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大师安野光雅:不要告诉孩子目的,让他们沉浸
为纪念日本绘本大师安野光雅95周年诞辰,爱心树童书日前举办了“安野光雅的绘本世界”作品分享会。出版人猿渡静子老师、作家止庵、儿童美术教育专家胡晓珮、儿童阅读推广人小土大橙子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本次活动。分享会上,猿渡静子、止庵、胡晓珮和小土大橙子,围绕着安野光雅的创作风格以及儿童读物的主题展开了讨论。
安野光雅是一位擅长“造梦”的绘本作家。他以“童心”为经,“想象力”为纬,以清新淡雅的水彩画为梭,编织出浪漫而又充满温情的绘本世界。这个世界里,既有挑战空间思维的、光怪陆离图形王国,也有描绘美丽风景、展现千人千面生活的世界长卷,还有表现科学和人文历史、蕴涵丰富知识的乐土……这个世界虽然天马行空,但又以现实世界为依托,这便是安野光雅所说的“空想”,也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
开放性是安野光雅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他的绘本大多没有文字,在教育方面没有很强的目的性,阅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他说:“在我的书里,我不想教授什么东西,而是给孩子们提供自己学习的条件……是否愿意从绘画中得到教化是每个人的自由。”
安野光雅在自传体随笔集中写道:“绘画是一个人的旅行,有人认可,有人并不看好,画家却不能因此停下脚步,就算得不到认同也不能抱怨。”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选择旅行是为了迷路
安野光雅曾谈道,他选择旅行,不是为了增长见识,而是为了迷路,因为在迷路的时候往往有新的发现。
对于安野光雅的这个说法,与会嘉宾们也有感触。小土大橙子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来北京的经历,他说有的时候人说走就走,会有一些额外的发现。“这就跟小孩子看绘本一样的,也许你想着让他看一些东西,但是他有独特的发现,有他独特的见解。在他的人生中,一开始我们不要做太多的限制,让孩子们不受限制地接纳这些知识,吸取知识,最终形成他独特的看法。”小土说道。
止庵也认同这种看法,他觉得安野光雅的画背后,是一种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在推动。《旅之绘本》里有很多热闹的场景,所有的人和景物自成一个天地。止庵说:“旅行本来就是一个自得其乐,不是一个打卡的地方,我今天到了哪儿,到那儿照一张留影就走了。不是这种,应该是本身在旅行途中的乐趣,是你自己的一个发现。”
安野光雅是理工科出身,所以他的绘本中时常出现相关的内容,但他笔下的画面却充满小孩子的童真乐趣。“安野光雅虽然是理工学科出身,但他心灵是小孩子,所以他画的东西都有小孩子的乐趣。我觉得这样一个人,一生始终是以一种接近儿童眼光来作画,他把所有见的东西,在他心目中都经过一个心灵的透镜,到那儿之后就跟真的东西其实是有一点差别的。这个差别就在于他比真的东西更有趣,他把有趣那一面强调出来了,这是他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止庵说道,“你刚才说的迷路,其实就是迷失于他的作品。如果我们到一个真的景物,就是迷失于那个景物,这两个其实心灵是相通的,是一个意思。”
猿渡静子则和我们分享了她与安野光雅共事的经历。有一年她与安野光雅签合同,出版社一直联系不上他,后来听说安野光雅在旅行,他们便等了这个合同两个多月。“其实你能发现,他在旅行过程当中,他的迷路是因为他思考太多,他一直不断地在感受。”猿渡静子说,“他画绘本《三国志》,他在中国待了一年多的时间,画了绘本的《三国志》。其实我觉得他的迷路就是不愿意离开那个地方,哪怕在任何一个小小的地方,他都会待很久很久,这就是他的迷路。”
作家止庵对于安野光雅的“迷路”有着更深的感触,“我觉得安野光雅是一个始终能够保持好奇心的人”,他说,“我觉得这个世界对安野光雅来讲是一个有乐趣的世界,永远是一个新鲜世界。这是他许多留给我的一个印象。他从来都是觉得这个世界是新的。因为我们其实很容易把世界变成一个旧的世界,慢慢觉得没什么意思,甚至来往的人也没什么意思,见的事也没什么意思。但是对他来讲不是这样,全部都是新鲜的,这是我最佩服的一个地方。”
此外,止庵还讨论了安野光雅在绘画时所使用的美术风格。绘本中所运用的水彩画其实不是日本画的形式,而是属于西洋画。“他肯定是选择过好多方法,最后他觉得这个方法最适合他。这个方法,实际上水彩画特别适合表现那种接近于梦,接近于印象,接近于人的某种情绪的东西。”他说道。《旅之绘本》
《旅之绘本》
“从具象的思维走到抽象的思维”
安野光雅的作品往往兼备艺术性与知识性,对于孩子们的思维培养与对外界感知的塑造大有裨益。胡晓珮认为安野光雅的工科背景使得他可以在绘本中融入数学的知识,帮助孩子从具象的思维走到抽象的思维,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帮助儿童的启蒙。“安野光雅的理念不是这样子的,他不会告诉你标准答案,更多的是在启发你的思考。会告诉你,你观察到的现象是这样的。为什么是这样子,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现象,我的猜测是什么样的,我的猜测是不是准确,要有一个验证的过程。在这样反反复复的思考中,孩子的数理思维得到了发展。”胡晓珮说道,“安野光雅先生的作品是特别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就是思维的发育特点,这个就是科学性,也符合儿童的视觉特点。”
安野光雅作品中对于美的呈现,恰能够培养孩子们对美的感受力。胡晓珮认为,不问过程、只问结果的教育方式会限制孩子们探索世界的欲望以及人生发展的多样性。“中国的家长真的应该看看安野先生的书,不是中国的家长喜欢让孩子学习吗,那我们就来学习吧,是吧。但是学习的前提是,不要把目标提前告诉孩子,要让孩子沉浸在里面”。
止庵认为,除了对于美最直白纯粹的感受,安野光雅的作品还有“专注”的教育主题:“假如我们干A的时候,我做B的事,B的时候做C的事,C的时候做D的事。如果永远是这么做的话,那个是最不自由的。我觉得自由就是我们把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时光好好利用起来,那就是最大的自由——这也是我看安野光雅先生绘本的一个心得。”
猿渡静子在翻译绘本与儿童教育上有更多的见解,她在工作中会邀请自己的儿子参与到翻译的过程里。“他真的是给我当了12年的顾问。他会告诉我,我们孩子是怎么说话的,我们孩子是这样说的,你这词用得不对,我们孩子不会用这样的词。所以将近300本的绘本翻译,都是因为有我儿子的参与,才会变得那么贴切。”她这样说道。在帮助妈妈工作之外,猿渡静子的孩子同样在阅读中培养了自己的读写能力,“他考试的速度也是他们全班是最快的,他永远都是第一个交卷的。因为他看题最快,他看这东西快,反应就快”。
家中育有两子的小土也在接触绘本的过程中,对于选择童书渐渐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他认为培养孩子就是一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挑选一本孩子感兴趣的书,应该和他们一起共读,而不必特别在意要在当天或者第二天就看到效果。小土说:“教育孩子其实就像你在栽花种树。你静待花开,这并不是说你什么都不做,你是耐心的浇水施肥,给他阳光,给他雨露,他自然而然就成长。但是他这成长不会说是一个西瓜苗,就长成一个豆苗,或者是我洒下一个芝麻,就一定要结成鲜花。孩子是什么样的,他本来就有一个样子,我们只能遵循他生长的规律,他的个性,给他适合的养分,让他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颠倒国》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