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杨啸:毕生献给儿童文学
来源:北方新报 | 李  悦  王新民  2020年09月25日15:06
关键词:杨啸

杨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40多年交往当中,我们从他的人品与文品当中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每当忆起他的人生历程,都让我们感动不已。

杨啸于1936年生于河北省肃宁县西甘河村,7岁时读了3年小学,随后到河北省军区后勤部的卷烟厂工作了两年,又到肃宁县郭庄小学读高小。除了学习学校的功课,杨啸很喜欢读课外书。当时流传在民间的古典小说、通俗小说、民间文艺和戏曲,成了他最早的文学启蒙老师。

1952年初,杨啸考进了保定银行学校。从那时起,杨啸在语文老师的指引下,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他心中的文学梦想也更强烈了,于是他开始尝试着将自己的感想落实到笔端。一天,杨啸将自己的作文拿给老师看,老师惊叹眼前这个少年的语言表达天赋,便鼓励他把作文寄到报社去发表。

经过多次的投稿、退稿,直到1955年2月,杨啸创作的鼓词《王家庄签名大会》在《河北青年报》上发表,那是他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章。以后,他在《河北青年报》《河北文艺》《俱乐部》《萌芽》等,陆续发表了一些鼓词、诗歌、故事和短篇小说。通过《河北青年报》的编辑,杨啸结识了浩然,他们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到1956年时,19岁的杨啸已经在河北省青年作家中小有了名气,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文学创作会议。

正是在河北省青年诗歌作者座谈会上,他听了两位专写草原的诗歌作者介绍草原的辽阔和壮美,使杨啸对草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向往。于是,当1959年毕业分配时,杨啸主动要求到内蒙古工作。

从此,杨啸就再也没有离开内蒙古这片土地。开始他被分配到内蒙古伊克昭盟人民银行工作。不久便被派到黄河岸边的农村劳动锻炼。那一年,杨啸21岁,他白天劳动,晚上写作,有时一写就是一个通宵,丝毫不知疲倦。一年时间,他的多篇小说和诗歌,分别发表在《草原》《蜜蜂》《星星》《安徽诗歌》《内蒙古日报》《鄂尔多斯日报》等杂志和报纸上。

1960年5月,由于杨啸业余文学创作成绩突出,被选为先进个人出席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文教群英会。不久,内蒙古大学首届文艺研究班开办,杨啸作为最年轻的学员走进了研究班。学期5年,全班17人,都是活跃在内蒙古文坛上的中青年作家。研究班的学习不仅开拓了杨啸的视野,而且通过系统的学习,使他的创作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也就是在研究班期间,杨啸的创作兴趣,转向了儿童文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变,是因为,他发现当时适合孩子们读的文学作品太少了,而反映农村牧区孩子们生活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充满童心的杨啸始终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用手中的笔,写孩子们的生活,写他们的喜怒哀乐,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确定了创作方向,杨啸迎来了自己第一个创作的高峰期,《笛声》《小山子的故事》《荷花满淀》《火苗》等小说先后出版。

杨啸的作品总是将焦点对准北方农村和牧区的儿童群体,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和韵味,特别是在短篇小说集《小山子的故事》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童趣的语言,描写了一个机灵活泼的农村孩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勇于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故事。这部作品的发表,让杨啸声名鹊起,由此,他从业余作者真正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专业作家。

1965年9月,杨啸从研究班毕业,这时的杨啸已经是一位成熟的儿童文学作家了。1972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红雨》创作完成。小说一出版便发行了200万册,畅销大江南北。而刚刚结束了戏曲片《平原枪声》的电影大师崔嵬导演,正在寻觅新的剧本之际,读到了《红雨》,当即决定将其搬上银幕,同年底电影《红雨》在全国上映,使小说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先后被翻译成英、法、德等语言在国内外发行。

随着在内蒙古生活的不断深入和体验,杨啸的创作方向也渐渐从农村转向牧区,他的第一部描写草原生活的长篇叙事诗《草原上的鹰》由此诞生。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他写的另一部反映牧区少年治沙造林的儿童文学长篇小说《绿风》。同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集《青翠的松苗》。

1979年5月,杨啸调到内蒙古文联工作,任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同年,被批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年底,出席了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和全国第三次作家代表大会。

在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时,杨啸兢兢业业,出色完成每一项工作。然而他却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做领导工作,于是在4年后,便主动提出辞去了副主席的职务。

离开领导岗位以后,杨啸一心扑在了创作上。他开始着手完成多年来一直苦于没时间而未实现的一个心愿,将长篇叙事诗《草原上的鹰》改编创作成小说《鹰的传奇》三部曲。

1984年,《鹰的传奇》三部曲第一部《觉醒的草原》出版,第二年就获得了首届“索龙嘎”儿童文学一等奖。到1986年,第二部《深情的山峦》和第三部《愤怒的旋风》也由湖北少儿出版社出版,至此《鹰的传奇》三部曲全部出齐。

1987年,《鹰的传奇》三部曲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索龙嘎”文学一等奖。1993年1月,《鹰的传奇》三部曲又荣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杨啸不断地开拓着儿童文学新的领域。到80年代后期,他将创作的重心转向了寓言诗上。在他看来,草原是诗的海洋,歌的故乡,写寓言诗,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同时更具有浓郁的草原特色。

1994年8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现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作品选丛书”之一的《杨啸作品选》。这一年,他的诗体寓言故事集《蜗牛的奖杯》,获第二届全国寓言文学一等奖。由于杨啸在寓言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和影响,他被选为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的副会长。

1996年12月,杨啸出席了第五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退休后,他仍然笔耕不辍,先后创作出版了寓言诗集《幽默寓言故事》和《谜语寓言故事》两本书。为了表彰他的成就,2001年,杨啸荣获内蒙古文学艺术最高奖“索龙嘎、萨日纳杰出贡献奖”。2012年二十四卷本的《杨啸文集》正式出版是对他文学创作60多年的总结。

如今,84岁的杨啸仍然童心不改,坚持为孩子们输送着精神食粮,他的一本本书就是他与孩子们沟通心灵的桥梁,他仿佛看见那一双双纯净的渴盼阅读的眼睛,所以他毕生都要给这些眼睛写着最美最好的文字。

祝愿这位从平原到草原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身体健康,永葆童心!

(内蒙古老作家、艺术家口述史记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