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大人曾经都是孩子
《中国轨道号》是歌颂中国航天发展的献礼之作。2020年,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正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折射了那个年代的航天人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开拓航天事业,既是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精彩描摹,也是对中国航天精神的完美诠释。
本书作者吴岩具有科幻学者和科幻作家的双重身份,更擅长观察和研究科幻文体的革新。他在这部作品中大胆尝试一种新写法——用科幻小说描写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为此他进行了长达30年的准备工作。因此,这部带有浓郁历史感的科幻小说不仅会成为我国原创科幻里程碑式的作品,还会向世界展现“东方科幻”的魅力。
——编者按
法国著名作家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的代表作《小王子》中有一句名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所有的大人曾经都是孩子,只是很少人还记得这一点”。看完《中国轨道号》这本非常奇特的少儿科幻小说后,我确信这本书的作者吴岩就是那很少很少的大人中的一个。
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甚至60年代初的人,特别是在北京长大的孩子,都不应该错过这本一定会令你感到惊艳的小说,尽管我相信作者写这本书更大的用意,一定是为了培养和激励仍在充满幻想的祖国少年,以及教育他们的爸爸妈妈。但是,作为50年代出生、在北京长大的我,我敢说这是我看到的,最能引起我回忆和共鸣的作品。那些孩子的语言,天真的思想,就是我们当时生活的再现。而那种想要投身建设美好国家、投身探索宇宙奥秘伟大事业的渴望,恰恰是我们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大都具有的前进动力。
要做到永葆童年的初心,观察事物时用孩子的视角,以及叙事时始终用童真的语言,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儿。但是所有这些,《中国轨道号》的作者吴岩都做到了。
《中国轨道号》构思十分奇特。作者在21世纪的今天,倒回到上世纪70年代初,以一个孩子在部队大院里的故事,从那个起点去写科幻,也就是在那个时间点上写还没有实现的科学成果,就像是英文时态中的过去将来时。乍一想好像比较容易,把近几年刚刚实现的科学成果写进去不就行了吗?在那时这些成果不就成了科幻了吗?但是《中国轨道号》不同,那里的科幻就真的是当时的一些梦想,有些梦想甚至我们现在也还没有实现。可见作者是用了心的,并不是简单地照搬了几样成果过去,而是基于当时的科技知识延伸出来的科学设想。很多设想虽然现在也还没有实现,但对当时的科学认识水平,和那些令人难忘和感动的角色的科学幻想的能力也是合理的。有些地方作者的设计非常惊险,几乎就要穿帮了,那就是关于火星的知识,应该说1972年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非常浅薄,刚刚有飞越探测和了解到火星上有很大的沙尘暴,但并没有更多的表面地貌的知识,因为NASA第一个着陆器“海盗号”的着陆是在1976年。在那之前,人类对火星知之甚少,甚至表面有没有智慧生物还处在争论之中呢。然而,作者处理得很巧妙,基本符合了当时的科学认知和设想。而关于生物计算机和脑科学,显然有些超前,但是这也符合科学幻想的范畴,因为直到现在,人类也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在1972年去设想这些当然也就无可厚非了。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也不是作者想要表述的重点。作者的重点在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对科学的兴趣和童心是如何培养和发展的,家长是不是应该只把他们束缚在繁重的家庭作业上面,还是应该鼓励他们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想象力和正派地做人。
这部小说我是在一个周末一口气读完的,看到那个科学怪人老汪被陷害直到去世甚至有点热泪盈眶了。从直觉上我真希望读者不仅仅是孩子们,更应该是大人们。看完小说,如果大人们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只是现在忘记了,那么你们是不是在面对你们的孩子时,不会再做些什么蠢事去泯灭他们的童心呢?如果你们能获得这些感悟,并付诸实践,我想作者的用意就达到了。
(作者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
- 《少年原野科幻探险系列》:邻家少年与神奇叔叔的真实科幻冒险[2021-11-30]
- “你眼里的浩瀚星辰就是我们的”[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