺术家谭鑫培留下的“箭衣”(慈禧当年所赐),问该主持人:“这是什么?”她脱口而出“龙袍”。“龙袍”一词在京剧剧目和唱词中倒是有的,如《打龙袍》“万岁龙袍忙脱定”“俺包拯打龙袍犹如臣打君”,《梅龙镇》“哪有个庶民敢穿龙袍”。但在京剧衣箱里却没有一件叫“龙袍”的行头。顾名思义,“龙袍”指的是皇帝穿的服装,而在京剧舞台上,皇帝的服装以明黄色的“蟒”和“帔”为最多,无须多说。此外,还有一种绣着龙的图案的箭衣叫“龙箭衣”,如《明末遗恨》中崇祯帝所穿即是。这种服装不只皇帝可穿,大将、驸马也能穿,但不能是明黄色,《战太平》中的花云、《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就都穿红色龙箭衣。《胭脂宝褶》中明永乐帝所穿的“箭蟒”,是马连良先生在箭衣和蟒的基础上自制而成,乃专为这位微服私访的皇帝设计的服装。现在穿箭蟒的就比较多了,如蓝天主演的《四郎探母》之杨延辉,张君秋音配像《状元媒》行围射猎时的宋王,倪茂才、景琏琏主演的《逍遥津》二皇子等。至于《梅龙镇》中微服出巡的明正德帝穿的蓝色“褶子”则更为罕见。总之,这些服装必须各有名称,否则就乱套了。慈禧赐予谭老先生的箭衣与京剧舞台上的箭衣在形制和图案上肯定会有所不同,一般人认不出来情有可原,但把它叫做“龙袍”却大错特错了。
其二,在一次《学京赛》上,有一位叫何梓硕的小生选手预赛唱的《玉门关》,决赛唱的《飞虎山》,这位主持人竟对他说:“你这是两门抱啊。”戏曲知识欠缺到这种程度,简直就是笑话了。“两门抱”这一术语所指有二:一是指一个演员擅演两个不同的行当,如李少春先生是武生、老生两门抱,上世纪40年代笔者就曾看过他的双出,前演《战马超》,后演《乌盆记》。李慧芳先生则是青衣、老生的两门抱。李庆春先生则是花脸、丑行两门抱。二是指两个不同行当的演员都演同一出戏中的同一个角色,如《霸王别姬》中的项羽,杨小楼先生(武生)演,金少山先生(花脸)也演。《九江口》之张定边,李万春先生(武生)演,袁世海先生(花脸)也演,这两出戏都是武生、花脸两门抱。前辈京剧老艺术家中,能戏有百出者大有人在,按照这位主持人的说法,他们就该是“百门抱”了!
其三,在最近的《角儿来了》和《青春戏苑》栏目中,这位主持人说:“京剧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此说不妥。1990年,京剧界隆重举办过纪念徽班晋京200周年的活动,受此影响,的确有些人常说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京剧的形成与徽班晋京当然具有密切关系,但徽班晋京伊始立马就蜕化为京剧是不可能的,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1990年的活动是“纪念徽班晋京200周年”,而不是“纪念京剧形成200周年”,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徽班晋京为乾隆祝贺八十大寿,他们的演出极受北京观众的欢迎,于是在北京站住了脚,逐渐取代了昆曲和弋腔在北京舞台的位置。其后若干年,汉调演员也陆续晋京,但他们都搭徽班进行演出,于是徽汉合班,相互融合,同时也吸收了昆曲、弋腔、秦腔等的优长,经过四五十年的孕育,大约在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前后京剧(皮黄)才最终形成。对此,吴同宾先生有个较为形象的比喻:“婴儿的年龄应该从他降生的时候算起,不能把他从受孕以及在母体中的那段时间都算在内”(《京剧知识手册》)。说京剧有200多年的历史不是在京剧史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正式出版的京剧史论著中也都没有这样的说法。戏曲频道主持人的话具有普及戏曲知识的作用,一定要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