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2021年第3期目录
长篇小说
结婚年 李美皆
写小说和装修房子(创作谈) 李美皆
中篇小说
人中黄 王 松
直视太阳 陈 鹏
扬尘飞舞 潘绍东
短篇小说
感情怎么还会这么丰富 王祥夫
如果石头会说梦话 曾晓文
吃点甜的,吃点苦的 庞 羽
星耀中国
“一号烈士”之谜 何建明
非常观察
小说革命,作家需要自我革命 杨庆祥(主持)
——关于小说革命的专题讨论之三
纸上烟岚
两般谁幻又谁真 计文君
——《红楼梦传略》之三
海外物语
北海道阿寒湖小镇买房记 陈永和
作家地理
黄河源头记 赵 瑜
浮生闲话
蝴蝶的手指 干亚群
重 点 推 荐
长篇小说
李美皆《结婚年》
一个年轻女子,嫁给了比父亲大一岁的日本商人(后来发现是个假洋鬼子)。当日本商人发病死亡后,她原本可以另起生活,却做出了自己的抉择。正是这个抉择,使这位年轻女子从庸常的生活中飞翔了起来,升华到文学层面。从这个抉择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子在纷繁的社会变革和时代洪流中的不妥协,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在此过程中,她的生活充满了艰难和残酷,同时也充满了不绝如缕的爱和温暖。这个她,既是小说中的人物,也可能是理想中的我们。
中篇小说
王松《人中黄》
清末民初,锦衣卫桥大街一带就数梅家医术最有名。梅先生不仅善治各种沉疴痼疾,最拿手的是医治骨伤。厚道的梅先生感念当年的师徒情谊,对同行后代马金匮总是不动声色地帮衬着,直到有一天给个混星子重新接好了两腿骨……小说围绕一纸祖传奇方,讲述了老天津胡同里发生的悲喜故事,饱含着对底层平民的深沉悲悯。作品叙述绵密有序,语言颇有韵味,地域风俗、市井文化、各色小人物跃然纸上。
陈鹏《直视太阳》
“我”是一个弃婴,在襁褓中被未婚生子的生母丢弃后,与丑陋、善良、贫寒、独身的基督徒养母相依为命。灰暗的童年和成长的历程里,在养母倾尽全力付出和无微不至照顾的同时,生母的忏悔和追寻仿佛草蛇灰线一般隐现在我的生活中。人的命运,于苦难作为底色的岁月中辗转沉浮,却也在超越世俗的爱和信仰里,得到了抚慰、宽宥和成长。也许爱、悲悯和坚忍,才是对苦难的最好的救赎。陈鹏这个小说,简约干练中蕴藏着丰厚的意蕴和蓬勃的力量。
潘绍东《扬尘飞舞》
乡村一起当众家暴引发的故事,夫妻早已和好,乡村大学生却打着“女权”旗号上门打抱不平,当地政府也因为出现舆情而将丈夫治安拘留,这些打破乡村固有伦理生态的新力量却遭遇水土不服,妻子“不识抬举”,反而为援救丈夫拼命奔走,大学生长辈“不辨是非”,带着儿子上门赔礼道歉。故事一如乡村过年时打扫扬尘时的情景,清扫的同时扬尘也在飞舞。小说书写了当下转型时期乡村的代际观念冲突、法治与伦理冲突,也反映了转型时期村民在面对情、法、理时的茫然与试探。
短篇小说
王祥夫《感情怎么还会这么丰富》
好友齐哈在十多年前老婆病死后,跟一个开发廊的漂亮女人再婚,婚礼上忙得晕头转向,没想到把儿子给弄丢了。现在他又离了婚,并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家喝酒吃牛肉。“我们”应约到了奇哈家,前来开门的却是一位年轻女孩,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位女孩据说便是那位丢失多年的儿子。小说围绕三位好友多年难得一聚的夜晚,在充满悬念却又漫不经心的叙述中,道出了噩梦醒后的残酷现实。
曾晓文《如果石头会说梦话》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被爱的故事,也是一个爱的拥有和成全的故事。一个女编辑与作家的关系,恍惚从《石头记》开始,恍然从《红楼梦》结束。女编辑是一个幕后的人,幕帘前是约稿与发稿的假式欢欣,幕帘后是两人情感的升腾欢愉。但隐而不发,忍而不得,终究是男女感情里的窠臼。曾晓文借以石头与火山的隐喻,又以温烫的石头理疗将两人的暧昧反复揉捏,在充满意象和内蕴的温温火火中,将主人公的人生与情感置入温而不得烫而不觉的境地,令人唏嘘。
庞羽《吃点甜的,吃点苦的》
作者是位90后女作家,以独特的视角和带有个人风格的文字,刻画了一个游走在三个男人间的女人形象。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陶育红成熟有钱,美丽性感,在影视圈里是朵交际花。她身边的三个男人不同年龄,社会地位也不同。她与他们的交往,都带有不同的目的和利益……小说叙事新颖,通过细节来展现女人心底隐藏的情绪。陶育红外表光鲜亮丽,实则内心苦闷孤独。情爱气息贯穿了整部小说,营造出了暧昧的气氛。作者将女人社交的光鲜和内心的矛盾处理得巧妙自然。
星耀中国
何建明《“一号烈士”之谜》
金佛庄是第一个被安葬在雨花台的中共烈士,中共杭州小组成员,党的“三大”代表之一。有关他的革命事迹很少。本文揭谜他早年积极报国,寻求人生真谛,从而成为一名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革命者。在黄埔军校创建和北伐革命时期,他是深受国共两党领袖们赞赏的杰出军事人才。中共建党之初他潜伏于敌营,最终为了革命事业,用鲜血换来祖国大地的飘香沁心。作者以文学之笔,为我们勾勒出这位出生于浙江东阳的志士短暂而灿烂的革命人生。
非常观察
杨庆祥《小说革命,作家需要自我革命——关于小说革命的专题讨论之三》
受《江南》杂志社委托,青年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庆祥将主持两期非常观察栏目,继续围绕“小说革命”及当下小说的写作、阅读、传播等话题展开观察与讨论。本期所邀嘉宾都是以文学为志业的评论家和作家,年龄集中在出生于1990年前后的“新生代”,他们的回答真诚、热切,不惮于怀疑和否定,不迷信权威,同时也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提议。
纸上烟岚
计文君《两般谁幻又谁真——<红楼梦>传略之三》
在十九世纪初,《红楼梦》逐渐成为国民故事。有人认为其仍属“淫词”艳情小说之列,加以贬斥和严禁;但另有人却认为其以“一世家”概括“百千世家”,虽是“稗史”,也有益于名教;甚至有人提出来应该把《红楼梦》收入“四库”,进入“经史子集”之列。有人觉得该禁毁,视之为精神上的鸦片;有人觉得其“助教化”“明明德”,视之为乱世中的良药——在《红楼梦》进入现代的过程中,伴随着太多的论争,背负着太多的想法和情绪。通过这些文字的梳理,我们不光了解到《红楼梦》的诞生和流传的始末,也管窥到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激荡。
海外物语
陈永和《北海道阿寒湖小镇买房记》
这是旅日女作家陈永和真实的买房经历。阿寒湖小镇在北海道东,是日本的旅游胜地,以温泉著称。作家有次偶然在网上看到小镇有栋楼在出售,价格在承受范围之内,便动了心。在日本最大的享受是冬天,能在阿寒湖小镇拥有那样一栋房子,是多么令人惬意的一件事呀!买房就是买生活方式,她只凭直觉甚至没进房子里面看看,就欢天喜地把钱给交付了。但后来发生的一连串事件把房子梦给震变形了……文章呈现了作者追求理想生活的迷茫和执着,也体现了现实生活的复杂和残酷。
作家地理
赵瑜《黄河源头记》
作为哺育了中华璀璨文明的母亲河,黄河对悠悠神州尤其是中原大地来说,它不仅是奔涌的生命源泉,也是生活的基础保障,在赋予两岸人民生存物质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生存的哲学,从而衍生出了悠久灿烂的地域文明。作者赵瑜在对黄河源头作出地理上的溯游和探索的同时,也对童年、村庄、乡村哲学、民族文化作出了精神上的回溯和思考。赵瑜这篇散文视野开阔语言精美,有行走有思考。
浮生闲话
干亚群《蝴蝶的手指》
这是一篇因生病而引发的感悟性散文。作者干亚群由于身体上的疾病和疼痛,回忆起人生不同阶段的片段,进而引发了对生活的体察和感悟。这种体察和感悟不是浅尝辄止的,而是层层深入的,作品把病痛描写得既真实又虚幻,既残忍又美好,与人生经历巧妙结合,让人感同身受。干亚群的散文充满真情实感与独特的内心体验,闪耀着人性光辉,是她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流露,也反映了她坚韧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