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哲:媒体时代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新变
“自媒体”一词出自2003年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利斯共同撰写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主要指知识全球化背景下一种现代化、个人化、自主化的传播信息的手段和方式。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成为当下覆盖面最广的移动媒体终端,为自媒体的普及与推广打造了良好的空间;微博和微信等应用的成功推广也使得自媒体平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文学的阅读与写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变。
一 从文本转向个人:
媒体时代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新变
在互联网成为文学传播媒介之前,文学的阅读与写作主要以纸质的形式呈现。2019年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初心与手迹——红色经典手稿大展”,展示作家创作的原初手写稿版本,2020年《文学与故乡》的纪录片中记录了莫言、贾平凹、迟子建等人的手写创作历程;以往作家们主要依赖纸和笔进行创作,读者们的阅读也主要依赖纸质书籍的购买、借阅和传递,实体书店和图书馆是人们获取阅读资源的重要场所,文学读写均依赖于文本进行交互。随着新媒体模式的兴起,文学的读写方式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借助互联网进行文学写作以及电子文献传阅逐渐成为当下文学读写方式的一个重要分支。
自媒体是新媒体与时代发展进一步融合的产物,文学在自媒体领域的兴起意味着更多个人观点和立场的彰显。自媒体与文学的交汇,可追溯到上世纪末BBS的兴起,BBS的中文直译为“电子公告系统”,它最初的形态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网络论坛;只需在这一平台注册ID,就可以相对自由地阅读他人的“帖子”并“发帖”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这一虚拟的空间中,每个参与者都既是阅读者也是创作者,个体的“声音”得以被关注并放大。2000年以来,本土博客的兴起使得“个人”得到更多的关注,文学写作者不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职业作者,更多文学爱好者得以借助这一平台参与文学写作的过程并阅读他人的“佳作”;博客为其参与者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部落格”日志、空间相册等功能也使得个人得到了更全面的展示,在这一平台中通过注册的群体不仅可以进行相对自由的阅读与写作,还可以对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关注,博客的兴起随之带动了一批文学“博主”的走红,2006年韩寒与北京文坛引发的“文坛大战”便是这一自媒体平台下引发轰动的文学事件。
BBS以及博客等自媒体平台在世纪交替前后的兴起为文学读写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从以往的对于文本写作、出版以及阅读的高度重视转向对个体声音和表达的呼唤。高速发展的时代变局使得自媒体更多地介入到当下的文学环境,人们的阅读与写作开始逐渐走向碎片化,追求快感化,文学读写的体量也随之精简,以往的长篇巨著被短小精悍的文学随笔所取代;文学创作在有限的篇幅内凝练出精华,使得以往文本的平面化形象在新的媒介环境中逐渐立体化。另一方面,自媒体平台使得文学阅读者和写作者的身份逐渐得到凸显,为众多文学爱好者争取到参与读写创作的机会,因此更多个性化的观点在自媒体时代得到展示并引发关注。
二 从个人走向群体:
互动式读写开启文学社交新功能
2009年,新浪公司正式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2011年腾讯企业申请注册“微信”商标,推出了这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微博和微信自此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下,越来越多的文学作者在微博这一平台开通账号与网民进行互动,越来越多的纸媒通过微信公众服务号对不断更新的文学创作和评论进行推广。自媒体影响下的文学阅读与写作可以称得上是无远弗届,普通的手机用户只需要通过微博和微信的订阅,便可随时进行文学资讯的获取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并随时以评论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文学创作也不再需要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工具,一旦有灵感出现,便可随时进行记录并发表在自媒体平台之中,既省去了校订出版等一系列复杂的手续,也实现了与读者之间的即时互动交流。可以说,自媒体时代是“全民阅读”和“全民写作”的时代,文学门槛的降低使得更多人参与到文学读写的互动之中,互动式读写开创了新时代文学社交的新功能。
自媒体时代下微信公众服务号等平台的出现为更多“草根”创作者提供了文学互动的平台。以当下的诗歌创作为例,自现代小说革命以来,小说始终是文学发展中的主要形态,诗歌则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市场经济和商业化的兴起使得诗歌这一精神世界理想化的象征一度被束之高阁。随着自媒体平台的搭建,处于平凡岗位的工作者开始借助这些平台发表诗歌,表现他们的生存境遇和思想状况,诗歌再次大规模进入人们的视野,诗歌创作者们通过媒体平台形成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他们以诗会友,隔空互动,同时引发广大媒体用户群体的关注,从而形成一种虚拟空间的社交新形势,打工诗歌的兴起便得益于创作者们在自媒体平台的互动。
自媒体文学阅读和社交软件的成功推广也使得互动模式成为当下文学阅读的一种常态。以微信读书为例,当下该平台的用户注册数量已经超过2.1亿,其成功的背后在于开启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互动模式,通过对他人公开展示的文字下划线和评论进行记录和收集,使得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时空错位下的“互动”,读者自己也可以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随时标注自己的想法,为他人提供思路和想法。文学阅读由个人相对独立的体验转化为一种群体性的互动交流,观点相投的读者可以借助这一平台相互关注并私信交流,互动式阅读由此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学社交功能。
此外,知乎文学社区、豆瓣文学小组等引发的热烈讨论还将文学社交划分为不同的“圈子”,不同“圈子”的关注焦点也有所差别。可见,自媒体时代下文学的读写不仅从一种个人的行为上升为群体的互动,在群体与群体之间,也存在着范围的差异。互动式的读写一方面开启了文学社交的新可能,一方面也受到群体划分的新限制。
三 从群体放眼世界:
打造新时代民族文学的独家品牌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了全民族上下的轰动,也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和鼓舞。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打造民族文学的名片、创建中国文学的特色品牌依旧是我们文学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从BBS到博客,再到当下的微博、微信等“微平台”的不断发展,文学的阅读与写作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经历了由文本到个人的转向,以及从个人向群体的互动,对以往的文学读写传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威胁。当下各大文学门户网站已经克服了初期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邵燕君在最新出版的《创始者说》对各大文学网站创始人的采访进行了整理,对各大网站的延传和机制改革进行了梳理,呈现出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由此可见,网络文学在传统与现代、纯文学与商业化的博弈中,也在逐渐调整自身的形态并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
自媒体时代网络文学体量巨大的规模化创作催生了大量网络专职“写手”的出现,文学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连载网络和付费解锁阅读的机制使得自媒体时代下的文学更增添了商业化的性质。当下文学的发展真正实现了“跨国界”文化交流的目的,中国网络文学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并与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并称为亚洲的“三大发明”。我国网络文学的读写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轰动和反响,并在域外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读者群体,因此网络文学读写的力量不可小觑,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并勇于迎接未知的挑战。
在网络文学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以自主性和开放性为基础,建立起自身独特的学术坐标,打造出独特的中国文学品牌。首先是自媒体环境下读写伦理的建立,在网络文学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规则和秩序。其次要提高网络文学写作的质量,注重运用中国笔法讲述中国故事,将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与大国气概展现在文本创作中;同时注重打破不同群体之间的障碍和界限,保持个性,兼容共性,使中国形象通过文本的创造更深入地扎根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中。此外,经典性的确立始终是衡量文学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对经典进行确立,文学才能得到更长足的发展。自媒体时代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增加了文学经典筛选和确立的难度:当下庞大的文本创作数量对文学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使得优秀的创作很容易淹没于其中,得不到充分的挖掘,这也是当下中国文学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面临的严峻考验。
上世纪末希利斯·米勒曾经提出“文学终结论”,指出电讯时代文学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对文学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文学在此之后又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在自媒体充分发展的当下,传统文学的形式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文学读写的个性表达逐渐引发了重视,互动式的文学阅读与写作开启了文学社交的全新功能,网络文学也在自媒体平台的建构中代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自媒体时代下文学的阅读与写作呈现出更多的可能,也包含着更多的未知和挑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文学将始终以不同的样态存在,并通向无限广阔的未来。
- 新媒体时期网络文学粤军的全新征程[2021-12-28]
- 新时代情境中的旧体诗词新气象[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