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美何以育人: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基本问题
来源:文艺报 | 陶楚歌  2020年08月31日08:49
关键词:高校 美育

18世纪末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美育”,将美作为人的感性与理性达到和谐统一,实现人性和谐发展的唯一途径,进而建立了现代美育理论。20世纪初,经由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朱光潜等学者的引入,西方美育理论与中国传统美育思想互相融合阐发,进而形成了具有启蒙意义的中国现代美育理论。

作为一个现代概念,美育是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兴起而生,又随着近代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走入中国,它暗含着从现代人的异化和过度理性中挣脱出来的理想,也包含着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在新时代孕育新人格的需求与渴望。美育,从根本上说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那么美为何能够育人?美如何育人?要以美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呢?

以何育人:美育的特质

正如高尔基所说,按其本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们总是把一切美好的东西带进自己的生活。千百年来,我们在生活中追寻美的踪迹、探求有关美的秘密,美启发着我们也涵养着我们。美育,即审美教育,又被称为美感教育,也因为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成为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一种独特教育形态。美育范畴认识的科学性和定位的准确性,不仅是美育研究和美育工作开展的逻辑起点,更关涉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美育目标、体系建设等美育实施环节的依据和宗旨。

蔡元培提出:“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美育是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生动形象陶冶人的性灵,怡情养性,使人具备把握客观世界的美的能力,进而形塑一个高尚纯洁的人格。审美是人类感性认识的丰富与升华,是一种脱离低级趣味的心理活动,当你感到“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的触动,或是生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亦或是体味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怡然,它就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你的心灵,浸润着你的人格。所以,意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艺术心物相通、情景交融创造出来的审美世界,是艺术创作的理想形态,更是人心灵活泼泼的一种状态,是从世俗杂务中超脱出来的“思与境偕”“神与境会”的精神境界。也即是说,审美能力其实是一种与情感密切相关的内在德性。

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就其本质而言,美育更加强调感通性与情感性。人处于世界之中,与他人、与万物交相往来,除了需要正确认识客观条件,理性把握对象的属性与特征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感通能力与同感情怀。它能超越和突破某些语言、文化和历史的隔阂,或者群体、种族、国别的差异,达到更为普遍的交流理解。中国人常说“将心比心”,有一些东西并不是眼可见、耳可听,而是需要彼此的心意相通,有时人与物的相感亦如此,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说的就是这种美感状态。人们日常通过美育陶养心性,保持内心的活泼,避免麻木不仁,这是人与外界沟通达成理解的关键。

就其方式而言,美育更加强调具象性与实践性。具象性是美育的基本特征,美的教育并不依赖于抽象的概念、逻辑的演绎,或是道德的说教,而是通过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形象打动人、浸润人,所谓“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中国自古强调美育,也正因为此。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这些教化手段是中国古代美育的基本方式。诗三百中多虫鱼鸟兽草木之名,其意象与情趣对于人感受世界的生机、生意多有兴发之功;礼则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说法,在伦常日用中,人们依礼行事,通过仪式化的实践培育人内心的神圣性与敬畏感;乐则和顺人情,所谓“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乐教足以调协情志,涵养人心。中国古代因此十分重视通过诗礼乐的感性陶育,培育出温柔敦厚的君子之风。而在新时代,我们具备更加多元化的美育形式和载体,这些也都是我们开展美育的重要手段。

就其目标而言,美育更加强调和谐性与整体性。在柏拉图看来,美本身需要有整体的协调性。朱光潜也认为中国古代礼乐教化中,乐的精神在和谐,礼的精神在秩序,内心和谐而生活有秩序,这才是应该追求的境界。美育具体实践中的艺术教育也同样如此,不论是绘画、舞蹈、音乐还是书法,任何一种形式都强调要素之间的整体和谐,这些形式的美育活动强化了人们的协调性和综合性素质的锻炼,有助于培养一个综合而整全的人。可见,美育不只是艺术教育,它的目的也远不只是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而是以美育人,陶养心性,健全人格。

以美育人:中国高校美育政策的变迁

中国古代儒家重视礼乐教化,王国维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中就说孔子育人是“始于美育,终于美育”。美育在任何时期都是必要的,但是随着历史社会条件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美育的具体方式和形态又在不断演变。在现代教育中,因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改变,美育有了新的内容,这集中体现在高校美育政策的变迁之中。

1949年以后,美育是与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美育政策的重新提出并逐步确立,更是充分彰显了这一点。1980年,我国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召开,美育就是集中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会上学者们提出现代化教育不能没有美育,美育要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而转向共同美、人性美、人情美。1986年3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确立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此后,国家教委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在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迅速发展,许多艺术家深入学校,通过艺术表演、座谈、讲座等形式宣传普及高雅艺术,给学生带去艺术的滋养与浸润,广大的艺术教育工作者也积极探索教育方式,拓展教育内容,同时,各地学校加紧对艺术学科的建设、教材的开发以及师资队伍的培养,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高校美育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进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世纪,高校艺术教育有关的通识课程增加,各高校的艺术文化类学生社团也大量涌现,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提升了整体艺术素养。十八大之后,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也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2017年,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说:做好美育工作,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规律,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可见,美育一直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高校的美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美育课程、活动、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广泛开展,在校园内营造了充满生机与朝气、活力与美感的氛围,还有不少高校相继建立了美育中心,推进美育研究、教育和实践。但总体上看,美育在立德树人上的作用仍可以进一步提升。

如何育人:高校美育的具体实践

美育是一项育人的工作,它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高校美育实践是美育研究不容忽视的环节,实施内容的科学设计、美育师资队伍的培育、各类美育资源的整合运用、美育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匹配,都影响到高校美育的开展,以及美育在培养人才上发挥的实际效用。纵观目前高校美育开展的实际情况,从课程上美育还基本处于通识教育课程,或者选修课的阶段,更多的是作为普及性的而非提升性的内容,从艺术实践来看高校艺术活动主要依托学生社团、艺术演出等,大部分还停留在娱乐怡情的层面,审美境界不高,品格养成的作用不足。这造成了高校美育实际上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和“锦上添花”的活动。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目前高校美育工作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广大青年学生期望获得更加优质丰富的美育资源。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专业资源、调动各方资源,面向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需要,提升美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和实效,需要进一步思考。

高校美育要立足文化,将美育与历史文化教育相结合。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但也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例如中国的山水与西方的水彩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反映的却是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感性认识方式,古希腊的雕塑能让人体验到均衡和谐之美,而现代艺术的所谓无调性也能使人获得对存在的崭新体验,透过艺术能捕捉人心、体察社会,因为艺术是体验、是理解、是创造,它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认识和体验,集中传达了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在中国画深浅浓淡的笔墨中有古人高远的精神境界,古典音乐的琴瑟和鸣中有古人高雅冲淡的情趣,古典诗词的含蓄蕴藉中有古人充盈饱满的情感世界。要想真正懂得美、体会美,以美涵养人格,就需要不只是有文艺知识的学习或者艺术技能的锻炼,更要有文化精神的传承。所以,审美教育需要扎根于历史文化语境,将文艺作品、文艺思想、审美趣味和社会现实贯通起来,如此美才不会无所依凭,审美也才不只是单薄的个人兴趣而已。挖掘中国传统艺术、传统文化中的美,通过美育培育文化精魂,不仅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需要,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高校美育要面向当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挑战。当前我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各类网络文化产品、大众文化产品涌现,为人们的娱乐生活增添了各种可以选择的内容,丰富了文化市场,但另一方面快餐消费所带来的文化艺术的低俗化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即时性、消费性的娱乐文化的不断刺激下,青年学生审美判断力降低、精神空虚、情感麻木,严重的造成人格畸形。因为大众文化是一种可以大规模复制的商品化、技术化、标准化的现代文化体系,其本身具有虚假和欺骗的性质,人一旦成为大众文化的主体“大众”,那么就将丧失积极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成为“单向度的人”。学校作为教育引导学生的重要场合,既不能回避流行的大众文化对于校园美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也不能放任这种以感官娱乐为主要需求的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要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和分析大众文化,加强对大众文化的理论分析,提升美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和分析,同时将大众文化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借鉴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构建多元的审美教育模式,让校园这一文化艺术的重要产出地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以校园反哺社会,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和健全的人格。

高校要贯通全程,与常规教育和日常实践相联系。美育全方位地贯穿于个人成长的全过程,也贯穿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在一切与教育有关的活动中,学界倡导高校美育的“三进”原则——“进培养方案”“进教学计划”“进日常教学课堂”,正是希望有效地发挥美育补充和弥补专业教育范围之外的作用,成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或配合的“有机体”。高校美育专业性的提升,既要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上下功夫,也要挖掘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所具有的审美育人元素,提升美育的专业性、分析性、体验性,从学理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维度上着力,让有关美的理解、认识和感受真正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