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国家大剧院举办艺术论坛,专家探讨: 从剧场到荧屏,舞蹈艺术的新融合
来源:文艺报 | 路斐斐  2021年02月22日08:24

新年伊始,随着剧场演出再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电视综艺节目借助新媒体平台,对剧场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对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关系的维系、重建所起的重要作用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日前,一场以舞蹈艺术与电视节目的融合为主要议题,探究舞蹈艺术新发展的交流对谈活动在国家大剧院举办。活动邀请了舞蹈家沈伟、谭元元、黎星、华宵一、李昂,电视综艺节目《舞蹈风暴》制片人洪啸、文化学者杨好,主持人、学者张昊等业内外嘉宾,就舞蹈作为一门肢体艺术,如何突破舞种与文化界限,实现高雅艺术与大众传播的融合,以及剧场艺术与电视节目如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深度交流。

与会嘉宾认为,舞蹈从诞生之初的“自娱”到走上剧场舞台的“娱人”,特别是自20世纪中叶“舞蹈剧场”概念形成以来,至今大部分舞蹈创作或表演都是以剧场视角为出发来完成的,在剧场欣赏舞蹈已成为大众认可的欣赏舞蹈艺术的最佳场所。而近年来,以《舞蹈风暴》为代表的一系列电视舞蹈综艺节目的兴起,借助新颖的节目框架设计与高科技视听技术手段,为新时代舞蹈艺术的展示和推广带来了更多可能。

以2020年末圆满收官的《舞蹈风暴2》为例,节目之所以能获得良好口碑和较大社会影响,“关键在于能从电视呈现的特点出发,结合舞蹈艺术特色,于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和制作理念方面等进行了创新。”《舞蹈风暴》中汇聚了国内外众多优秀青年舞者,集现代舞、古典舞、芭蕾舞、街舞等各舞种于一堂,并辅之以“风暴时刻”等高科技视觉捕捉与呈现技术,使“小众”的高雅艺术与大众审美之间,以及大众对舞蹈身体美学的认知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关系。

在节目制片人洪啸看来,电视综艺节目可以引导大众感知审美的多样性,提升大众对美的分辨层次。《舞蹈风暴》的设计初衷即是让舞蹈艺术突破边界拥抱大众。当然,作为一种“现场的艺术”,镜头不可能囊括演出现场的全部视角,但通过镜头却可以对现场的细节进行截取放大,对艺术作品的精华进行浓缩展现。正如“风暴时刻”将舞蹈中极具魅力、代表性的表达提炼并呈现出来一样,它能帮助更多人感知并走近舞蹈,这是电视节目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

“它让我们好像一夜之间认识了很多不同风格、种类的舞蹈作品和青年艺术家。” 张昊谈到,无论是舞者、编导还是喜爱舞蹈的年轻人,都应感谢电视舞蹈节目新样态的诞生。电视节目近距离、全方位展现了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带来的视觉冲击与剧场是大不一样的。“这对所有舞者来说都是一个考验。”谭元元表示,“我们既要考虑舞蹈本身行云流水的过程,也要考虑‘风暴时刻’的编排,通过技术捕捉与回看以及评委有针对性的点评,舞者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收获与提升。” 在杨好看来,电视的观看提供了360度环绕的可能,并且能把舞者的身体语言放大到极致,相对于剧场里充满仪式感的观看,这种观看经验也拉近了“舞台”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舞蹈是一门不断发展的有生命力的艺术。而对‘完美’的追求正是一个舞蹈家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和教育想要到抵达的艺术境界。”沈伟表示,一个优秀的舞者除了学习所擅长舞种里前人留下的智慧外,还需不断认识和学习当代的其他文化与知识,以更好地完善自己、表达自我。对于电视舞蹈节目的兴起,一方面要认识到舞台的独特价值空间,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的“舞台”与新的艺术传播形式又将更好地激发舞蹈表现的活力并增强文化交融所带来的艺术创作的当代性。电视舞蹈比赛将不同舞种放在一起进行评判,对传统的评审标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什么是好的作品,我们既要看舞者在不同舞种特质的舞蹈动作的技术技巧上所能达到的完美程度,以及舞者在表现力、感染力上达到的高度,还需要评委能从艺术创作、艺术结果的层面,对作品中表现出的具有共性的艺术价值进行评判,对一个作品的思想性、创新性,以及它跟其他艺术,如音乐、舞台视觉效果等方面融合的整体性、综合性等进行评价,看是否有新的突破与贡献。

在李昂看来,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在比赛中近距离接触不同的舞种,会发现它们各自独具的魅力。对于他来说,参加这个节目最大的收获就是融合,融合本身就是一种挑战,通过融合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新鲜感受,使街舞有机会跟现代舞、芭蕾等舞种合作,通过交流使街舞不再局限于以前的表现手法,实现了对舞种自身的丰富,并激发、开拓出了更多可能。“这不光对于街舞,对整个舞蹈界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