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是对现实神秘感的理性宣泄
人有许多的精神需要,如安全感,自由感,自尊感,归属感,这些需要都需要满足,如果不能满足,就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但紧张永远不会彻底消除,所以,人就一直有动力去寻求满足。神秘感也是人类最原始的精神需求,它同样需要满足。
科幻的灵魂在于神秘。但对神秘的探索如果没有了科学的武器,就变成了迷信。“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怕变成迷信,变成封神演义西游记,变成志怪。现代人不想迷信,又无力科幻,就只好“魔幻”,魔幻虽然有时企图鱼目混珠,挂上一个科幻的名字,但作品功力不到,仍然流于魔幻,最终,荒诞。
科幻极容易流于科学研究。硬科幻大概是这种尝试,作者是想科普和研究,只是怕过分枯燥,才借用了艺术形式。科幻也容易变成普通小说。比如,国内许多所谓的“科幻”,只不过换个时空,讲普通的爱情忠诚悲喜剧道德宣扬。“新瓶装旧酒”,味同嚼蜡。
没有神秘,“幻”没有动机,没有科学现实逻辑,难称“科”。科幻作品首先是作品,它应具有科学性、前沿性、拓展性、幻想性等属性。其作品中的幻想不只是各种作品独具的特性,任何种类的作品都是在现实世界基础上的想象力(或称为神秘感)发挥与延展。如果说横向的联系是社会关系的重构,那纵向联系除了宗教意义,更主要的是为自我的主体世界建立精神上的坐标,将个人从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超拔出来,也就是把现代人的神秘感理性地宣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