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为培育新时代高水平文艺评论人才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张利国  2021年04月15日00:03
关键词: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评论高度重视、格外关心,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和文艺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和科学规划,并提出“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这一重大创新性要求。文艺评论不可缺位,培养高水平评论人才迫在眉睫。面对文艺评论人才特别是高水平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我认为,应努力采取有效举措,为新时代高水平文艺评论人才保驾护航、提供人才保障。

以评促创,为高水平文艺评论人才干事创业注入“强心剂”。近年来,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文艺门类的全国性大奖在团结引导、培养造就高水平文艺人才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参照作用。文艺评论在引导和推动文艺创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相对于文艺创作人才在评比表彰、项目申请、职称评聘等方面有多项激励政策和配套措施,文艺评论人才的激励培养机制尚不健全,甚至存在较大空白。近年来,全国文艺界、学术界、教育界普遍呼吁设立全国性文艺评论奖,基层文艺评论工作者更是希望在国家层面搭建平台并给予相应奖励措施。从调研结果看,设立全国性文艺评论奖,是推动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的“润滑剂”,也是激发高水平文艺评论人才干事创业的“强心剂”,有利于促进高水平文艺评论人才在干事创业中更有干劲、更有目标、更有奔头,势必有效推动“以评促创”“评创并行”,逐步改变“重创作”“轻评论”的局面,不断激发高水平文艺评论人才为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约促评,发挥好特约文艺评论家“助推器”的作用。特约评论员在新闻媒体中广泛存在且发挥着冲锋陷阵的重要作用。“特约”制度是推动建设一支有定力、能战斗、高水平评论队伍的“助推器”,也是提升评论队伍战斗力、执行力、凝聚力的“催化剂” 。在文艺评论队伍中,可以通过建立“特约”文艺评论家制度,充分发挥以“特约”促进“评论”的制度优势。全国文艺家协会、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新闻媒体以及文艺院团是文艺人才聚集之地,通过建立特约文艺评论家制度,制定特约文艺评论家管理办法,从中选聘一支包含文艺评论名家和青年新锐评论家在内的具有深厚文艺理论基础、学术素养、评论功底和社会影响的特约文艺评论队伍,使其针对文艺热点现象、重点文艺作品及时、主动、有效发声,专业解读、正确评论、科学引导,发挥好特约文艺评论家的重要作用。

以新促评,打造文艺评论人才“新高地”。随着新文艺组织大量涌现,新文艺群体十分活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新文艺群体中的评论工作者正是“文艺两新”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的评论表达方式在保留个性化的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接地气、传得开、受众广的作用,呈现出“表达新”“角度新”“受众新”等特点,在引导观众、引导舆论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但是来自新文艺群体的一些评论工作者,也经常会在政策把握、思想解读、理论素养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可以通过“老”文艺评论工作者给予引导和支持,发挥“传帮带”“以老促新”“以新促评”的积极作用。在国家层面,可以广泛团结凝聚新文艺群体中的高水平评论工作者,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业务培训、宣传舆论、荣誉评奖、职称评定、劳动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破除身份歧视、认同偏见,打破阶层固化、利益藩篱,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让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享受和体制内评论工作者同样的待遇和制度保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不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推动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再上台阶,着力打造文艺评论人才“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