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村官形象的拓展与丰富 ——评豫剧现代戏《大石岩》
来源:文艺报 | 余国煌  2021年01月04日08:51
关键词:《大石岩》

近年来,围绕脱贫攻坚主题的戏剧创作成为热点,舞台上掀起了一股“村官热”,涌现出一批生动鲜活的村官形象,如《村官李天成》中带村民开厂创业致富的李天成、《重渡沟》中致力于打造乡村旅游的多才多艺的马海明、《马向阳下乡记》中一心要让大槐树下长出金子的马向阳、《李保国》中着力于科技扶贫的李保国等等。如何准确地塑造扶贫先进典型的人物形象,创造出鲜活饱满、个性鲜明、与众不同的那一个,成为了脱贫攻坚题材创作所面临的难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由河南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创作的《大石岩》因其立意和视角选择的独特,值得让人关注。该剧是由豫剧牛派名家金不换主演,以全国军队转业干部模范标兵徐光为原型,创造出了一个回老家大石岩村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军人村官形象徐刚。尽管目前该剧对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仍然没有跳出多数英模人物剧的窠臼,如表现主人公舍小家为大家的道德情操、不顾身体病痛而忘我工作等,但该剧对于脱贫攻坚题材和村官形象的拓展是值得肯定的。这不仅因为该剧没有完全扑在农村经济建设问题上,以此着眼去写脱贫攻坚,而是更多着力于村民思想建设上,扶贫先扶志,让村民团结一致开展农村脱贫工作,从而营造了蓬勃欢快、激情洋溢的舞台氛围;更重要的是,该剧以复转军人作为扶贫工作的先进典型,所塑造的军人风格的村官形象在目前的戏剧舞台上较为罕见,是对脱贫攻坚题材村官形象的拓展和丰富。

整体来看,豫剧《大石岩》有以下特点:刚健坚实,处处凸显军人风格和气质。戏剧艺术源于现实生活,豫剧《大石岩》的主人公徐刚是以复转军人徐光为人物原型。徐光16岁参军,在部队28年从普通战士晋升至师级干部,“离开部队后的徐光,无论走到哪里,都把部队优良作风带到哪里”,这是对转业后徐光工作的总体评价。该人物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军人风格和气质,《大石岩》的创作紧抓这点,实际就紧紧抓住了整个剧和人物的核心。

剧中,主人公徐刚的军人风格体现在舞台的各个方面,不仅是服装道具,如成为徐刚灵魂信仰支撑的、用高射机枪弹壳做成的拐杖等,而且也贯穿着戏剧情节的展开。比如村官上任,徐刚首先抓党建,学习“老三篇”,用扶贫的专业用语来说是“扶贫先扶志”,用军队专业用语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为部队建设的中心环节”。通过党建统一思想,团结和鼓舞村民,将平时散漫的村民组织成一支规整的“部队”。抓思想建设,发动村民改变乡村的意愿,这也是《大石岩》不同于其他同类作品的特点之一。再如,在第四场戏“雪夜访友”中,徐刚面对山路滑、寒风冷时,有一大段核心唱段:“军人的精神牺牲永不怕,军人的意志不怕泰山压。军人的传统初心摧不垮,军人的豪迈战场去拼杀……”这不仅体现了军人村官徐刚面对困难时坚硬的筋骨意志,也体现了他积极乐观向上的一面。因此,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如同一场奔赴胜利的大决战般轰轰烈烈地展开,舞台上洋溢着一种热情高昂的氛围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喜悦。

在脱贫攻坚的宣传中,时常能看到“高质量打好四场硬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类口号,而在豫剧《大石岩》中,徐刚因其军旅出身的背景,让我们在舞台上看到一个军队干部带领乡亲们把脱贫致富当成战役打响。这一设计无疑充满了戏剧性和趣味性,是该剧主创们设计剧情时的讨巧之处,也成为了该剧有别于其他作品的一抹亮色。

豫剧《大石岩》除了扑面而来的军人风格之外,它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以点带面,强调了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党员和党性的强调,也是现实人物徐光本人的精神特质,回到大石岩村后,徐光经常反复教育党员,“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而在舞台上,这一特点主要通过对“七老团”和山头插党旗的情节描写和刻画来体现。所谓“七老团”,顾名思义就是由村里的老党员、老家长、老模范、老军人、老骨干、老教师组成一支队伍。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七老团”是对现实的反映,原本是农村建设在“缺人”情况下开展农村工作的一种无奈之举,充满凄凉的味道,然而该剧却用一种喜剧化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得“七老团”充满趣味和人情味。剧中,村里的老人们被徐刚的一言一行感染,提议成立“七老团”去“捧捧咱的领头雁,把他的挑子来分担”,协助徐刚开展工作,主动承担协调邻里、政策宣传甚至是保卫的工作。这也体现了主人公徐刚作为一名党员,坚守初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感染力,体现了老百姓对于为民办实事的共产党领导干部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接下来一场山上插党旗的戏,也是对这一党群鱼水关系的印证和体现,充满着温情和象征意味。最后,在2020年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大石岩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享受着新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欢乐。在红旗下,徐刚唱出了“是党员就应该听从党指引,是党员就应该把誓言焊在心……”在铿锵有力的表白和宣誓中,将全剧推向了高潮。

总体而言,豫剧《大石岩》的创作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成功塑造了一位军人风格的村官形象。但该剧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剧本的文学性不足,故事主要矛盾略显单薄。期待豫剧《大石岩》经过不断加工打磨,成为戏剧舞台上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