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少年心事当拿云
说句实话,尽管我平日里因为各种原因——如参加研讨会、写书评什么的,会阅览很多书,但能吸引我一口气读下去而且希望很快读完的书真还不多。但是,眼前这一部赵华写的小说《贺兰山下》(希望出版社),我却是在电脑上一口气读完的。
小说的背景设置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西北乡镇,讲述了一位名叫杨华的乡村少年在小城市的重点中学的3年初中生活和学习经历。杨华出生在农场,父母兄弟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好不容易家里出了一位考上重点中学而且有望以后能考上大学的读书人,父母的欢欣与期待自然高过蓝天。但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城里读书的儿子却会落入如此不堪的境地:他因贫穷被富二代暴打、抢劫与欺凌,他因饥饿而偷食同学吃剩的面包,他的几位好友因不堪忍受校园霸凌而退学、转学,他只能忍气吞声深埋心中的痛苦。他因生性内向不善表达而孤立无助,他甚至差点因煤气中毒而丧生……这是一部如此抓人的小说,让人急欲看到主人公最后的“命运”。但杨华又是幸运的,除了父母默默无语无私的爱,还有曾是抗战老兵的房主江爷爷的关心激励,英语老师的鼓励,同桌贺晓霞的友谊与青涩青春……因而故事情节发展的结局是美好的。
《贺兰山下》的现实主义是一种朴素而日常的生活书写,行文自然平实,没有当下校园流行小说的热闹、惊悚场景,只是如同面对老友般的娓娓道来,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自我宽慰,但却有一种力透纸背的艺术穿透力与让人急欲看到主人公最后“命运”的吸引力,这就是作家的艺术功力。
加强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创作,要求作家沉下心来,深入生活现场。儿童文学不只是对儿童生存的言说,而且更应是对儿童精神成长的具有“生命精神化”意义的价值追问。我之所以看好赵华的这部新作,是因他写出了少年成长中的一种生命之思、之诗,思即意味、即深度,诗即审美、即理想、即精神飞扬。所以我说《贺兰山下》是一部直面现实砥砺意志、使少年生命在超越中臻于精神升华的优秀成长小说。
艺术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作品要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也就是作家的创作一定要“有我”。《贺兰山下》之所以感染人、打动人,最重要的艺术章法就是书中有其人,也即小说中有作者的真生活、真感情、真思悟、真哭笑。因而我相信,这部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作家“夫子自道”的自叙传色彩。像这样深接地气、连通底层老百姓的日常烟火气与精神挣扎的作品,不是坐在大楼里喝着咖啡、吃着外卖、百度搜索靠灵感就能写出来的。
最后,我想说说这部作品的地域风情意识。作者努力地把横亘在西北戈壁上的贺兰山进行了诗意描摹,将它的金戈铁马的历史和贺兰山下的乡土地产、小县城风貌以至饺子饮食等,都写得生趣传神,仿佛我们也一起进入了贺兰山下。
总之,这是一部十分难得的西北风情校园小说、励志争气的成长小说。我确信将赵华的这部新著《贺兰山下》推荐给广大的少年儿童阅读群体,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