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舞蹈剧场《俑Ⅲ》首演,创新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与灵思
舞蹈剧场《俑Ⅲ》演出照。制图:李洁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凝眄娇不移,往往度繁节。”“鹅黄剪出小花钿,缀上芳枝色转鲜。”诗词中美轮美奂的场景,如今重现在舞台。刚刚过去的周末,舞蹈剧场《俑Ⅲ》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上演,灵感来自汉唐舞俑。以古画意象为主体的《俑Ⅲ》各段落独立成章,由《簪花》《唐乐宫图》《胡服美人图》《蹲蹲舞我》《塞外》《穿深衣的贵族》《小踏歌》《行吟图》八支舞蹈组成。
《俑Ⅲ》是青年编导田湉“俑”系列的第三号作品,它延续了中国古代舞俑的意象主题,同样是对历史中身体姿态的重访;与此同时,较之前两部作品,《俑Ⅲ》的身体更当下、未来,也更具想象力。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教授认为,“以‘俑’为题,创作者不断以身体语言和现代舞台手段探寻文化的历史记忆与当代表达,使其作品在形式之中并在形式之上获得更大的意味。”同时,她也提醒青年编导更应注重“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的诗外功夫。
作品“活”在当下,正因其扎根传统文化的土壤
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或许是最为大众熟知的古画之一,近日河南卫视春晚上的爆款舞蹈《唐宫夜宴》惊艳了观众,其开场背景图就是这幅传世名作。《俑Ⅲ》里的舞蹈《簪花》灵感也来源于此,但创作者进行了更具当代感的重塑,通过舞台空间的调度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凝固在画卷中的花卉与仕女鲜活起来。出人意料的是,舞蹈后半段的快板配乐采用了钢琴曲,让弥漫在剧场空间内的古韵古意与当下时空紧密勾连,碰撞出时空交错感。
《俑Ⅲ》中不仅创新再现了《簪花仕女图》的场景,还有南宋梁楷《李白行吟图》的影子。“我希望观众走进剧场观赏《俑》的舞蹈,就好像在游历博物馆、美术馆,能够看到带有美学态度的绘画作品,感受到古代文明一页页在眼前展开的震撼。”田湉告诉记者,《俑》系列的雏形是2016年在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 “snowy summer”舞蹈节编创的作品。《俑I》的灵感来源于博物馆馆藏的汉代舞俑,以简约的灯光舞美分割方型舞台,八位舞者化身玻璃罩中的文物,在击鼓声中“活”了起来。在此基础上,40分钟的《俑II》深入探索了汉舞的当代表达,而《俑Ⅲ》则以更未来的形式呈现了唐代仕女形象的多样性。
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纪录片和综艺节目频频“出圈”,今年综艺晚会上的舞蹈《唐宫夜宴》又掀起了新风潮。《俑II》在上海演出时,曾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穿着汉服走进剧院;《俑Ⅲ》的创作中,得到了网红团队自得琴社的支持。“《俑》始终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包裹着。”田湉认为,该作品能“活”在当下,正因为它扎根传统文化的土壤,汲取了丰沃的养分。《俑》所追寻探索呈现的历史感、文化感以及美学价值,是中华文化历史中一脉相承的美与灵思。
“做旧”与“时尚”两极相通,在观众心里架起文化互通的桥梁
电视荧屏中,《唐宫夜宴》运用5G+AR技术将多件国宝级文物与舞蹈相结合,呈现出颠覆性的时空观,突破传统舞蹈语言的新形式顺势而生。剧场舞台上,数字技术的创新性发展也越来越广泛。2018年,田湉创作《俑II》时,正逢多媒体技术介入舞台的潮流。“如果把多媒体投影放入《俑》中,这部作品能否保持舞蹈语言的纯粹性?这个问题一直拷问着我的创作初心。”在大胆探索中,她甚至尝试了影视化的动作捕捉技术,同时紧守艺术底线,“技术绝不能干扰到审美标准”。
田湉在着力复活古朴的舞俑形态的同时,尝试对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创新,那么复原和创新的边界在哪里?“纯粹的装束复原可能更适合模特走秀,未必适合跳舞。”田湉告诉记者,她的作品首先从历史中找到形象依据,用简约捕捉到古代美学的核心。在汉舞风格的《俑I》《俑II》中,服装主体选用修长的筒裙筒袖,点缀了现代感的小高领设计;《俑Ⅲ》则更注重细节、强调局部,比如《唐乐宫图》就参考了唐代锦鞋的式样,鞋头高翘翻卷,形似卷云。过去与当下,在剧场时空中找到了耦合点。在田湉看来,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丰满的人物形象,美学风格既古典又具有现代性。因此,她在《行吟图》的服装设计中采用了大量几何图形,与奔放舞姿形成强烈对比,“规整的躯壳里,装着放浪不羁的灵魂,这不就是古人对于形与神的理解吗?”
在作品的整体形式上,《俑Ⅲ》则体现出创作者对未来的野心,以光影的前卫实验构筑了全新的舞台空间。《簪花》中的道具花用PVC(聚氯乙烯)制作,材料中添加了荧光粉,而花蕊处装置了灯珠,通过光线的反射映照打造“赛博朋克”的科技感。田湉认为,“做旧”与“时尚”两极相通:“一边能够让大家感受到历史感和过去原本的东西;另外一边是做当下、当代、未来和自己。”在奔向未来的过程中,让观众回望历史,在国人心中架起了文化互通的桥梁。或许,这就是《俑》蕴含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