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杨啸:内蒙古儿童文学的领头雁
来源:文艺报 | 布仁巴雅尔 马宝山  2020年12月04日08:07

杨啸获得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9月16日晚,我们看了内蒙古电视台播报的“内蒙古老作家艺术家口述史记录工程”专题片《爱在内蒙古》。这一天介绍的,正是老作家杨啸。

杨啸先生从河北老家来到内蒙古,一直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用笔描绘一个个绚丽多姿的儿童世界,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欢乐……

杨啸是内蒙古文学界的老前辈,以儿童文学创作著称,成就斐然。我们读过他的许多小说、诗歌,也看过由其小说改编、他亲自担任编剧的电影《红雨》。可以说,杨啸的作品影响了几代读者。

杨啸一生淡泊名利,为了儿童的快乐,写了半个多世纪的儿童文学,以多产优质为人称道。他结集出版的《杨啸文集》共24卷800多万字。

杨啸于1936年农历十月初七,出生于河北省肃宁县一个叫西甘河的小村,在姥姥的村里读了三年小学。

肃宁县是革命老区,是冀中第一个解放的县。1947年,为打破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封锁,河北省军区后勤部在冀中办了一些工厂,其中有一个叫振兴卷烟厂。卷烟厂的领导叫韦镜明,是杨啸姥姥同村的人,共产党员。他非常喜欢聪明懂事的杨啸,就和杨啸母亲商量把他带到卷烟厂做工。这时杨啸只有11岁,在卷烟厂里算个“知识分子”。每到晚上,那些被杨啸称作大哥的工友们,便团团围坐在他身边,听他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代名著和一些流传的故事书。

如今,杨啸先生对当年给工友们讲故事的情形记忆犹新。他说:“只读了三年小学的人,书里的字,拦路虎不少。不过,把拦路虎跳过去,大家也能听懂。”

少年杨啸在给工友们讲故事的时候,也在自己心里悄然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大家欢欣鼓舞。卷烟厂领导决定送杨啸去学校读书,厂长韦镜明亲切地对他说:“新中国成立了,我们国家需要很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建设人才。你再念几年书,将来在国家建设中会发挥更大作用。”

1952年春,他考进保定银行学校。他除了学习专业课,还在一位姓吴的老师指导下,读孙犁描写白洋淀水乡和冀中平原生活的作品,以及其他作家的优秀作品。到了星期日,他就跑到书店看书,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整整看一天,连饭都忘了吃。杨啸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文学创作。可能是受乡村文化的影响,他对大鼓书、戏曲唱词写作很有兴趣。他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鼓词《王家庄签名大会》,发表在1955年2月28日的《河北青年报》上。

接着,杨啸以鼓词、诗歌、短篇小说一一敲开了《河北文艺》《俱乐部》《萌芽》等报刊的大门。同时也认识了《河北青年报》的编辑常庚西,认识了当时《河北日报》的记者浩然,并且与其保持了长达几十年的友谊。

崭露头角的青年作者杨啸,已经引起河北文学界的关注。1956年8月,他参加了河北省青年业余文学创作者会议。这使他更坚定了在文学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的信心。而且,在此前一年,杨啸已经入党,有着一个青年共产党员的使命感。

1957年秋天,杨啸从保定银行学校毕业,他希望能够到内蒙古工作。之所以如此,一是青年人有一腔爱国热情,要支援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二是他要用手中的笔去描写他向往已久的美丽草原。

到内蒙古后,他被分配在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从此,这位燕赵之子就像爱自己家乡一样热爱内蒙古,喜欢上鄂尔多斯。

1958年,党中央号召干部下放劳动锻炼。杨啸几次申请,获得批准,来到黄河岸边的一个叫杨同顺圪旦的小村。在这个农业高级社里,杨啸和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赶车、耕地、锄草、打场,样样活儿做得都让乡亲们翘指称赞。

杨啸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趴在油灯下写作。他写的小说、诗歌连续登在《鄂尔多斯报》《内蒙古日报》和《草原》《蜜蜂》等文学期刊上。短篇小说《大字报》和《姑娘和汽车司机》还被改编为广播剧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放。《大字报》入选《1958年全国短篇小说选》。杨啸成为草原上一颗文学新星,很快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1960年,杨啸因创作成绩突出,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文教群英会。

1960年9月,杨啸被选送到内蒙古大学文研班学习深造。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办的第一届文研班,选中了当时已经在全国都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中青年作家17人。杨啸是班里最年轻的作家,只有24岁。他们入学后一边学习,一边创作。杨啸前期的重要作品就是在文研班学习期间完成的。他随后出版了小说集《笛声》和《火苗》,大多作品以河北平原为背景,热情地描绘农村变革中的新事物与新人物。这些作品受到读者们的喜爱,很多文友为他高兴,认为他一定会创作出长篇巨著来。

内蒙古大学文研班,学制五年,每年半年学习,半年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杨啸深入生活时,总是回故乡,写家乡,写亲人,写河畔上的柳笛、晚霞里的笛声和黎明的紫云。

有一天,杨啸从故乡深入生活返回内蒙古,途径北京,去看老朋友浩然。一见面,他拿出厚厚的一沓稿子,说:“我写了一组儿童故事。”没有等浩然说什么,杨啸紧接着说:“我以后要专门搞儿童文学了,一心给孩子们写呀!”

杨啸的话,使浩然感到意外。这位正如日中天的青年作家,怎么要专门去搞儿童文学了?浩然沉思了一下说:“给孩子们写点东西,是可以而且应当的,我也在做这种尝试。但是,放下长篇小说不写,专门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则大可不必。”

杨啸说:“农村的孩子们太缺乏读物,他们没有书看,他们的精神在挨饿呀。农村孩子们太可爱了,他们的生活,应当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地反映……”

杨啸拍拍他写的那一沓稿子说:“儿童文学不受重视。这事,别人不爱干,我干!”

当时,浩然把杨啸的话看成是一时的感情冲动,没有太在意。

不是冲动,而是行动。杨啸毅然放弃了长篇小说创作,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为孩子们写作。很快,他的儿童系列短篇小说集《小山子的故事》出版。接着,又有《荷花满淀》问世。这两部小说集别开生面地反映了农村孩子们的天真烂漫的生活,真实塑造了一群活泼可爱、性格各异的农村孩子形象,在当时的儿童文学园地里绽放了绚烂的花朵。“小山子”这个艺术形象,曾经在孩子们中间风行一时。曾经有许多年,文艺界的朋友们对杨啸不直呼其名,而是亲昵地称他为“小山子”。

《小山子的故事》出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并获得第二届全国文艺评奖儿童文学创作奖。

“孩子们的精神在挨饿。”这是压在杨啸心上的一块巨石。在上世纪70年代,作家写作几乎没有什么稿费,还有一定的风险。可是,一心给孩子们写作的杨啸,冒着风险,创作了中篇小说《绿风》和《红雨》。

《红雨》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小说被导演崔嵬搬上银幕,接着又被翻译为英、法、德、日、朝等7种文字。法文译本1979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作家韩素音为译本写序言,将之热情推荐给法国的读者。

“别人不爱干,我干!”是杨啸坚定不移的诺言。

杨啸说:“我出生在河北,在家乡生活了20年,可是在内蒙古生活了60多年。内蒙古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内蒙古,爱草原,我的根深深扎在这里!”

杨啸曾经对好朋友浩然说过:“我有一个愿望,要用自己的笔,描绘内蒙古草原上如诗如画、别具一格的旖旎风光,记录草原上各族人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历史,为草原上的英雄豪杰铸碑塑像,为草原上那些勇敢的少年们树碑立传,让世世代代的草原孩子赞美他们、学习他们。”

在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内蒙古的一些进步青年,通过党组织开辟的秘密通道,一批又一批地奔赴延安,接受革命教育和战斗的洗礼,成长为革命战士。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老革命”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各级领导中的中坚力量。

杨啸的《鹰的传奇》讲述的正是这些内蒙古青少年成长的故事。全书近70万字,分为《觉醒的草原》《深情的山峦》和《愤怒的旋风》三部,全景式描写了莫日根、桑杰扎布等几个充满正义感的草原孩子,不甘忍受王公贵族的压迫,奋力反抗,奔赴延安学习,再返回家乡开展革命斗争,迎接民族解放的故事。这是作家杨啸具有时代性和史诗性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

为了创作这部巨著,杨啸付出了很多心血。他先是把这一题材写成儿童长篇叙事诗,以《草原上的鹰》为书名,1965年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1973年,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合订本,后又译为蒙古文出版。

关于《鹰的传奇》三部曲的创作过程,杨啸在出版后记里这样写道:“当我把长诗《草原上的鹰》写完之后,却觉得并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诗,受到的限制太多。诗,既难于展开过于曲折复杂的故事,又不能容纳众多的人物,对所要展开的历史画卷,只能勾勒出一个简略的轮廓。于是,我觉得很有必要用长篇小说的形式,才能完成这一题材的创作。”

虽然有了这样的想法,但是他却没有马上动笔。因为,他觉得“用小说来表现这一题材,似乎比用诗来表现,需要更多的生活积累。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认为写诗比写小说容易,更不意味着,写诗不需要丰富的生活,而是说,小说比诗展示的人物和事件更为复杂,因而也就要涉及更为广阔的生活面。于是,我进一步认真地积累生活,构思小说的人物和故事。”

直到1978年,他才正式着手《鹰的传奇》三部曲的创作。用了6年时间,才算把“三部曲”写完了。如果从着手写长诗第一卷算起,到写完小说“三部曲”,前后共用了25个年头。

“三部曲”里的故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小说里的莫日根、桑杰扎布、萨仁高娃等孩子们心中有着强烈的正义感,有着对家乡亲人的真诚之爱。这种爱与正义感,使得孩子们从心里蔑视邪恶,勇于反抗斗争。这就体现了蒙古族传统的文化理念。因为蒙古民族有着一种崇尚英雄的情结,而这种情结的根源是正义感、必胜的信念。在小说里,杨啸巧妙地运用蒙古族谚语,比如“只要行得正,牛车也能追上野兔”“米粒大的白色,能淹没山一样的黑色”等,生动准确地诠释蒙古人的正义、勇敢、坚韧、顽强的民族性格。

杨啸是个编故事的能手,其小说的故事传奇曲折、环环紧扣、自然天成,给读者以强烈的阅读兴趣。如今,我们打开《鹰的传奇》三部曲,重新阅读,依然心潮澎湃。

蒙古族作家阿云嘎在《一部时代的昂扬交响——读杨啸〈鹰的传奇〉三部曲》的长篇评论里写道:“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读者,我曾经很挑剔地观察‘三部曲’里面描写的习俗、细节以及人名、地名等等,最后我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杨啸先生的‘三部曲’无可挑剔。”

蒋风主编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对《鹰的传奇》三部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开启了中国儿童长篇系列小说的先河。

《鹰的传奇》三部曲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评论界的高度评价。第一部《觉醒的草原》1983年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随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首届“索龙嘎”儿童文学一等奖;1986年,第二部《深情的山峦》和第三部《愤怒的旋风》又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87年,整个“三部曲”再一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索龙嘎”儿童文学一等奖;1993年,“三部曲”又获得了“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整个“三部曲”全部译为蒙古文,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并绘成2000余幅连环画,在蒙古文儿童半月刊《花蕾》上连载了3年。

“别人不爱干,我干!”为了这个承诺,杨啸一直默默地拼搏着。

杨啸先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常委。1980年,他被选为内蒙古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并作为文联党组成员,参与文联的常务工作。他为了专心创作,几次给宣传部写信,恳求不再参与文联的常务工作。他的要求被批准了。因为他创作上的突出成就,他曾两次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颁发的“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艺术创作萨日纳奖”杰出贡献奖。

如今,杨啸先生已是84岁高龄了,常年住在医院。他的病房里,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先生依然在为孩子们坚持写作,为孩子们展现一个欢乐、智慧、充满哲理的“寓言世界”。

“别人不爱干,我干!”一个承诺,一生奉献,这就是作家杨啸、共产党员杨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