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作家写作重返童年的意义何在?
《合欢》肖复兴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3月版/29.00元
法国作家莫里斯·布朗肖认为,写作就是投身到时间不在场的诱惑中去,童年对于作家而言,恰似一个沐浴在灿烂光辉中的黄金时代,充满着特殊的诱惑力。肖复兴的儿童小说《合欢》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童年已不在场,却强烈吸引作家回到过去的诱惑力,正是通过回忆性的写作,作家实现了重返童年的愿望,同时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和自由。
“那个女孩的名字,肯定不叫合欢。韩信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是在六月一个早晨上学的路上。那条通向学校的街道两旁,正盛开着一树树的合欢花。”这一意象化的场景,源于肖复兴童年记忆里留存的一个美好想念。
喜欢合欢花的韩信遇见了一个像合欢花一样的女孩,那漂浮着的绯红色的云朵,轻盈地飞满天空,就像走进一个诗意缥缈的梦。韩信不知道,这个刚从柴达木回到北京的女孩即将成为他的同学,她的妈妈也将成为学校大队辅导员,他的生活因此而掀起波澜。韩信只知道,那一刻迎面走来的女孩被好看的合欢花映衬着,像是从童话中走来的花仙子,于是在心里把她叫作“合欢”。
当女孩走进韩信的世界后,他们之间的友情,就像合欢花一样轻柔地开放在心里。韩信与合欢尽管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个性也不尽相同,彼此却有着说不完的话题。韩信对这段友情充满长久的期待,如同他对合欢花的喜爱,不仅仅因为花开得好看,而且还因为花开的时间长,就像一个好朋友,天天能见到,可以长久陪伴。就这样,合欢这个意象贯穿小说始终,成为作家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点染主题的重要线索,整个作品因此而弥漫着一种奇异美好的氛围。
然而,随着情节的展开,这个透明澄澈的梦开始被现实所侵扰。妈妈的意外去世,让合欢陷入了巨大的困境。眼看着合欢不得不回到柴达木和父亲一起生活,韩信的内心也遭遇了不小的波折。外公的到来,使事情又出现了转机。这个来自南方的慈祥老人,无比用心地呵护着外孙女,让她能够继续留在北京念书。在外公、老师以及同学的陪伴和帮助下,这个勇敢的女孩如毛毛虫般从泥土里钻出身,看见了明朗的天。在此过程中,作家向我们传递人世温暖的同时,着力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觉醒。
在小说结尾处,学校改建成了商业大厦,街道两旁的合欢树已被高大的梧桐树取代,合欢正渐渐离韩信远去,那个合欢树下的梦开始变得模糊起来。这一切不禁使人感到怅然。读完作品,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这透明澄澈的童梦世界里,其实一直隐隐交织着杂色。例如,在德国墓地,我们看到了韩信不为人知的小心思,还有合欢对成人世界的困惑和质疑。作者通过情节设定所展现的人生无常和聚散未知,似乎都在告诉我们,生活往往不像我们希望的那般圆满。然而正因为如此,童梦才更显示出它的珍贵和美好,这或许是作家隐藏在文本深处的一个潜在主题。
无论如何,合欢花毕竟开过。韩信在怀疑之后依然相信,同学间的友谊是最纯真、美好、可贵的,值得一辈子怀念。逝去的童年时光,即使只留下缥缈的梦,揣在心里依然美丽有温度。这份美丽和温暖,通过文字传递到读者心里,如此,作家便实现了重返童年的意义,也实现了文学创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