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草原》2020年第10期|徐迅:谭随是谁(外一篇)
来源:《草原》2020年第10期 | 徐迅  2020年12月03日07:10

谭随是谁?有时突然想起搁置在书房的一叠《谭随诗稿》,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故乡山峦连绵的山道上,一位名叫谭随的诗人孤独行走的身影,浮现出父子岭凉亭石柱上他写的一副对联:“无壁无门,常会风云万里;不关不锁,居然天地一家。”——我青春年少时,曾有一段时间就逗留在他活动过的大山里。如果记忆不发生差错的话,我想,我也曾坐过父子岭凉亭的石凳,听山风阵阵,看云卷云舒,数青山逶迤,心里充满着一种别样的慨叹。只是当时浑然不觉,多年以后我会与这样一位晚清的诗人不期而遇。

《谭随诗稿》是我的同学陈文渊送给我的。那时他已是故乡一名很有成就的律师了。但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放下自己心爱的职业,迷上了搜寻谭随及其命运的道路。他把《谭随诗稿》手抄本复印一份郑重地送给我,希望我也能够像他一样,揭示出谭随这位传奇诗人的神秘命运。但很快,我的寻找由于一本民国年间的《潜山县志》戛然而止。因为就在这部书上,我看到了这样的记载:“前清光绪时,有丐者携一瓢一囊,昼乞村落,夜宿古庙。至槎水,里人肖璞完异之,询知其能诗,乃薰沐而馆之塾中,为之延誉……客潜二三年,逐处留题。时来时去,后遂不知所之……”当时的县志已经就把他当成一则“轶事”记叙。也就是说,有关诗人谭随的线索早年就消失在故乡的绵绵山脉里了。

然而,他的行踪在故乡总时隐时现。关于他与槎水人肖璞完的见面,人们依据一副对联把他演绎成了一个机敏过人、才华横溢的诗人,像许多戏文与名人传记里出现的“神童”“才子”一样,他在故乡不断地被“神话”——说是私塾先生肖璞完,一天从自己塾馆出门,见门口大树下躺着一位衣衫褴褛、头发蓬乱的乞丐,旁边不少孩子和他逗闹取乐,把他身上的《诗经》之类的线装书弄得散乱一地。肖璞完缓缓上前捡起那书,拍打着灰尘。乞丐立即眯眼问他:那是你的学生吗?肖璞完心里好奇,知道话中有话,所以故意考他,慢条斯理地说:“诗书礼易春秋,读这多经文,何必还问老子?”岂知,那乞丐不慌不忙,竟也语带机锋:“稻粱菽麦黍稷,看这班杂种,不知谁是先生?”肖璞完一愣,知道眼前这位乞丐非是等闲之辈,立即恭请他到家中,给他沐浴更衣,奉若上客……现在看来,这故事放在乞丐谭随身上,倒是符合了人们对一位乞丐诗人的浪漫想象。但我宁愿相信这是他俩认识之后的一次戏谑之作。

谭随与肖璞完认识后,很快就融入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交游的也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如马祖庵的和尚脱凡大师、普铜禅师;如以“皖山”自号的储光黔,还有江涟漪、肖万山、范玉轩、仰克庵、储噩轩、储元青、葛觉生、朱芦溪等一班文士。那时,他们之间唱和之作非常之多。都是兴之所起,信口拈来。朋友储素轩的孩子结婚大喜,他和朋友一同前去贺喜,一口气就写了四首,“烛花两朵艳新房,同唱关雎乐几章”。诗写得斯文,也很得体;即便喝了喜酒,他也只是说“百壶曾酌江南酒,只有今宵味最浓”……在当地如此生活了二三年之久,按理说,他的朋友们早该清楚了他的身份——实际上朋友们也当面问过。但“然与之久处者,叩其家世,辄弗应。其殆有托而逃”。他就是不说。这有诗为证。有一回,朋友们“或拟为逃学之顽童,或拟为过阙之暴客……又拟为纨绔之子弟,又拟为漏网之巨鲸”追问,他反应好像十分的激烈,最后竟然吟诗一首予以反击:“列国周游受苦酸,皖公山下把身安。此生自信非阳虎,寄语匡人仔细看”——此诗用的是春秋时一个典故。故事说鲁国的阳虎曾经暴虐于匡地,而孔子长相类似于阳虎,匡人因此把他就当成阳虎。谭随用这样的自比是很严重的事情。大概正是因为这诗,朋友们从此再不敢相问。而他也铁心要保守一个巨大的谜底生活在朋友中间。

在他的这班朋友里,最早收留他的肖璞完是当地一位响当当的传奇人物。他外号“肖大锣”,性格率真,喜欢抱打不平,为四乡八里的乡亲们打官司,又分文不收,在家乡享有很高的声誉。而著述颇丰的储光黔,与当时的县令和知府都有来往,是当地文坛领袖。史料记载,储光黔(1838—1888)号皖山居士。邑庠生。父亲在贵州任职期满,他随父亲返乡,因战争耽搁,滞留在湘西,因而结识湘军名将李续宾、李续宜兄弟,得以器重。以功授翰林院待诏,加典籍衔。同治初年,父亲去世,他悲痛异常,在父亲坟墓旁建一间简易草房,晚上自己睡在那里,“夜有虎来,黔不为意,虎帖然去”。被当地人引为孝顺而津津乐道。父亲死后,为了照顾年老体弱的母亲,他辞别安徽巡抚李续宜,在老家一边讲学,一边侍奉老母。闲暇时,他还登过家乡天柱山,写了篇传诵很久的《皖山游记》,深得当时安庆知府叶兆兰的称赞,说其“有古大家风骨”。有人说,谭随也被安庆知府委任司功之职——不知道此话有何出处,我知道谭随与储光黔交往并十分敬重他倒是真的。他们之间的应酬诗作就有十八首之多。但即便如此的深厚友情,肖璞完和储光黔也完全不知他的身世,只能说是那个时代的君子之风了。

谭随是谁?依此看,在当时就是谭随与朋友谁都不愿去触碰的一个默契话题。一个多世纪过去,我们现在也还是私下妄测“则其所称姓名,恐亦不足据也”。剩下的只有他的自述。他“自述为粤西人,姓谭名随,字方亭,别号迟闻寺逃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开这样一叠有些发黄的《谭随诗稿》,我除了感叹抄录者那清丽娟秀的字体外,我读他的诗,依然无法捕捉到他真实的身份,唯有感受到他的善良,他内心深藏的一股悲凉。比如,看到水灾后大量的流民,他写有《水灾流民乞米》,云:“流离襁褓远携将,万户何辜被此殃。我是孤征无长物,相看倒觉也凄凉”“我亦曾行万里途,饥寒历尽此微躯。太仓莫压陈陈粟,一粒分明一颗珠”。流寓异乡,他丝毫没有掩饰作为一个天涯游子的乡愁。如“感触凄凄含细雨,泪流游子已多痕”(《芳草》),“天涯客子谁相识,只有蟾光照泪痕”(《玩月,怀故乡诸知己》),“四壁无声灯一盏,西窗夜雨客醒时”(《登大吴寺》)。这些诗让人读来,总会泪水潸然。至于他写与我故乡山水人情的依傍,那更是情真意切,一片冰心。如“云开雨散数山青,流水茫茫寄远心”(《饯行》),“料得皖峰游兴好,烟云都向笔端生”(《奉和皖山原韵》),“此后音书休说远,梦魂夜夜皖山前”(《再别》),字里行间显现的是一个孤独灵魂的人世真情。

在一首题为《回忆四首》的诗里,我终于了解到他家庭的一些状况。比如,“苦忆高堂拜别离,慈亲握手语多时”,知道他有母亲;比如,“书卷成堆灯一点,夜来谁与阿兄谈?”知道他有兄弟;比如,“阿爷此日天涯客,定有新诗赋几行。”知道他还有儿孙,且有着他萦绕于心的天伦之乐:“阿来戏手扑茶烟,阿冠探囊索酒钱”(《归梦》),“遥忆诸孙围膝下,白头应道旅人孤”(《旅舍端午思亲》)。甚至,他还直接吟了一首《夜坐有感,怀凤楼尧瑞二子》的诗,曰“形影三人不暂离,如胶投漆藕连丝。我今万里逢知己,回首怜他哪得知”。曾有的家庭生活情趣盎然,诸孙绕膝,儿女情长。很难说他有过家道中落的变故……云过日明,雨过花明,山空鸟乐,水空鱼乐。这是他不经意时流露的禅意,不知这种禅境,是他历经了怎样的人生才淡然获得?但一切日常而脱俗,随意而超凡。说到底,他让自己的身世在我故乡重重复重重的大山里作一抹烟霞痕,一曲流云散,他应该是心有所寄——前人最后说到他,用的是他的“一死无元朝,孤坟自千古。明月与清风,夜夜吊江浒”(《过皖吊余忠宣公墓》)诗做了结尾,这也大有深意,似乎是在暗示人们——人生的通达莫过如此吧。

唐宋朝的马

很羡慕唐宋朝的诗人,总觉得他们一生都是骑在马上的。特别是唐代,诗人得意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惆怅时,“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闲散时,“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失落时,“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狂放时,“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林宽《歌风台》)……这样不过瘾,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在《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一诗中还直嚷嚷:“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他从此设立起了一个很高的英雄的“标准”,即功名不仅是科举考场时的金榜搏名,还应该是“向马上取”。

白马、黑马、棕马、胡马、边马、瘦马、骏马,汗马、宝马、铁马、战马、驿马……千百年来,马被人类赋予很多的寓意。但无论以地域、形象,或者以身份,甚至功能划分……马是具象的,也是意象的。马,不论是快乐、闲适、恣意的,还是悲伤、失意,或者干脆威风凛凛驰骋在疆场上,其中的奔跑都弥漫了一种雄性,透着一股血性、刚劲。有一股逼人的英雄气。这种英雄气不仅是把功名与马连在一起的岑参的首创,而是与生俱来,与时俱进。差不多也是所有边塞诗人的共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二首》),另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对此也深有感触。而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更写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其六)》)诗句,尽管手无缚鸡之力,但豪气拿云。他的这句诗于英雄气里还折射出了一个战争哲理。

盛世大唐马上有了骄傲,也有了一些缠绵。马,在杜甫的笔下就有了“王陵衣马自轻肥”(《秋兴八首》)的意味。即便边关的马,也有刘禹锡说的“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始闻秋风》)的姿态,但那只是一种警醒,却再也不用扬鞭自奋蹄了——大唐盛世,从马背上下来的英雄,一个个都何等了得,自然都是诗人。马是一首诗,一首英雄自喻的唐诗。这就不像宋朝的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准确地说南宋的马,似乎就没有一刻让它的主人们悠然闲适,更遑论那种嬉戏自得的惬意了。这其中原委,叶梦得的一曲《水调歌头》似乎说得明明白白:“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说到底,还是一曲自东汉而来的“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蔡文姬《悲愤诗》)的“胡笳”之声。这胡笳之声让岳飞听了,怒发冲冠,恨不得就有“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水调歌头·登黄鹤楼有感)的冲动。如此,南宋的马就如满弓的箭时时都在弦上。

这样就难怪南宋的诗人为什么总称马为“铁马”了。诗人陆游除了前面吟哦的“铁马冰河”,还有一首著名的诗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如此执著于铁马,在他,当然不是一时诗意的兴起,而是真正貂裘戎装生活的写实。身怀神州陆沉之恨,他深以故国偏安一隅,却屡屡屈膝求和为耻,念念不忘的是收复中原。他身体力行,在三十九岁和四十八岁时都曾亲临了抗金杀敌的前线。有一次夜里骑马过渭水,他感慨万千,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诗句。后来回忆当年的场景,他说:“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大散关前线的战争于他,是一种荣耀,也是他无法忘记的痛。

关于“铁马”,与他同朝代的诗人辛弃疾也有惊人之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是辛弃疾在离自己的生命消逝不到两年之前,在京口北固亭时的慨叹。曾几何时,他和陆游一样也以中原恢复为念,有着披金甲,骑战马,挥舞刀枪,气冲霄汉的戎马生涯——自少年即有抗金之举,但又总是每念成灰。这首词有他对前朝英雄的惺惺相惜,也有他往事不可追的怅惘……据史书记载,他和陆游是有过见面的,现在,我们当然无法想象两人当时见面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但两位诗人,两位大英雄的相见,如果一定要有戏剧性,我想应该就有类似于杨子荣在威虎山的那一段贯口——而最好是陆游先说:“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辛弃疾接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对答如流,声震长空,那是一种何等的豪迈与悲壮啊。

在冷兵器时代,马是战争的产物。谁拥有了马,谁就有了制胜的利器。《后汉书·马援传》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马,更多的象征着英勇、无畏,代表着忠诚。它不仅是战车,还是壮士,是英雄,是有温度的人。不然,英雄暮年的曹操就不会自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唐宋的马,那猎猎的长鬃如火焰般在面前掠过,上溯既有三国时的“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曹植《白马篇》),也有晋朝时“乘我大宛马……驰骋大漠中”(张华《壮丁篇》)的豪迈,跨越千年,往下更有近代诗人陈去病“唯有胥涛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的慨叹,有秋瑾“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的遗憾……马,活在诗词,活在线装书里,也在人们的心里昂首嘶鸣,所向披靡,奔跳着一种巨大的精神高度……只是夜晚,偶然读到元代诗人张可久的“西风驿马,落月书灯”(《普天乐·秋怀》),我心里才大大地一惊:那一匹匹嗒嗒的中国马,跑过了唐,跑过了宋,还跑出了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怎会有过如此的冷清?

作者简介

徐 迅,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散文》《中华散文》等报刊,多篇作品被各大选刊选载。著有散文集《半堵墙》《徐迅散文年编》(4卷)近20部。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