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人的中国趣味
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突然成为中国寻求富强的导师。最为保守的日本汉学家却并未适应中国导师的身份,在他们心中,中国文人趣味仍是毕生追寻的生活典范。据说,吉川幸次郎毕生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纯粹的中国文人。生活略早于吉川的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1887-1864)更直白地对军国主义说不。在日本最疯狂的年代,青木正儿在谈起明朝人朱曰藩《人日草堂诗》时信笔写道:“虽然迎来了龙攘虎搏、惊天动地、前所未有的新春,但我辈迂人并不会因此有什么吞并大东亚的雄浑构想……笔者的自我陶醉,与家国实业完全无关。”这是1944年的新年,青木正儿却仍与他欣赏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一样,秉持“我思古人”的情怀,在追寻中国古典趣味的道路上独立不倚。
青木正儿(1887-1964),日本汉学家
《琴棋书画:中国文人的生活》是青木正儿的随笔集,记载他所认识的中国文人生活以及其人生履痕。全书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琴棋书画》《文房趣味》《中国文人的生活》《两种典型的宋人趣味》《惠山竹茶炉佳话》《联句浅说》《白乐天朝酒诗》《诗酒雅集》等,谈的全是典型的中国文人生活;后一部分如《祇园豆腐》《味三题》《竹窗梦》等主要是饮食见解及个人生活回忆。全书文章看似松散,然从两部分的内容来看,大概前者代表青木正儿的文人生活理想,后者代表他对中国文人生活的实践。
青木正儿并不喜欢唐代以前的奢华趣味,心仪的生活趣味是宋朝的质朴和清简。这种趣味既可是贵族的雅趣,也可以是江湖文人的清趣。前者如同南宋名臣张浚的后代张镃,后者则如林逋的后裔林洪。富贵的生活不是炫耀奢华,而妙在清致可掬;清贫的生活也并不彰显鄙陋,反倒洋溢山林湖海的天然姿态。如此一来,人生的遭遇无论是穷困还是腾达,都可以觅得一方清趣。深味于这种文人生活理想的青木正儿,早年研习中国画,也曾从著名画家富冈铁斋问道。在他决定研究中国戏曲时,是以王国维赠送狩野直喜的抄本戏剧集为研究材料。一旦青木正儿来到中国,他就迫不及待跑进戏园听戏。他对中国的生活如此好奇,以至于一旦记录北京街头民俗,就是著名的《北京风俗图谱》。北京的京剧,江南的昆曲,他一一了然。这种漫游中国的经历,为他写作《中国近世戏曲史》提供了感性的认知。青木正儿因是书获得博士学位,此书也获铃木虎雄称赞为“不求功名得功名”。
早期版本的《中国近世戏曲史》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式微。青木正儿这样逆着潮流而上的人,显得相当倔强。他反复强调“懦弱如我却总是汲汲于一己的生计,无暇顾及天下国家”。他对高调的日本军国主义文化毫无兴趣,而斤斤于考量中国的丰富。在青木正儿心中,中国乃是真正的故国。因为战争及随后的历史阻隔,青木正儿无法再踏足中国土地,故而他的文章似乎就是纸上游历中国的集锦。他考证琴棋书画的历史源流,从最早的“琴书”对举,到后来的“琴棋”并称,条分缕析,令人耳目一新。读他传统文人“四艺”的考证,仿佛一次漫游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历程。而他对“文房四宝”的述说,恰似在纸上给我们绘就一幅中国文人的书房图。最令人惊异的是青木正儿对中国文人生活类型的分类。他以为中国古代文人生活方式约分为官僚、幕宾、鬻文、交游、隐逸五种。这五种生活方式对应的财富逐步递减,而精神自由度则逐步提升。青木正儿认为,文人“创作动机大多与生计无关,有一片自由的天地。这才是作为文人真正有意义的尊贵清高的生活方式”。对于文人理想生活的向往,与青木正儿的现实选择对照,更令人感慨。早在京都大学读书时,青木正儿的导师——日本著名文学家幸田露伴曾说,“青木君能成为评论家”。可惜青木正儿自认为没有“秉笔搏向社会的文才,也没有勇气,最后还是选择了教坛谋生的安逸之路”。当现代教育体制建立之后,传统文人的幕宾、鬻文和交游的生活大规模受到冲击。青木正儿这样欣慕文人生活的人,也只能向现实低头。
可是,只要有一些空间,青木正儿仍有意模仿中国古典文人的趣味。譬如对于饮食,他有特别的爱好。他翻译袁枚的《随园食单》,食指大动,写下《华国风味》。对中国的鳗鱼、饼、豆腐等食物,他都写下诸多精妙的小品。即便在日常酬应上,他也处处流露文士风度。他的老师狩野直喜六十大寿时,青木正儿特意在北京琉璃厂挑选清代著名诗人张维屏的《花甲闲谈》,那是以图画叙述六十年人生经历的精美书籍。对寿礼的用心,体现中国文人以书籍之为礼物的风雅用心。青木正儿对中国文化是如此喜爱,以至于中国的文学、美术、花、菜肴,他都认为比日本的“香气要浓”。对于日本近代著名画家富冈铁斋,青木正儿认为富冈铁斋修缮洛北诗仙堂的意义比他的书画成就还重要,因为青木正儿“最敬佩的还是这种类似中华文人风格的天性”。这种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使得他有时不免骄傲,譬如在《竹窗梦》中评价狩野直喜在戏曲研究的贡献时,青木正儿认为,“北京大学曾经有吴梅氏讲授过元曲课程,可能也是我们京都大学的效颦之物。即便并非如此,着先鞭的也应该是君山先生所执。”
青木正儿生活的时代,对日本人而言,宛如一场魔幻大梦。经历明治维新,日本逐步崛起,却又走向疯狂,在二战后逐步回归正常。这一时期日本和中国的关系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难能可贵的是,像青木正儿这样的汉学家仍能葆有初心,在喧嚣纷乱的世界中,坚持理想,抒写感喟。与青木正儿同一时代,还有许多踏足中国的日本人创作大量随笔,“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日本中国学文萃”等丛书所收仅是冰山一角。翻译整理近代日本人创作的关于中国的随笔集,不仅有助于认识近代日本,也有利于观照近代中国。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这种“异域之眼”的观照,可为重塑中华文化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借鉴。如果一国文化足够强盛,它在外部世界的影响从来须主动推广,自有无数“遣唐使”纷至沓来。
尽管近代中国步履艰难,但中国文化在近代仍有骄傲于世界的魅力,青木正儿此书正是中国古典文化在近代落日余晖的写照。
《琴棋书画:中国文人的生活》,【日】青木正儿/著 李景宋/译,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年8月版。
- 隔山对话:从白塔寺建造750周年谈起[2021-12-22]
- 南国书香节首次走进澳门[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