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自然的挪威儿童文学,如何讲述人生故事
挪威文学发源于极地之边,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写作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孵化出的挪威文学,既冷峻苍凉,又温情脉脉。
在此之中,源自挪威的儿童文学又是别具特色的一支。在创作主题方面,既有张扬个性自由、将儿童还原为自然之子的倾向;也有挖掘现实,阐述现实生活中儿童面临的生存困境。在艺术风格方面,既抛弃了以往的说教气,以启迪儿童为主而非教训儿童,也充分重视儿童文学作品的娱乐性,读来游戏意味浓郁,富于幽默感。
“挪威儿童文学推介会”现场
近年来,挪威儿童文学不断被引入中国,例如克莉丝汀·罗希夫特的《每个人都重要》,一经推出,受到国内家长的普遍欢迎。挪威的儿童文学作品丰富多彩,作家亦富有个性。日前,在挪威海外文学推广协会(NORLA)主办的“挪威儿童文学推介会”上,四位挪威儿童文学作家在线远程与上海观众见面,分享了他们对儿童文学创作的体会。
观众在现场分享心中的挪威儿童文学
文化差异大,创作题材更多元
在挪威作家艾琳•海根(Eirin Hagen)看来,“文化差异可以让一个人更加丰富,这是文化交流的秘密。作为外来者的艺术家置身于新的环境中,常常会发现当地人意识不到的城市之美。”印着电话号码的卡片、穿睡衣上街的市民,这些习以为常的景象在挪威插画家眼中却是新奇有趣。中国与挪威的文化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许多挪威畅销书作家同时也是儿童文学作家,因此相比美化现实生活的童话故事,挪威的儿童文学质朴自然,对于主题没有限制。或许很多中国人认为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应该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不该把成人世界的残酷展现在孩子面前。事实上,在小朋友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譬如亲人的生离死别。挪威的儿童文学作者认为,话题的严肃性并不成为儿童文学创作者回避的理由。
备受好评的挪威绘本《妈妈在火星》便讲述了一个关于母亲生病的富有温情的故事。当妈妈不在家时,她在哪儿呢?或许在火星上。尽管小女孩知道妈妈得了重病在医院,面对悲伤的现实,孩子运用独特的想象力领悟生死,并与现实和解。这场旅行的终点在火星,那里没有任何生命。但是妈妈就在那里。
在《爬行动物回忆录》中,讨论了关于羞耻、孤独和禁欲。二十世纪初,三个二十多岁的孩子打算在宿舍里养一只小蟒蛇,而在2017年,一个11岁女孩的失踪让他们想起这条蟒蛇。故事以惊悚和悬疑为主要的基调,被读者评价为“让人喘不过气”“极为可怕”,出版后却在挪威儿童文学界受到广泛的好评。“实际上,在挪威,惊悚类的儿童小说很受欢迎,因为销量很高,人们并不觉得读惊悚小说会伤害孩子的心灵。”挪威作家艾维•迪尔曼(Evy Tillman)说。
此外,挪威的儿童绘本还向孩子传递朴素的普世价值,例如《每个人都重要》讲述了一个诗意而充满趣味的故事,以色彩斑斓的人物漫画群像配合导引文字,每一条线索背后都是一个故事,开启探索生命和世界的旅程。“四百个人在游行,有一个人渴望读书识字,有一个人需要做一个大手术,有一个人希望得到一架望远镜,有一个人梦想着拥有一个最好的朋友。所有人都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挪威儿童文学在国内受到广泛的好评
中国出版市场潜力待发掘
仅有500万人口的挪威,作家的数量并不少。在挪威有一个文化艺术协会,大力支持挪威本土作家和书籍出版。在连线中,作家表示,挪威文学的一大特点便是题材广泛,可以是娱乐性的,同时也可以是严肃且深刻的。这也是挪威童书相对中国童书的区别之一。
近年来,随着外文绘本的不断引进,父母对于儿童绘本的需求不断提升。为孩子买书的父母接触到的童书越来越多,认知越来越充分,也渐渐明白家长和孩子各需要什么样的童书。各国童书的原版引进,也需随势而动,扬长避短。“挪威人看起来严肃,实际上有幽默感。脑洞大开,故事的走向常常在意料之外。”上海三联书店编辑杜鹃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人口密度低,城市被大自然包围,挪威儿童作家对大自然和人类相关的课题很感兴趣,也成了挪威儿童文学获得良好口碑的原因之一。Andrine与四位作家现场连线
Andrine与四位作家现场连线
挪威儿童绘本的进口,是否会为中国儿童绘本的出口提供借鉴?谈及中国的原创绘本,Norla工作人员安德琳(Andrine)表示,中国的绘本质量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她认为中国插画家在绘画技术方面值得称赞,也看好中国当代插画家的发展。然而国际市场上每年上市的绘本上万册,竞争压力很大,怎样把好的故事和好的插画结合在一起,经由成熟的出版编辑进行合作协调,是目前尚需解决的问题。
她提出,有很多中国国内的插画家在国外接受培训,在此期间有机会被国外出版社发现,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开始。中国原创插画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虽然已有先例,但出海之路刚刚开始。中国插画家应当先充分开发国内市场,再慢慢渗透到各个国家。中国童书与挪威童书的海外拓展,一样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