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钟山》2021年第2期|穆涛:中国历史的学名叫春秋
来源:《钟山》2021年第2期 | 穆涛  2021年05月17日09:12

从发现时间开始:一根由神奇到神圣的棍子

我们中国最原始的计时工具,是一根棍子,学名叫“表”。

棍子被垂直竖立在地面上,立竿见影,“光阴”被捕捉到了。光阴这个词的本意是光的影子,先民们通过观测计量影子的位移,把“时”区分出“间隔”,“时间”的概念产生了。大自然中的时,本来是无间的,一切都那么混混汩汩存在着。“天地未剖,阴阳未判,四时未分,万物未生,汪然平静,寂然清澄,莫见其形”(《淮南子·俶真训》)。这根棍子立在地面之后,人们的生活轨迹清晰起来,有了时间,才开始有历史。

对“时间”的发现,是人类认知天地最重要的突破口,是由动物到人的最华丽转身,先民们用智慧把自己从普通动物中完全剥离出来。据科学史家判断,这个时期是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伏羲时代。

我们今天手上戴的,墙上挂的,地上摆设的,叫表,钟表,它们的祖先就是那根棍子,有序跳动的秒针,是对光影位移的生动临摹。

光阴是被一寸一寸捕捉到的,这个过程,既缓慢又漫长。

先民们观测太阳,也观测月亮,太阳出没和月亮盈亏是捕捉“时间”的两个基本点,并由此发现了天地运行的轮回规律,日、月、季、年这些概念逐一捕捉到。昼夜交替为“一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

四季的发现与定位要晚一千多年,已到了神农氏和黄帝时期,距今5000年~4500年前后。神农氏即炎帝,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中国人的大历史由此开启序幕。“乃至神农,黄帝,剖判大宗,窍领天地”(《淮南子·俶真训》)。首先被认识到的是春秋两个季节,这一时期,火已经被广泛使用,并且辨识出一些草药,初步认识到食用植物和药用植物的区别。农耕生产是这一阶段最时尚的生活方式,春种秋收,把农作物的果实带回家里,烹调出“家常饭”,告别“打野食”的日子,进入“想吃什么种植什么”的新常态,人们开始尝试着主宰自己的命运。

在对日月运行的细致观测中,人们锁定了春分和秋分。这两个日子,太阳投在地面的光影长度相同,白天和黑夜均分,先民命名这两天叫“日夜分”。接下来,又锁定了冬至和夏至,“至”,不是来到的意思,而是“极至”。冬至,投在地面的光影最长;夏至,投在地面的光影最短。对春夏秋冬四个节点的认定,是在神农氏时代完成的,而对四个季节变化规律的整体认知,已到了尧时代,约公元前2300年前后。这一时期,观测天象,以及计时的工具都有了科学的进步和提升,并且成立了观测天象的专职机构,任命重臣担任主官,“乃命羲和(羲与和是两大氏族首领),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尚书·尧典》)。“两分两至”的最早命名,记载在《尚书·尧典》中,春分称“日中”,秋分称“宵中”,夏至称“日永”,冬至称“日短”。“日中,以殷仲春”,“日永,以正仲夏”,“宵中,以殷仲秋”,“日短,以正仲冬”。

春夏秋冬,再加上天和地,被先民称为“六度”,最初的标准和原则形成了,“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準,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淮南子·时则训》)。中国的历史,后来以“春秋”为别名,不仅因为孔子著的那部史书(在东周时代,诸侯国的国史,多以“春秋”为名,《墨子》中有一句话,“吾见百国《春秋》”),还在于先民传习下来的对“春秋”两季的认知理念:春为规,秋为矩,历史是给人世间树立规矩的。

年和岁概念的形成也在尧帝时代,“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年,谷熟也”(《说文》),谷物由种植到收获的一个寒来暑往周期为“一年”。“岁”是天文学的概念,一个节气到下一年这个节气的区间为“一岁”。《尚书·尧典》中的记载是“岁”,“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一岁的周期是“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旬是计算日期的概念,古人以天干地支计时日,天干甲日到癸日的十天时间为一旬。《尧典》中记载的366天为一岁,这个时间的界定是经过缜密计算的。现代科学技术测定一个回归年的精确时间是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一时期,先民们已经捕捉到了太阳运行规律与月亮运行规律的“时间差”,并以“置闰月”方法进行“补充”。月亮绕地球一周十二个月,按大小月计算有三种天数(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分别是353天,354天和355天,而一岁是366天,中间差为十一天左右,因此,每三年增加一个月,称“置闰”。中国历法中的“置闰”,自尧时代开始,但这时的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十三月”。汉武帝颁布《太初历》(公元前104年)之后,“闰月”的设置更加精细,形成了保持至今的“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四百年九十七闰”的“置闰时间表”。设置“闰月”也不再放在年底,而是采取“因时置闰”,比如2020年闰四月,就放置在农历四月之后“闰月”,也就是说,农历2020年有两个四月。

在尧时代,这根棍子的原始使命终结了,但没有“退休”,而是“转业”,尧帝把它竖立在“政府”办公地前的广场上,命名为“诽谤木”,并赋予新的使命——倾听不同的政见之声。但这个时候,还不是倾听大臣和百姓的批评意见,准确的说,是向老天做检讨的地方,国家发生了灾难,地震、瘟疫、旱涝,或者重大的军事失败,尧帝亲率百官在“诽谤木”前向老天爷悔过,请求责罚。这根棍子由观天转业到天问,由仰观天象,到替天行道,进而俯察世道民心,由神奇升华为神圣。

中国古代核心的“政治理念”开始形成——“君权天授”,天是至高无上的万物神明,人间的君主是天之子,应“法天而行”。“天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见其光。高其位,所以为尊也。下其施,所以为仁也。藏其形,所以为神。见其光,所以为明。故位尊而施仁,藏神而见光者,天之行也。故为人主者,法天之行”(《春秋繁露·离合根》)。

这根古老的棍子发端了中国的天文学,撬动了早期的政治学,更神奇的,还带动了数学的产生。对影子的反复观察,计量,测定,致使天文学和数学兼融着发展。这根天文学里的棍子,贡献了一个了不起的数学定理:棍子被称为“股”,投在地面的影子,称为“勾”,勾与股连接的斜边,称为“弦”。“勾三股四弦五”被发现了,“勾股定理”在《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里已有科学表述,从这两部书的时间点上计算,也比西方早了六百多年。

光阴荏苒,又是两千年过去了,时间到了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刘恒即位。西汉的前四代国家领导人依次为高祖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后,文帝刘恒。刘恒即位的第二年五月诏令全国,给“诽谤木”重新定义,既保持天问,同时倾听来自民间的不同声音,广开言路,废除“妖言获罪法令”。“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汉书·文帝纪》)。刘恒是中国历史里的好皇帝,擅长听取不同的政见,并且实实在在地亲民爱民,即位第十二年,在国家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免除全国的农业税,富民以养国。此项政令沿袭十二年,直到他去世。刘恒奠定了汉代“文景之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汉代被称为“大汉”,他是居功至伟的人物之一。

在古代,帝王宫殿的正门广场上竖立“诽谤木”,寓意广开言路。县一级衙门口的一侧放置鼓,百姓在紧急情况下击鼓鸣冤,按规定,县官须立即升堂受理案子,但多数情况下,这个鼓基本就是一个摆设。即使是个摆设,对官员也有提醒和警示的作用。

今天,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那一对华表,也是一脉相承自古而来的。华表上方的云板,不是装饰品,可以追溯到最原始的那根棍子,是古代先民的科技发明。为了确保棍子垂直立在地面,在顶部设置云板,沿四周垂下八根绳子,如果每根绳子都无隙地贴附在棍子上,这根学名为“表”的观天计时工具,就可以正常工作了。这个原理,启发了后代木匠做出了吊线的工具——线垂,一条线绳的一端吊个铅锤,木匠手提线垂,观测物品是否垂直立于地面。

古人有多首诗写到华表,选杜甫一首、陆游两首附后:

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杜甫《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

青鬓当时映绿衣,尧功曾预记巍巍。

玄都春老人何在?华表天高鹤未归。

流辈凋疏情话少,年光迟暮壮心违。

倚楼不用悲身世,倦鹢无风亦退飞。

——陆游《感事》

岁晚城隅车马稀,偷闲聊得掩荆扉。

征蓬满野风霜苦,多稼连云雁骛肥。

报国有心空自信,结茅无地竟安归?

浣花道上人谁识,华表千年老令威。

——陆游《岁晚》

四象与西水坡遗址中的龙虎图

遗址,是历史存在的物证。

1987年,在河南濮阳老城区的西水坡,在对新石器时期的一处大墓(M45)的考古挖掘中,出土了震动史学界的以龙和虎为主题的“艺术创作”遗存,三组图案栩栩如生,均以蚌壳砌塑而成,考古编号为M45(B1,B2,B3),碳十四测定时间界限在公元前4500年代,距今已有6700年之遥。

这三组蚌塑砌在地面上,在大墓主人身躯的两侧,以及周围,这非同一般的匠心之作,传递给我们最重要的信息,是那个年代中国先民对天体和天象的认知能力,是中国天文学的源头和发端阶段的存在证据。

《西水坡遗址考古报告》(文物出版社):

共发现三组(蚌壳图案),编号分别为B1,B2,B3。

B1(M45),位于T137的西部,墓口开在T137第④层下,打破第⑤层和松土,墓坑平而为人头形……墓室的结构为竖穴土圹,南北长4.1米,东西宽3.1米,深0.5米。墓底平坦,周壁修筑规整。墓室的东西北三面各有一个小龛。东、西两边的小龛平面呈弧形,北面的小龛为长方形。

墓内埋葬四人。墓主为一老年男性,经鉴定为56+岁,身高1.79米,仰身直肢葬,头南足北,埋于墓室的正中。另外三人,年龄较小,分别埋于墓室东、西、北三面小龛内。东部小龛内的人骨,骨架腐朽,性别无法鉴定。西面龛内的人骨,身长1.15米,头朝西南,仰身直肢葬,两手压于骨盒下,年龄十岁左右。

在墓室中部墓主人骨架的左右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一龙一虎图案。龙图案摆于人骨架的右侧。头朝北,背朝西,身长1.78米,高0.67米。龙昂首,曲胫,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虎图案位于人骨架的左侧,头朝北,背朝东,身长1.39米,高0.63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垂,四肢交递,如行走状,形似下山之猛虎。

B2 摆塑于M45南面20米处,发现于T137第④层下,打破第⑤层的一个浅地穴中。图案有龙、虎、鸟、鹿和蜘蛛等组成。图案南北长2.43米,东西宽2.15米。龙头朝南,背朝北。虎头朝北,背朝东,龙虎蝉联为一体。龙口前(南)0.15米处有蚌摆的似椭圆形的团,鹿倒于虎背上,鹿臀部有一鸟形图案,头北尾南。蜘蛛摆塑于龙头的东面,头朝南,身子朝北。另外在蜘蛛和鹿之间,还有一件制作精致的石斧。

B3 发现于第二组龙虎图案的南面T215第⑤B层下打破第⑥层的一条灰沟中,与第二组龙虎图案相距25米。灰沟的走向由东北到西南,灰沟的底部铺垫有10cm厚的灰土,然后在灰土上摆塑蚌图。

图案残长约14米。图案有人骑龙和奔虎等。人骑龙摆塑于灰沟的中部偏南,龙头朝东,背朝北,昂首,长颈,舒身,高足,背上骑有一人,也是用蚌壳摆成,两腿跨在龙背上,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面部微侧,好像在回首观望。虎摆塑于虎的北面,头朝西,背朝南,仰首翘尾,四腿微曲,鬃毛高竖,呈奔跑和跨跃状。

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对“西水坡遗址”M45墓圹的解读与判断,把龙虎图案与“四象”的起源相联系。

45号是一座土坑竖穴墓,南北长4.1米,东西宽3.1米,为仰韶文化灰坑所打破,因而时代是清楚的。墓主是一个壮年男子,遗骨在墓室中间,头向南,仰身直肢。随葬有三个人殉,分别在墓室东、西、北三面的小龛内,也都仰身直肢。西、北两个人殉,双手都背压在骨盆下,一个是十二岁左右的女孩,头部有砍斫痕。另一个则是十六岁左右的男性。东面的那个人殉,因骨架保存欠佳,未能鉴定。

特别奇怪的是,在墓主骨骼两旁,有用蚌壳排列成的图形。东方是龙,西方是虎,形态都颇生动,其头均向北,足均向外。

45号蚌壳图形和青龙、白虎之相似,实在是太明显了。墓室中图形和墓主的的相关位置,墓主头向南,可能与古人绘图都以上为南的习俗有共通处,龙形在东,虎形在西,便和青龙、白虎的方位完全相合。……虎虽恒见于自然界,龙却是一种神话动物,只是在传说里才有的。因此,在墓室中排列龙、虎图形,即使仅此一例,也必反映古人一定的思想观念。

———《西水坡“龙虎墓”与四象的起源》

四象,也称四神、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象不是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核心内容部分。“所谓天数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淮南子·兵略训》)。中国古人观测天象,认识星辰,给天上的恒星按序列和形态进行编组,划分出星区,每个星区称“天官”(参见《史记·天官书》)。同时赋予奇妙的艺术想象,于是产生了古代天文学领域的“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

三垣是三个庞大的星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三垣是天上的“首都功能区”。紫微垣居北天中央,是“皇宫”。太微垣是“政府执法部门”。天市垣是天上的“街市区”,类似于“自由贸易市场”。三个星区各自都有左右蕃星环列护卫,形状如墙垣,因此称“三垣”。

在三垣外围,分布着东南西北四个星区,每个星区均有七组恒星组成,依星系组合形状,古人命名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在中国古人的认知与想象中,这四个星区,是日、月和五星(岁星、荧惑星、镇星、太白星、辰星(即木、火、土、金、水),在天空运行休栖的场所,因此称为“宿”,这是“四象二十八星宿”的由来。

古人对二十八星宿依据其形态和特征分别赋名:

青龙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

朱雀七星:井、鬼、柳、星、张、翼、轸

白虎七星:奎、娄、胃、昴、毕、觜、参

玄武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

四象是古人用来确定方位和四时的,“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在冬春之交的傍晚,青龙立身,青龙主春;在春夏之交的傍晚,朱雀起舞,朱雀主夏;在夏秋之交的傍晚,白虎抬头,白虎主秋;在秋冬之交的傍晚,玄武呈现,玄武主冬。

四象之中融汇着五行与八卦,“北方壬癸水,卦主坎,其象玄武,水神也。南方丙丁火,卦主离,其象朱雀,火神也。东方甲乙木,卦主震,其象青龙,木神也。西方庚辛金,卦主兑,其象白虎,金神也。此四象者,生成世界,长立乾坤,为天地之主,谓之四象”(《混元八景真经》)。

四象之中还内含着五色。中国古人以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为天地间的正色,青龙(青),朱雀(赤),白虎(白),玄武(黑)。

四象既分四时,还含着五行。在春夏秋冬四时的中央,是土。五行依季候的大序是木(春)、火(夏)、土、金(秋)、水(冬),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复生木。中央土的正色是黄,“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礼记·月令》)。

“四象”最早的完整文字记载,依据已发现资料,是在战国时《吴子兵法·治兵》中:

武侯问曰:“三军进止,岂有道乎?”

起对曰:“无当天灶,无当龙头。天灶者,大谷之口;龙头者,大山之端。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于下。将战之时,审候风所从来,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陈以待之。”

武侯问:“作战部队行军与驻守,也有原则么?”

吴起回答:“切忌在‘天灶’扎营,切忌在‘龙头’驻军。天灶,是峡谷的峪口。龙头,是山顶。部队行进,左军青龙旗帜,右军白虎旗帜,先头部队朱雀旗帜,阵后部队玄武旗帜。中军旗帜高高飘扬,三军依令而行。大战之前,要谨慎观察风向变化,顺风,乘势进击。逆风,坚阵以待。”

中国古人对四象的认知与判断是逐步清晰的,首先认知的是春和秋,即龙和虎,西水坡遗址的考古发现价值,就在于这一点,也就是说,在公元前4500时代,中国人的祖先在对天象的观测中,已经掌握了春秋两季的变化节点。到尧帝时代(公元前2100年),准确锁定了“两分两至”的具体日期,并且赋予名称,《尚书·尧典》中,春分称“日中”,秋分称“宵中”,夏至称“日永”,冬至称“日短”。尧帝时期,中国设置了世界上首个“天文台”,观测天象的专职政府机构。“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尚书·尧典》)。

但在《尧典》中,还没有关于“四象”的完整记载。在西周早期的文献中,朱雀被称为“鸟”,玄武被视为“神鹿”,“西水坡遗址”中的“蜘蛛”,有的专家解读为“与鸟形相似,推测为朱雀的最初认知”。由“西水坡遗址”年代到尧帝时代,是两千年的跨度,到西周早期(公元前1100年前后),是一千年的光阴,再到战国时的《吴子兵法》年代(公元前400年前后),又经过了六百年的铅洗与升华,至此时,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四象,由最初的天文学范畴,渐而衍入中国哲学(五行、八卦),到战国时候,已应用到军事和政治领域,由天上到人间,天人相应,以应万方,成为中国古人重要的精神信仰与寄托。

《西水坡遗址考古报告》是科学严谨的著作,但其中也有这样令人按捺不住的灿烂想象描述:

在龙的南面,虎的北面,龙虎的东西,还各有一堆蚌壳,龙南面的蚌壳面积较大,高低不平,成堆状。虎北面和龙虎东面的两堆蚌壳较小,形状为圆形。

除奔虎,人骑龙外,包括龙南,虎北,龙虎东的成片散化蚌壳,看来非乱扔之物。如果将大灰沟看成夜空中的银河,则众多蚌壳像是银河中的无数繁星,非常形象壮观。

春天的核心内存

春,甲骨文的写法是,左右结构,左上是“木”,左下是“日”,右旁是“屯”。到篆书时变成上下结构——,与今天的写法比较接近了,顶部由“木”变成了“草”,底部是“日”,中间是“屯”。屯既从音,还会意,是草木发芽之初那种含苞卷曲的萌萌样子。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词典,成书于战国,既是辞书之祖,还是儒家“十三经”之一。一本辞典,一本工具书,成为经典读物,可见其独到的魅力与价值。《尔雅》给春的释义是“青阳”和“发生”,“春为青阳”,春在五色中对应青,这是“青春”一词的源头。“气青而温阳”(晋·郭璞注),“青阳开动,根荄以遂”(《乐府诗》),植物的根脉被“青阳”唤醒,由下而上萌动。“春为发生”,春的本意是草木萌发,自然万物新的轮回由此发端开始。

春这个字,日在下,是乍暖还寒时候,“肃者主春”(《春秋繁露》),春天是肃然的,也是柔弱的,“春,阳气微弱,易可移化”(《春秋繁露·五行五事》)。春,在五行中属木,处于一年四季中的起跑线上,正是草木发端时候,不确定因素多,也有多种变化的可能,“易可移化”,用《三字经》里的话解释,“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万物发端阶段,需要以肃敬的态度对待,因此称“肃者主春”。

立春,是一年之中的正大日子,我们中国人的“春节”,是庆祝春来到。在汉代之前,过春节,专指“立春”这一天,汉武帝颁布实施“太初历”(公元前104年)之后,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正月初一为“春节”。(汉朝在公元前206年建国,历法上“袭秦制”,袭用秦朝的“颛顼历”,秦朝的“正月”,是今天的农历十月。汉代的史书,《史记》《汉书》等,记写皇帝一年中的大事记时,不是从一月开始,而是十月,旨在强调汉武帝进行的这次历法改革。)

在古代,立春之前三天,史官要向天子报告确切时辰,“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礼记·月令》),天子开始斋戒,“天子乃齐(斋)”,不该吃的,不该喝的,以及床上的事,都要忍三天。到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迎春大奠在东郊举行,古称“郊祭”。之后返回宫廷,犒赏有特殊贡献的臣子和专家,责承宰相颁布一年之中的政府工作大政纲要,并制定惠民措施。“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礼记·月令》)。

立春,有一个形象的别称,叫“三阳开泰”。

冬至这一天是“一阳”,阳气由地下向上升腾,“今日交冬至,已报一阳生”,“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二阳”在小寒与大寒之间,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在“三九”前后。立春这一天,阳气到达地表,万物葱葱然生长,因此称“三阳开泰”。古人以三阳为内容的诗很多,“冬至四十六,三阳生此辰”,冬至之后第四十六天,即立春。“三阳已换节,六出尚茫昧”,“三阳即为泰,原野争明媚”,“卦直三阳泰,时通万物屯”,“气候三阳始,勾萌万物新”。

以冬至为一年开始的第一天,是中国人的天文观。在汉代《太初历》颁布之前,实施过六种历法,称“古六历”。其中,《黄帝历》《周历》《鲁历》,以冬至所在月(农历十一月)为岁首正月,《殷历》以冬至之后一个月(农历十二月)为岁首正月,《颛顼历》前置一个月,农历十月为岁首正月。《太初历》以《夏历》为基础,岁首正月的设置与今天相同,即农历一月,这样置“正朔”,兼融天文和农时地理,与二十四节气相联系,又与冬至的“一阳”相呼应,是极具科学思维的。

中国古人把冬至做为一年的首日,与西方的历法“元旦”,相差一周左右,这是东西方观察天象所站据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的,中国人是站在黄河流域(具体是渭河流域)仰观天象,俯察地理。

春天三个月,古称孟春、仲春、季春,以十五天为时令的节点,具体有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每个节气中,又以五天为界隔,细致观测出天气之下,大地之上呈现的“物候”变化,分为初候、二候、三候。六个节气,十八候。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

一月的节气是立春和雨水,六种物候是:东风解冻,立春之后东风吹来,东风也称明庶风。八面威风这个词,指一年四季有八个方向的风。从冬至开始,每四十五天变化一种风向,依次是条风、明庶风、清明风、景风、凉风、阊阖风、不周风、广莫风。蛰虫始振,蛰伏的动物开始觉醒。鱼陟负冰,鱼在冬天,为避寒沿着河底游,立春之后上浮,贴着冰面游。獭祭鱼,水獭破冰捕鱼。候雁北,大雁北向。草木萌动,草木萌芽。

二月的节气是惊蛰和春分,六种物候是:桃始华,桃树开花。仓庚鸣,黄鹂鸣叫。鹰化为鸠,布谷鸟出现。玄鸟至,燕子归来。雷乃发声,雨中有雷声。始电,闪电出现。

三月的节气是清明和谷雨,六种物候是:桐始华,桐树开花。田鼠化为鴽,鴽鸟也称鸨母鸟,此种鸟名声不好,青楼的女主持人用此鸟代称。虹始见,雨后见虹。萍始生,湖面漂萍。鸣鸠拂其羽,布谷鸟已长大,振翅而飞。戴胜降于桑,戴胜鸟出没于桑树间。

中国古代的政府依据天时治理国家,并具体规范政府行为,即所谓“顺天而治”,据《礼记·月令》记载,春天三个月里大致有十五个工作要点:

1.“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经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一月,发命王命布置农事,命农官深入民间,勘察可耕田面积,实地考察丘陵、山地、平原的土地,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

2.“牺牲毋用牝”。一月里祭祀用的动物不得为雌性。

3.“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禁止伐木,禁止毁坏鸟巢,禁止捕杀幼兽、怀孕的雌兽、刚会飞的鸟,禁止掏鸟蛋。

4.“毋聚大众,毋置城郭”。不允许大规模征召民役,不允许大兴土木。

5.“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以我始”。不允许发动战争。如果战事不可避免,不得由我方起始。

6.“择元日,命民社”。二月,祭祀土地神。

7.“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命司法官员释放轻罪犯人,除去重罪犯人的脚镣手铐,停止受理诉讼案件。

8.“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天子以太牢之礼(牛、羊、猪三牲)祭祀高禖(主掌生育之神),皇后率嫔妃侍驾。

9.“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二月,是春分节气所在月,春分也称日夜分,统一各种制式的度量衡。

10.“不可以内。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三月,不允许征税,开仓放钱粮,赈济贫困。

11.“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三月,是中国古代选聘国家人才月。

12.“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命河湖水利官员全国大巡行。

13.“田猎罝罘、罗罔、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正值动物繁殖交配季节,禁止滥捕,严格控制各种捕猎工具以及兽药出城门。

14.“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三月,各种生产工具全国质量大检查。

15.“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有序做好牛马交配工作,在古代,牛马是极重要的国控物资,是农业,交通,军事,以及国家礼仪不可或缺的。

《礼记》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讲规矩和礼数的,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构成中国人的规矩大全。《礼记·月令》一文,以四时为总纲,分十二个月为细目,具体记述政府的职能,职责,以及所行所止的政令和禁令,核心是“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家风,是一户人家的行为方式,国风,是国人的行为特征。一个人做事守规矩是重要的,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按规矩做事更加重要。

秋天的两种指向

秋这个字,繁体的写法是,从禾从龟,“禾,谷孰(熟)也”(《说文解字》)。龟指龟验,龟甲火烧之后以纹理占卜吉凶征兆。秋的字面意思,是以庄稼的收成盘点一年的得失,并预判来年的走势。

《尔雅》给秋的释义是“白藏”和“收成”,“秋为白藏”,秋季在五色中对应白,“气白而收藏”,收藏是收敛,“白藏应节,天高气清,岁功既阜,庶类收成”。“收成”一词,含着收获和成器的两种指向,一个人有了收获,要知道收敛,要慎重思量,才能更上一层楼。在成功中反思,是典型的中国智慧,“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愁(揫)之以时,察守大义也”。春是一年的开始,在开始中领会初心和动机;秋是结果,在结果中洞察大义。成语“明察秋毫”,“多事之秋”,以及古代刑法中的“秋后问斩”,都是这种智慧思维的外延。

秋在五行中属金,这是金秋一词的由来。一年四季中潜伏着五行运行原理,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土居四季的中央。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复生木。五行通顺则治,五行悖逆则乱。五行的自身也存在着变数。“木有变,春凋秋荣”,“火有变,冬温夏寒”,“土有变,大风至,五谷伤”,“金有变,有武,多兵,多盗寇”,“水有变,冬湿多雾,春夏雨雹”。中国古代社会推崇德政,反感暴政,提倡以德涵养社会,德政既润泽民心和民风,还可应对天灾带来的变数。“五行有变,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春秋繁露·五行变救》)。

金秋,起自一年中央的土。“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中霤,祭先心”(《礼记·月令》)。一年的中央在五行中属土,天干吉日是戊日和己日。天帝是黄帝,地神是后土娘娘,全程是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厚土神袛,尊称大地之母。一年的中央,动物以“五虫”中的“倮”为主,古代把动物分为五类:倮、鳞、介、毛、羽,“倮”通裸,赤裸无毛之虫,如蛙、蛇等,人是倮虫之长,“倮之中,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一年中央的正音是“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宫”,对应十二音律中的黄钟之宫(冶百链之金,而中黄钟之宫。琢无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可用飨帝,可用活国)。一年中央的“五行生数”是五,味甘,气香。

“其祀中霤,祭先心”。中霤神是“五祀”之一。“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霤也”(《白虎通义》)。中霤神是元神,在屋子正堂的室中央位置。远在穴居时代,人们的住处是没有窗子的,在屋顶的正上方开凿一个洞,一是采光,二是先人们在屋中央生火取暖做饭,也是排烟通气的需要。穴居时代结束后,人们筑屋开窗,灶也移至偏侧。但“中霤神”依然作为“家神之主”而精神存在着。“中霤神”是家神,“家主中霤,国主社”,一户人家敬祭中霤神,国祭土地神。此时的祭品是“五脏”中的心,取意“心系中央”之意。

秋天三个月,古称孟秋、仲秋、季秋,包涵六个节气,每个节气各有三候,共十八种物候。

七月,先立秋,后处暑。立秋的初候,“凉风至”,凉风,八风之一,是西南风。凉风到达极至之后,秋风始来。二候“白露降”,西风吹来,天气下降,雨后呈现茫茫白色,此时是雾状,尚未凝结露珠。三候,“寒蝉鸣”,蝉鸣。处暑的意思,是暑气至此而止。初候是“鹰乃祭鸟”,鹰已长大,开始捕食鸟。二候“天地始肃”,阴气开始产生。三候“禾乃登”,成熟曰登,庄稼此时首熟。

八月的节气是白露和秋分。白露节气到,植物叶子上始见露珠。初候是“鸿雁来”,鸿雁自北南来。二候“元鸟归”,燕子南归。三候“群鸟养羞”,羞,食物。群鸟开始储备过冬食物。秋分,也称日夜分。初候,“雷始收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阳中收声。二候,“蛰虫坯户”,冬眠动物开始修缮洞口。三候“水始涸”,河水流速趋缓。

九月的节气是寒露和霜降。寒露的初候“鸿雁来宾”,先至为主,后至为宾,最后一批鸿雁南飞。“雀入大水为蛤”,河湖中见蛤。“菊有黄华”,菊花开。霜降的初候是“豺祭兽”,豺捕食。二候“草木黄落”,草黄,树木落叶。三候“蛰虫咸俯”,冬眠动物不再进食。

据《礼记·月令》记载,中国古代政府秋季三个月的工作要点,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1.“用始行戮”。农历七月,死刑囚犯开始行刑。

2.“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军事训练,练兵比武,做好作战准备。

3.“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命令司法官员完备法规制度,修缮监狱以及刑具,严格执法,维护治安。

4.“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修宫室,坏墙垣,补城郭”。完善堤防,防患水灾。修宫室,起墙垣,筑城郭。

5.“是月也,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农历七月,进入天地收敛的时令,这个月,不分封诸侯,不任命重要官员,不奖赏土地,不外派大使,不大量支出钱财。

6.“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农历八月逢中秋,是敬老月。

7.“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窖,修囷仓”。农历八月,筑城郭,建都邑,挖凿地窖,粮仓,开始储备过冬物资。

8.“是月也,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农历八月,简化关隘通行手续,降低市场收费标准,出台鼓励商贸政策。

9.“是月也,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纳),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农历九月,命令百官全力做好各种物资存储工作,以应天地收藏时令。

10.“乃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藏帝藉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命太宰总结农业生产成果,妥善做好统计工作。皇帝的籍田物产收归神仓(祭祀天地物品的仓库)。

11.“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九月,举行祭祀五方帝的大飨祭。五方,即指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也包涵着春、夏、秋、冬中的五行和五色,春主东方,属木,青色;夏主南方,属火,赤色;秋主西方,属金,白色;冬主北方,属水,黑色;土主中央,黄色。五方帝具体是,东方青帝伏羲,南方赤帝神农(炎帝),中央黄帝(轩辕),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

12.“合诸侯,制百县,为来岁受朔日,与诸侯所税于民轻重之法,贡职之数,以远近土地所宜为度”。召集国内诸侯,以及京畿之内的各县官员到京,召开特别会议,确定并颁布来年十二月的时令朔日。确定诸侯的贡赋,以及向百姓征税的标准。

13.“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九月,天子教习民众田猎,操习五种兵器(五戎,弓矢、戈、矛、殳、戟),颁布养马和使用马的政令。

14.“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九月,鼓励百姓伐木烧炭,以备冬天之需。

15.“乃趣(趋)狱刑,毋留有罪”。九月,督察官员审理案件,不要出现积案。

中国古代,对天地间自然现象的认知与解释,在今天看来,受科学能力的局限,有一定偏失之处,但其中包容着的哲学思考,也是极具魅力的。

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淮南子·时则训》)。这是准绳、规矩、权衡三个词的出处。

中国人自古重视四季的变化,受益于四时,也受制于四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四季与天地齐功,称四个季节为天,分别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尔雅》),“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天之期也;虹蜺彗星者,天之忌也”(《淮南子·天文训》)。

“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雨。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淮南子·天文训》)

“日出而风为暴,风而雨土为霾,阴而风为曀。”(《尔雅》)

“天气下,地不应曰雺。地气发,天不应曰雾。雾曰晦。”(《尔雅》)

【后文请见《中国历史的学名叫春秋》(下)】

全文首发于《钟山》2021年第2期

中国历史的学名叫春秋(下)丨穆涛 · 钟山记忆

原创 穆涛 钟山 3天前

穆涛,1963年出生,现居西安。已出版散文集《先前的风气》《看左手》等五部,文学批评集《肉眼看文坛》《散文观察》《平凹之路》三部,以及译著《名誉扫地:美国在越南柬埔寨的失败》。

ZHONGSHAN

中国历史的学名叫春秋(下)

穆 涛

春夏秋冬四个字的背后

我们中国的汉字,都是有出处的,每个字都有来头,有本来之义。字是有生命的,一个字造出来之后,跟人一样,会不断地生长。汉字的“身子骨”不长了,但长内存,长涵意。英语的单词可以长“身子骨”,在前边或者后边添加字母。汉字不能增笔划,并且为了书写的便捷,还减笔划,由“繁体”而“简体”。汉字的数量是庞大的,也属于芸芸众生。甲骨文约四千个左右,这还只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数量,挖是挖出来了,但其中有不少字,尚未破解出涵意。东汉的字典《说文解字》收录九千多个汉字,清代的《康熙字典》收录五万四千多个,这些字中,绝大部分不再使用了,不再使用的冷僻字,就像户口本上的亡人,寿终正寝了。今天仍在使用着的,是热字,是生命里超顽强的,输入“国际编码程序”的汉字,约两万一千个,这是为了和国际接轨,电脑可以直接打印生成。而日常生活里常用到的汉字,也就四千个上下吧。

中国的历史长,日子过久了,人心就丰富多元,乃至复杂芜陈,用来表意的汉字自然会多姿多态,一个字,能引申出多层涵意,多的,有十几种,乃至几十种。每个汉字,都是一位高深厚道的长者,朴素安详的后面,一肚子的历史烟云。

春字甲骨文写法有多种,通用的是

,左右结构,左边的上部是“木”,下部是“日”,右边是“屯”。到篆书时有了变化,写成

,上下结构,顶部由木变成了草,底部是“日”,中间是“屯”,屯不仅从音,还会意,是小草发芽萌生时那种卷曲可爱的萌态。春的本意是草木发生,日在下,是温阳乍暖时候。

夏字甲骨文,

,烈日当空,一个人在下边跪着。形态写真,这个时令酷暑熬煎,又值农忙,腿和腰都是弯的。夏字用做季节,涵意一是“大”,“万物至此皆长大”,再是“假”,“非真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是假道,是借路,以使万物生长。夏季是过程,这个季节中的万物处于生长期,尚没有结果。

秋字甲骨文非常有趣,是一只蟋蟀在灶台旁鸣叫,

,顶部是双须,中间是头、身子、羽翼、长足,底部是灶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这个字在提醒人们,天气转凉,户外的蟋蟀来到灶台旁取暖。秋有两层本意,差不多是相对立的,一层是收获,是喜悦。一层是“揫”,收敛、揫敛,意在收获的时候保持头脑清醒。“岁既顺成,时方揫敛”,“气之揫敛而有质者为阴”。后世刑罚中的“秋后问斩”,也是源取于此。

冬字甲骨文写法简练,

,看着像今天的耳机,实际是一根绳子,古人结绳记事,在绳子的两端各打一个结,寓意一年的终结。冬即终,“冬,四时尽也”,“闭塞而成冬,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

这四个字的最闪亮之处,是古代的先贤把对天地人的认知浓缩于具体的写法之中。《尔雅》是中国最早的辞典,也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成书于战国年代。“尔”通“迩”,“雅”为标准,书名之意是“走近标准”,《尔雅·释天》中,给春夏秋冬做了三种定义;一种说时候,一种说气候,一种说物候。

说时候:“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四季均尊称为天,春天,“万物苍苍然生”;夏天,“言气皓旴”,“旴”古字同“旭”,烈日当头照的意思;秋天的“旻”,本意是烧龟壳依纹路占卜。“旻”也通“愍”,取意悲悯,“旻犹愍也,愍万物雕落”;冬天称上天,“言时无事,在上临下而已”。

说气候:“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春,青阳开动;夏,朱明盛长,遍及万物;秋,气白而收藏;冬,气黑而清英。“青红皂白”这个成语,即据此而来。

说物候:“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春季称“发生”,“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西安有一家百年老字号的饭店,名字就叫“春发生”。夏季称“长嬴”,“嬴”同“盈”,万物充沛生长,“长嬴开序,炎上为德”。秋季为“收成”,冬季称为“安宁”。

春夏秋冬是一年的时序,与天地一起,同为世间最基本的制度,古称“六度”。汉代《淮南子·时则训》这么注解六度:“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绳者,所以绳万物也;准者,所以准万物也;规者,所以员万物也;衡者,所以平万物也;矩者,所以方万物也;权者,所以权万物也。”这是准绳、规矩、权衡三词的出处,天地为准绳,冬夏为权衡,春秋为规矩。

我所知道的春夏秋冬四个字的涵意,大致就这些。

春天是怎么落下帷幕的

农历三月,“毕春气”,春天即将“毕业”。

春天是怎么结束的?先要从风说起。“八面威风”这个词,本意指天有“八风”,一年之中八个环节的季候风,每隔四十五天转换一种风向。立春,“条风至”(东北风);春分,“明庶风至”(东风);立夏,“清明风至”(东南风);夏至,“景风至”(南风);立秋,“凉风至”(东南风);秋分,“阊阖风至”(西风);立冬,“不周风至”(西北风);冬至,“广莫风至”(北风)——据《淮南子·天文训》。这里边的“至”字,不是来到的意思,与夏至冬至一样,是极至。

《史记·律书》这么记载“八风”:“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明庶风居东方。明庶者,明众物尽出也”。“清明风居东南维,主吹万物”。“景风居南方。景者,言阳气道竟,故曰景风”。“凉风居西南维,主地。地者,沉夺万物气也”。“阊阖风居西方。阊者倡也,阖者藏也,言阳气道万物,阖黄泉也”。“不周风居西北维,主杀生”。“广莫风居北方。广莫者,言阳气在下,阴莫阳广大也,故曰广莫”。其中的“维”字,指两个方向的汇合处。

天的风向变了,地上的一切会跟着变化。

农历三月有两个节气,清明和谷雨。清明是二十四节气里唯一以风命名的,清明风是东南风,由东南吹向西北,经清明、谷雨、到立夏,吹拂大地四十五天。

天有风气,地有物候。清明和谷雨这三十天,各有三种“物候”,每隔五天一候,共六候。厨师炒菜看“火候”,医生瞅病看“症候”,老百姓过日子复杂,基本是个系统工程,不仅看“时候”,还要看“气候”和“物候”。古代的老百姓没有日历,没有钟表,也没有天气预报,一切都要留心观察。看天吃饭,作息时间表写在天和地上。

清明的三种“物候”:初候“桐始华”,桐树开花。二候,“田鼠化为鴽”,鴽,鹌鹑科,田野里鴽鸟增多。三候“虹始见”,空中出现彩虹,虹是“阴阳交会之气”。

谷雨的三种“物候”,初候“萍始生”,水面见浮萍,“萍,阳物,静以承阳”。二候“鸣鸠拂其羽”,布谷鸟长大了,浅飞低翔。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鸟在桑树间,寓意蚕妇勤行,“女功兴而戴胜鸣”。

农历三月是季春之月,万物由萌芽期进入生长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勾曲的芽)毕出,萌者尽达”。春天在这样的氛围里慢慢落下帷幕。

古代先贤做出这么细致的观察,不是单纯的科学研究,而是国家管理的目的。“顺天而治”,指的是顺天时而治。

《礼记·月令》对农历三月的政府行为有具体的规定,“月令”,是老天爷在每个月发布的命令,归纳一下,大致有八个要点:

1.“是月也,不可以内”。“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这个月不允许征税。正值青黄不接时候,开仓放粮,赈济贫困。

2.“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古代选聘国家的人才,放在三月进行。

3.农官和河湖官员全国大巡行,“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

4.动物繁殖季节,禁止滥捕,严禁捕猎用具出城门。“田猎罝罘、罗网、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罝罘、罗网、毕,捕猎兽鸟的网。翳,猎人用的掩体帐篷。餧同喂。

5.“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这个月,不鼓励女子乔装打扮出行,“后妃 齐戒,亲东乡躬桑。”王后、妃子带头率行。这个月减少家妇活,以劝蚕事。

6.“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漆、毋或不良。”这个月进行生产用品全国质量大督查。

7.“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累牛腾马是雄性,牝是雌性。在这个月,牛马交配是重要的工作之一。

8.“九门磔攘,以毕春气”。磔,肢解用做牺牲的动物。这个月,择吉日,在都城九门分别杀牲,攘除凶邪,以阻止春夏交接阴阳交合时节的不正之气。

农历三月,《礼记》警告政府不要乱作为:“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枝叶不振),国有大恐。 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林不收。 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蚤(早)降,兵革并起。”

冬至这一天

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认识里,一年开头的第一天不是正月初一,而是冬至。

这一天阳气由地心开始上升,又称一阳。

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已报一阳生,更佳雪、因时呈瑞。

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窗帷。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子月风光雪后看,新阳一缕动长安。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古人的这些诗词句子含着对冬至,以及天道人事的认知。冬至过后,小寒与大寒之间是二阳,三阳专指立春这一天,三阳开泰,指的是从12月22日(前后)到2月4日(前后),阳气上升运行四十五天浮出地表,润泽万物生长,普降吉瑞。中国古人对一年里首日的定位,和西方的“元旦”相差约十天。这和东西方地理位置的差异有关,中国古人是站在黄河流域,确切地讲是渭河流域,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得到的结果。是不是比西方更科学不敢讲,但这种认识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

汉武帝颁行“太初历”之前,古中国地大物博,使用过六种历法,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六历”最大的区别是“岁首正月”设置的不同,其中仅有“夏历”的正月与今天一致。“黄帝历”“周历”“鲁历”均是以“冬至”所在的月为“正月”,即今天农历的十一月。“殷历”的正月是今天农历的十二月,即“腊月”。秦朝大一统后,施行“颛顼历”,“岁首正月”为“冬至”前的一个月,即今天农历十月,也不叫正月,称“端月”。《史记》和《汉书》中,凡是涉及纪年,均以“十月”开始即是这个原因。

中国皇帝以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刘彻执政第37个年头,改革历法,废《颛顼历》,颁行《太初历》,后世的多部历法,均以此为基础而成。《太初历》既守天体运行规律,同时兼顾农业生产的“物候”、动物的生育生长、植物的荣枯,以及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因而中国的历法也称“农历”。如正月有“立春”“雨水”两个节气,“物候”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草木萌动”等,二月有“惊蛰”“春分”两个节气,“物候”是“桃始华,玄鸟至(燕子),仓庚鸣(黄鹂),雷乃发声,始电”等,三月有“清明”“谷雨”两个节气,“物候”是“桐始华,萍始生,虹始见,戴胜降于桑”等。六月有“小暑”“大暑”两个节气,“物候”是“温风始至,腐草为萤,土润溽暑,鹰乃学习,大雨时行”等。七月有“立秋”“处暑”两个节气,“物候”是“凉风至,鹰乃祭鸟,白露降,寒蝉鸣,禾乃登”等。十月有“立冬”“小雪”两个节气,“物候”是“水始冰,虹藏不见,地始冻,天气上腾地气下降,雉入大水为蜃”等。十一月有“大雪”“小雪”两个节气,“物候”是“蚯蚓结,虎始交,麋角解(脱落),水泉动”等。

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天象与天道,起于对天地的敬畏,老百姓的口头禅是“谢天谢地”。同时也还含着制约皇权的禅机,以“伤天害理”的理念限制皇帝的言行,这是中国早期的“民主特色”。“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天之期(聚会)也;虹霓彗星者,天之忌(告诫)也。”(《淮南子·天文训》)“人主(皇帝)之情,上通于天,故诛暴(苛政)则多飘风(风灾及雾霾),枉法令则多虫螟(蝗灾),杀不辜则国赤地(大旱),令不收则多淫雨(水灾)。”

中国古代历法的底线是“应天时,受地利”,没有“战天斗地,其乐无穷”,“敢叫日月换新天”这么硬气的意识,还有对“人定胜天”那句老话的解读,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意思,而是人心和顺,百姓康定是天大的事情,这也是早期的中国民主思维,以民为本,以民比天。

穆涛,1963年出生,现居西安。已出版散文集《先前的风气》《看左手》等五部,文学批评集《肉眼看文坛》《散文观察》《平凹之路》三部,以及译著《名誉扫地:美国在越南柬埔寨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