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童谣》《字说字画》引关注,文学之都风土人情“飞”向世界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大马,带把刀,走进城门抄一抄,问你吃橘子吃香蕉?”近日,这首流传了600年之久的南京童谣再次引发关注,童谣这种充盈着南京习俗与南京方言韵味的民间文学,也被大众重新认识。
作为“文学之都”系列丛书的“青少年读本”板块,包括《南京童谣》《字说字画》等多部作品近日相继出炉,由南京出版社出版。这些作品带着专属于南京这座世界“文学之都”的风土人情与文学元素,“飞”进世界各国“寻常百姓家”。
传承文化
民间文学的母乳滋养城市气质
充满童趣的《南京童谣》面市不足一个月已经开始加印。书中38首南京本土童谣由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语文老师周益民编写,配上非遗传承人张方林和陈耀操刀的剪纸画、水墨插画师张叶的水墨插画图,这本新鲜出炉的“文学之都”青少年读本,流露着浓浓的南京气息。
2007年开始,周益民就开始了对南京童谣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童谣被古人称作是‘天地之妙文’,或在民间口头流传,或收藏在文献和典籍当中。”为了收集童谣,周益民寻访南京大街小巷,向老南京人请教,并翻阅大量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周益民告诉记者,去年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之后,他认为作为“儿童的诗经、文学的母乳”,带有南京韵味的童谣作为一种民间文学,应该同样被记录并流传,于是开始着手准备这本“文学之都”青少年读本,“由于每个人的记忆不同,说出来的童谣有一些差异,我力求整理出最有意思的版本。”
周益民将南京童谣以游戏篇、生活篇、自然篇、奇想篇等脉络,将几百年来南京的风味小吃、自然气候、地理历史、风俗习惯都一一记录。“童谣不唯南京独有,可是当它承载了南京特有的人情风俗,那就是南京味的。”周益民告诉记者,《南京风味小吃谣》中,不仅列举了糖芋苗、小元宵、豆沙条、马蹄糕等美味可口的南京小吃,还在“韶韶玩玩”的知识延伸中提及清代文人袁枚,“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南京的民俗、文化、历史等渗透在童谣中,让更多孩子甚至是成年人了解南京。”
一首童谣也成为家族几代人共读的乐趣。“童谣中所记载的南京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有一些已经逐渐消失。像‘拜年谣’中的一些传统习俗,现在人们已经不这么做了,很多成年读者反馈,其中很多童谣连他们也很少听到,倒是祖母祖父辈琅琅上口,现在再读给孩子听,也是再次认识南京,认识我们脚下的家乡土地。”
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南京不仅拥有诸多传世名著,更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学、草根文学。“它们同样有意义有价值,也更接地气。”周益民说,“文学之都”的文学与文化应该是立体的、多元的、全方位的,“阳春白雪的传世经典需要有,民间文化也需要补充。童谣和那些传世名著一起,共同绘就了我们这个城市的独特气质、文化气息,也镌刻在个体的生命印迹之中。”
创新解读
汉字奥秘的探寻点亮文化寻根
《南京童谣》是对南京文化的传承,而作为“文学之都”系列丛书青少年读本重要策划之一的《字说字画》,则是对中国人语言、文化之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新解读。这套书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徐艳编著,用精美的古画、传神的照片、体验性的游戏、生动的故事等多样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读汉字的奥秘,展示汉字背后蕴藏的中国人独有的激情、智慧、审美和文化。
《字说字画》被称为亲子共读版的“说文解字”、与课本同步的文字启蒙读物,出版不到一个月,受到的关注超出预期,无论是教育专家、一线老师,还是家长和孩子,更有一些海外读者,都感叹汉字王国的趣味。
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座屹立几千年的大厦,汉字就是这座巍峨大厦坚固的基石。文字是文学的基石,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徐艳被汉字的魅力深深震撼,并由此沉醉。“当时我就萌生一个梦想:要让汉字学习变得像玩乐高玩具一样有趣。”从此,徐艳就开始专注于汉字启蒙教育研究。
徐艳发现,虽然汉字是孩子学习、大众生活中最常见的,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关注、了解其中的奥秘。为了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汉字活动中感知汉字价值,感受汉字文化,体会汉字之美,在市教育局和教学研究室领导大力支持下,2015年,徐艳策划并组织创办了首届南京市小学生“汉字文化节”活动。此后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目前,南京市小学生“汉字文化节”活动已经被纳入南京“文学之都”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3)中。
“去年,全国小学语文教材统一更换为‘部编本’。小学语文的教学和学习要求也有很大改变,其中之一就是先识字后学拼音。这让不少家长都很困惑:孩子连拼音都不会,怎么认字呢?”徐艳告诉记者,去年南京被评为世界“文学之都”,她终于决定将《字说字画》付诸现实。“汉字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和符号,文字是文学的基础、本源,文字构成文章、文学,文字的追根溯源也是对文学最本质的启蒙。”
徐艳与她的课题研究团队一起,开始逐课逐字地编写,解说每一个汉字之前,至少要查找三种以上的字源字典。“市面上也有不少‘说文解字’类的读物,但是真正与当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结合匹配的并不多,由对汉字文化有研究、并是专业领域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所创作的更加屈指可数。”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说。
汉字从殷墟甲骨文算起,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让汉字有很复杂的一面,我不想用学究腔历数汉字的前世今生,而忽视汉字真正的魅力。我只想单纯地把3000个汉字本身作为3000个小小的种子,活泼泼地种在儿童的心田上。”
在徐艳的创新解读之下,一个个方块字折射出中国人独有的思维和审美,带着温情,带着“诗国南京”的文学素养,带有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教孩子认识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在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
服务当代
系列丛书面向世界与未来
在《南京童谣》《字说字画》之后,“文学之都”青少年读本还将继续推出诸多面向青少年读者,讲述古都南京的作品,而配合读本的一系列衍生活动,也陆续展开。
为《南京童谣》用南京方言配音活动,在世界各地自发开展。南京作家葛亮在中国香港用南京话录了一段《南京古桥歌》,旅法作家邹凡凡也用南京方言朗诵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城门城门几丈高》,并在各国传开。
“这就是口耳相传的力量,这些长了脚的民间文学,生生不息,带着‘文学之都’的文化,飞出南京,飞到全球。”周益民坦言。
由南京出版社打造的“文学之都”系列丛书有四个板块。
卢海鸣告诉记者,着眼于挖掘、整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之都”经典文库,收录的作品均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之作,每一部作品均有着鲜明的“南京元素”;“文学之都”经典译丛,将专门收录历史上国外专家学者等撰写的有关南京历史文化的作品;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普及性的“文学之都”当代文库与青少年读本,都是南京对当下以及未来的展望,着力强调原创。
卢海鸣说:“这四大板块,针对不同的读者人群,分别从挖掘历史、观照当下、放眼未来的角度,构建起‘文学之都’出版体系,也为‘南京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