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我经验的迷恋与挣脱——略论“90后”文学的“经验化”写作
文学叙事规律是年长且阅历丰富者优先,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由长及幼的讲述次序。以外国作家群体为样本的调研结果显示,作家创作最佳年龄在31—40岁之间,为了迎来创作黄金时代一般需要十年左右的准备期[1],即一般要经过十年左右的积累,在40岁左右才会长成一个成熟而令人信服的叙述者。中国作家的成长状态也大抵如此,不到一定的成熟年龄且没有丰富成长经历的作家很难立足文坛。“90后”文学显然不符合以往文学史经验,低龄化创作是其重要特征,他们中很多人是少年作家,还未步入社会就已经出版了长篇,在二十几岁就出版几本文集者也并不鲜见。而且他们毫不避讳年龄和有限的人生经历,常常是以稚气未脱的人生经验为创作素材,提倡“我手写我口”的自我表现式写作。在文学创作中他们没有年龄优势,却偏偏选择了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经验化写作”,把劣势当强项的这种做法看起来非常有趣,除去商业化包装因素,创作主体的选择也值得深思。从某种程度上讲,创作者如何认知和处理代群经验,已经成为“90后”文学能否摆脱狭小创作格局、获得持久文学生命力的关键因素。
一、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小微叙事
“90后”“经验化写作”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自己真实经历为原型的自叙传性质的写作,如张悉妮以自身失聪经历书写了与命运抗争的阳光少女成长记(《假如我是海伦》),患有绝症的少年子尤讲述自己热爱文学并与时间赛跑的励志故事(《谁的青春有我狂》),郑在欢通过回溯自己童年经历再现1990年代以后中国乡村的因袭和剧变(《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云鲸航以自己在海峡两岸求学工作的经历勾勒出一个新时代男孩的素朴人生理想(《人生海海,素履之往》)。创作者敞开心扉讲述个人生活和精神成长史,拨开现实生活表层进入深邃的内心宇宙,描述出独属一己的隐秘心理和青春滋味。另外一类未必是他们的真实经历但却在情感经验范畴内的虚构类写作。这部分作品比较庞杂,有青少年的春心萌动和焦灼迷惘(陈曦《夜深沉》),也有青春期的男欢女爱和情感背叛(张皓宸《无醉不欢》),既描摹了单纯唯美的校园生活(张牧笛《青空》),也展示过大都市熙熙攘攘的名利追逐和人性扭曲(李唐《变》)。作品看似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但实际也都是透过“90后”眼睛看到的世界,闪现着“90后”共同经历的消费主义和新媒体浪潮的浮光掠影,往往以当下小确幸或者小确丧的情感书写抵御生命无常和残酷现实,在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方面难与经典现实主义文学相媲美。
小微叙事是这些作品的共同选择,与新文学传统中启蒙文学、革命历史文学等宏大叙事相比,它篇幅短小且结构精致,诗歌、絮语、散文诗、微小说等构成其体裁主体。与宏大叙事经常采用的全知全能视角相区别,创作者更擅长以个人化有限视角关照世界。在创作中他们尽情展示个性风采和个人价值选择,宣称他们只是“自己的代言人”[2],无意代表时代和群体,更无意参与公共领域宏大主题探讨。作品不着眼于革命战争与思想解放等宏大主题,而是沿着心灵情感通道向自我人生经验开掘,不再把集体本位奉为行为圭臬,而是崇尚个性和多元化。与父辈们的理想主义价值目标相比,他们更加关注自身需求的满足。因而这些带有明显代群特征的小微叙事,清晰勾勒出1990年代以来青年价值观由宏大、单一、理想主义向个体化、多元化、世俗化的演变轨迹。[3]
二、 经验自信与自我表现文学观
选择“经验化写作”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90后”创作者虽然在文学叙述中没有年龄优势,但他们对代群经验的独特性却高度自信。新世纪以后,整个社会大环境给了“90后”更多自由选择,与以往相比他们是更加自信的一代。他们“更早追星、更早恋爱、更早希望成名、更自我、更习惯放纵、更崇尚个性、更自信也更加叛逆”[4] ,这种明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崇拜激活了代群经验书写。《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清晰地呈现出“90后”创作者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成长在物质富足、备受关爱,就像暖房一样的生活环境中,“90后”自认为视野开阔、心智早熟、思维独特、个性张扬,并大声告诉世界:“我们不是脆弱的一代,更不会垮掉。年少就是资本,它将成为我们未来的骄傲。我们要为自己铺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因为‘我们’已经降临。”[5]这种自恃年少的自信勇敢、青春飞扬的精神风貌带有典型“90后”面相特征。
如果说在“80后”作品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各种压抑带来的青春灼伤和叛逆,那么在“90后”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幸福流淌。社会、家庭、校园联袂搭建的成长之梯,引导他们走向自由寻梦、放飞自我的青春王国,也奠定了他们艺术表达中自信幸福的情绪基调。《假如我是海伦》《谁的青春有我狂》《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不必说,即使是《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中那个经历苦难的乡村少年,也是用喜剧方式写下难过的故事,并“尽可能从无常的生命当中去发掘永恒的幸福和美好”[6]。因而“90后”经验世界没有绝对的错误和不可战胜的困难,他们的精神姿态是温柔以待和继续成长,这直接影响了其文学结构特征:不刻意渲染悲伤或者叛逆的青春情绪,也不制造紧张的矛盾冲突形成叙事张力,更无意书写代际隔阂并指向社会文化对抗。他们理想的审美预期是抵达心灵彼岸并触摸丰富多样的人性。如郑在欢表示:“我不喜欢把故事讲得像是社会调查,也不想过多地阐释时代带给人的副作用,时代与命运,都藏在故事里,人逃不过环境的局限,却能活出千奇百怪的样子,这就是写作让我着迷的地方。” [7]陈曦说:“我渴望在虚构里探索现实的维度,要尽己所能地以文字抚摸人性的温存。”[8]这些观点透露出了“90后”部分群体的文学理想,他们渴望以独特的代群经验建构充满温情特征、面向人性维度的轻松文学样式。
“经验化写作”方式还与“90后”文学观念转变有关。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创作者,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由表达,因而在他们看来写作就像上网、玩游戏等其他爱好一样,是释放自我并与世界对话交流的方式。不带有任何包袱地展示自我、娱己又娱人是他们走近文学的初心。如张悉妮说:“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呵呵,写作,原来就这么简单。”[9]李唐也流露过这种文学观念:“写作是一件很称心的事才对,不要想得太复杂,不要想去承担什么。只要写出的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就可以了。”[10]张皓宸在出版《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时这样解释他的创作:“这本书就像酒店门口的伞,遇见下雨天,告诉你别淋着……在你落单时、暗恋时、失恋时、试图放弃时能成为一个隔空的拥抱,给你些许无声的安慰……”[11]当他们以这种心态进行创作时,一如整个社会流行的“轻食”“轻体”“轻居”“轻心”等“轻生活”概念一样,它为传统文学神圣使命感和社会功能做了减法,使其简化到仅仅是自我表现的简单境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90后”的自我表现文学观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卸去文学的沉重负担以后如何加强文学与世界的广泛精神联系,使其超越简单个体交流的界定进入到更富有普遍意义、更具有审美本质内涵的建构中来,仍然是“90后”创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当务之急是要反思和纠偏这种内卷化文学观。
三、打开经验化写作之门的多种可能性
自我经验是“90后”创作者的重要题材资源,因为代表社会时尚风向标而占有审美话语前沿位置,在研究界获得了初步的美学界定。如他们关注自身物质需求的满足胜于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对个性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远超其父辈,网络思维和表达方式已经深深嵌入他们的精神世界,等等。[12]如果“90后”创作者过度骄傲青春资本并将自我经验本质化,甚至通过不断强化这种刻板代群印象以达成与商业利益的共谋,那么“90后”文学将失去对代群的自我反省和批判能力,也终将沦为代际文学标签和商业逻辑的泡沫,被更有青春资本和年龄优势的“00后”文学所淘汰。即经验化写作既是低龄化创作群体的出路,也可能成为他们继续成长的陷阱,关键是他们如何反思和艺术性处理代群经验。
从“90后”创作者自述中可见,他们极度推崇真实性的自我表现,然而却忽略对经验的审美个性提炼。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商业化、一体化发展潮流已经抹平了经验世界的差异性,人们在格式化生活中经历着几乎相似的物质处境和精神困惑,个性经验感受已经泯灭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洪流中。因而“90后”所谓“自我表现”带有很强的虚幻性,它其实是代群整体共享的工业化时代经验,是消失了个人性的高度同质化的代群整体经验。这从“90后”创作的固化情感叙事模式和高频使用意象就可见一斑,校园的青涩爱情、小时代里的男欢女悦或者有情人不能白头偕老的人生缺憾,成为他们创作的基本情感主题。作品中高频出现的意象是手机、网络、微博、短信、漫画、酒吧、演唱会、耳机、墨镜、飞机、旅行等,流露出互联网时代人的虚拟化处境和由此带来的孤独情感特征。这些都是代群整体经验范畴的情感物象审美,缺乏突破经验边界的多样化尝试和差异性探索,在雷同的书写中我们感受到他们是特定时代审美代言人,却无法说出具体作家的名字和他们的独特风格。作家的同名化是“90后”作者过度迷恋自我经验(实则为代群经验)所必然付出的代价。
在大多数“90后”作家聚焦充满时代感的物化环境、网络精神人格以及青春无敌等主题时,有些创作者另辟蹊径开垦出别样的艺术园地,为“90后”文学探索多种可能性提供了有益启示。如郑在欢的《驻马店伤心故事集》,通过一个苦难儿童的精神成长史打开了奇特陌生又充满艺术震撼力的中国乡村角落,触及永恒的人性拷问和严肃国民性话题:《八摊》形象地展示了农耕文明遗留的“拾粪”习俗,其中凝结的劳动智慧和狡黠让人忍俊不禁又笑中带泪;《奶奶》生动刻画了中国传统女性自我牺牲的苦难精神;终生未嫁不允许男人碰她的圣女菊花(《圣女菊花》),性情暴烈且以极端方式放纵自我追求的继母(《暴烈之花》),痴迷于替人规划人生却惨败在不争气的子女身上的外公(《人生规划师》)……中国农村这些千奇百怪的人物对寻常人生经验来讲都具有强烈的陌生化效果,它来自创作者突破狭小代际经验在隔代交流和文化传承中的大胆开拓。再如陈曦的《醉扶风》《夜深沉》等作品,把中国传统戏曲、诗词等古典文化元素融入生动的故事情节之中,与作品表达的传统价值观念水乳交融,极大地开阔了小说的文化视野和历史维度。如此看来,“90后”的代群经验不应该是一个密闭的容器,而应该是一条流淌的河,它在接续传承和奔腾不息中创造出千姿百态的文学风景。而这首先是要跨越代际鸿沟,汲取不同代际的精神滋养和文化精华,在工业时代格式化生活中发掘个性化审美经验,在网络和新媒体组织起来的互联互通世界中探索个体精神深度,构建起多代群共存、多声部和鸣、多维立体的丰富艺术世界。我们相信这种愿景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因为在注定艰辛而又令人神往的文学创作道路上,“90后”才刚刚出发。
参考文献:
[1]宋耀良:《文学创作的最佳年龄》,《人才》1982年第11期。
[2]原筱菲:《90后,一块“愚人”的招牌》,《指尖的森林掌心的海》,甘肃文化出版社,2011年,第132页。
[3]吴鲁平:《青年研究的理论范式转型及其学科意义》,《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4)》,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52页。
[4]原筱菲:《90后,一块“愚人”的招牌》,第131—132页。
[5]原筱菲:《90后,一块“愚人”的招牌》,第132—133页。
[6]郑在欢:《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第274页。
[7]郑在欢:《驻马店伤心故事集》,第272页。
[8]陈曦:《探寻现实的维度与人性的温存》,《少年文艺》2020年5月增刊。
[9]张悉妮:《写作,就这么简单》,《假如我是海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10]李唐:《我的写作》,《逆风行走的人》,甘肃文化出版社,2011年,第60页。
[11]张浩宸:《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引言。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2]陶东风:《论当代中国的审美代沟及其形成原因》,《文学评论》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