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谈谈童诗的语言节奏
来源:文艺报 | 刘璟  2021年02月05日08:32

近些年,统编版教材中选入大量优秀的童诗,低段教材中童诗的数量占课文总数46%,比例接近一半,可见童诗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孩子对于童诗的喜爱似乎源自于一种天然的属性,除了内容与生活贴近以外,他们更热衷于那些读起来有节奏、富于韵律感的诗歌。追溯到他们还只是个听众的时候,妈妈唱的摇篮曲,奶奶哼唱的民间歌谣,都是他们语言发展的启蒙。这些有节奏的语言,给了他们安全感,也给了他们生活的诗意。

我国古典诗歌一直注重语言运用的对仗和韵律,其中那些用词浅显清新的诗歌,一直为儿童喜爱和传诵。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朗读这样的诗,是要不知不觉唱出来的,并且手舞足蹈才过瘾。在这重复的节奏里,孩子们自己仿佛变成了一条条的小鱼儿,在荷叶间穿梭而过,快活至极。有节奏的语言赋予了诗句生命的活力,不需要老师逐字逐句的讲解,这首2000多年前的诗歌,现在的孩子们理解起来毫无难度,他们通过身体的律动和诗句本身的节奏,完美地诠释了诗歌的内容。再比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诗句按照自然数列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节奏,轻松活泼又朗朗上口。近现代儿童诗的语言节奏也延续了古典诗歌的韵律之美,主要体现在押韵、反复、叠词等手法的使用上。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说话》这首诗以摹声、回环的方式创造了音乐韵律的境界,再加上叠词的使用,孩子们读起来像唱歌,特别欢快,又像模仿动物说话,特别有亲切感。教师可以负责朗读前半句:“小溪流说话”,孩子们就会不自觉地开始了模仿:“哗哗,哗哗”。老师继续朗读:“小雨点说话”,孩子们轻声读:“沙沙,沙沙”。就这样,在节奏、呼吸,甚至音量、语气中,孩子们与诗歌融为一体,甚至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模仿、创作的环节。而这恰恰是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

如果说《说话》的句式整齐,节奏感强烈,那么《雪地里的小画家》就显得句式长短不一了。那它是不是就没有节奏了呢?仔细研读,它依然遵循了韵文的规律。首先,“啦,家,画,花,牙”押的是“a”的韵;再看“小鸡画……小鸭画……小狗画……小马画……”就像小孩在反复练习说话一样,充满童趣和节奏感。“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看似是一句简单的陈述,但是如果换成“不用笔不用颜料”是不是完全没有感觉了?因为它也在遵循七言古诗里的“四三分”的断句规律。

《四季》同样是一首充满韵味的儿童诗。变化的是一年四季,不变的是行文的结构。“草叶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都是整齐划一的词语排序,到了冬天突然变成“雪人大肚子一挺”这种不变中的变化,亦是一种节奏,因为孩子们对于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的向往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诗人到这里故意打乱了原本的节奏,反而使诗歌在高潮部分迎来结束,余韵悠长。

借助语言的节奏来传达主题内涵,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儿童诗歌继承借鉴古典诗歌所形成的一种艺术传统。但是,受改革开放艺术嬗变的影响,儿童诗的音韵格律在慢慢淡化。我想,这是童诗创作者需要警惕的。节奏也是感情的表现,它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轻松喜悦的情绪表现为明快的节奏,慷慨激昂的情绪表现为急促有力的节奏,而悲哀伤怀的情绪又表现为舒缓低沉的节奏。《一株紫丁香》的句子舒缓而深情,《花牛歌》的句子简短而诗意,朗读《听听,秋的声音》,你会在错落有致的节奏中获得一种对秋天的发现和欣赏。教材中还出现了问答歌《比尾巴》,孩子们会自主地和同桌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对读,或者根据上文继续提出问题,自编自答。你会发现这样的行文规律或者说节奏,已经被他们在朗读中发现,并充分利用这样的节奏来学习、创作诗歌。

孩子们对童诗中的声音和节奏的敏感度远远超过大人,随着他们慢慢长大,这些节奏会自然而然地内化为他们理解生活、表达自我的一种基础节奏。我想,这才是我们去研究童诗语言节奏的真正原因,探寻语言的外壳,在节奏、呼吸、平衡与乐感中寻找与儿童身心共振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