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流淌在歌谣里的红色记忆
来源:文艺报 | 杨秀廷(苗族)  2021年06月04日11:29

溪河织翠锦,青峰列画屏。清水江畔,天蓝水碧,山苍木秀,苗村侗寨,美丽如画。每逢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红军长征两次经过的革命老区贵州省锦屏县,就会在大山深处响起一曲曲红色歌谣。

我们在清水江和乌下江交汇处的渡口下船登岸时,朝阳映照下的三板溪电站湖区,千顷一碧,连峰映带,光影跃动。抬头看古树掩映的瑶光寨木楼人家,袅袅炊烟点染出一抹宁静而又灵动的气韵。顺着青石板古道往上走,只见距离渡口两三百米的一个小山头上,傲然挺立着“红军长征河口战斗遗址纪念碑”。

1934年12月18日,红军先头部队兵分三路向河口挺进。瑶光寨坐落在清水江之南、乌下江之西的山腰上,两面临江,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当时,国民党王家烈部杜肇华等第五团、六团早已奉命在河口乌下江西岸和清水江北岸设防,妄图凭此天险将红军阻拦。守敌将河口的木桥拆毁,并将河边的木船、排筏和可以搭桥的各种木料全部收缴,在姚家坪乌下江西岸和清水江北岸依托树林和山岩构筑防御工事以作第一道防线,在瑶光寨脚密林间修筑碉堡和战壕作第二道防线,架重机枪以控制红军必经的塘东坡,对整个河口形成密集的火力网。

红军先头部队从塘东下到半坡,即遇到对面瑶光寨脚火力的阻击,便在山凹处赶挖战壕架炮与敌对打。敌人凭借坚固的碉堡和战壕,有恃无恐,边打边叫骂。不久,红军后援部队赶到,便分兵两路进攻,用山炮继续向对面碉堡猛攻,轰塌碉堡,将敌阵火力压下。同时组织力量从两侧树林间潜下河口,占据姚家坪,攻击对岸守敌。由于敌军占据有利地形,红军的进攻很困难。恰在这时,沿清水江北岸上来的红九军团先头小股部队赶到清水江对面的北斗坡,向敌人进攻。红军力量大增,枪炮声、喊杀声响彻河谷,江面上硝烟弥漫,对岸的火力很快被打压下去。不多时,乌下江西岸的守敌坚持不住,边打边往山上撤退。红军转而猛攻清水江北岸的守敌,并将姚家坪上的木材搬下河边搭浮桥。战士们不顾河水冰冷刺骨,跳下水里捆扎木头。很快,一座简易的浮桥建成,红军迅速从桥上通过,追赶逃敌。山腰的守敌仍在抵抗,突然听见敌人阵地上有人大喊:“不要打了,快跑,瑶光寨已经被占领了。”原来,趁山腰守敌与塘东半坡红军对打激烈时,红一军团另一部分从韶霭渡口渡过乌下江后,沿乌下江而下,从党艾上山迂行到瑶光寨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瑶光寨拿下,然后如下山猛虎扑攻山腰守敌。山腰守敌见上下受敌,慌忙沿清水江向剑河县南嘉方向溃逃。

“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河口一战,是中央红军进入贵州以来最激烈的一仗,歼敌200余人,数十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当日,红军长征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在距河口60公里的黎平县城二郎坡召开,打下河口,不仅为黎平会议胜利召开扫清了障碍,还疏通了红军西进贵州的重要通道。

青山肃穆,山河无言。在清水江、乌下江、河口、瑶光,岁月的风雨已把长长的红军故事衍化为一次次回望,让后来人透过历史的烟云追溯、仰望。

我们去拜谒瑶光红军长征毛泽东诗词纪念馆,正在清扫石板街的一位老人得知我们一行前来寻访红军故事,便邀来几位村民为我们唱了一首民歌《红军长征过瑶光》:“甲戌年间乱纷纷,红军艰苦走长征。经过福建江西省,两广湖南到黎平。到了黎平分三路,三支三路走锦屏。一支朝着清江走,一支又把小河行。一支来到甘塘坳,一边修路一边行。来到河口打一仗,打死敌人两百兵。三支会合瑶光寨,瑶光寨上闹盈盈。红军住过苗家寨,情意留在苗家心。”这首歌是用当地的“过山腔”曲调演唱的,声音高亢激昂,尾音长、音波大、节奏慢,歌声沉雄而舒展,婉转动听。他们的歌声里,激扬着用时光酿就的那种深情,质朴动人。这首歌已经在苗寨唱了80多年。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在“尝新节”“苗年节”和“枫树粑节”等活动中,这首歌成为各村寨民歌队必唱的曲目。活动期间,举办民歌会、文艺演出等活动,来自青山界百里苗乡的乡亲们传唱红军故事,歌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沧桑巨变。

硝烟已逝,历史的画卷却定格在这片山水的传说中。古枫树下长长的石板街,无声地延伸进吊脚木楼依山就势层叠而上的瑶光苗寨。山寨四周古木森森,虬枝盘曲,清风摇枝。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拜谒李家大屋。

1934年12月21日,中央领导所在的红军总部沿乌下江经八受、瑶里等村寨行进,下午到瑶光寨宿营。中央红军总部到瑶光后,总部设在瑶光中寨的姜家大院里,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大多住在这里,而毛泽东则住在寨脚的李家大屋中的厢房。

李家大屋由正屋和厢房组成。在古香古色的古民居中,我们欣赏到了由黔东南本土音乐人创作演唱的红歌《红军住瑶光》MV,歌中唱道:“家住苗族小村庄,村庄名字叫瑶光,红军队伍打这过……//松油点灯闪闪亮,战士睡得多安详,恢复体力攒足劲,长征路途还漫长。入冬时节天气凉,千万别忘添衣裳。编个斗笠送红军,它能伴你打胜仗。//晨雾弥漫清水江,奔腾不息向东方。红军集结要出发,拨开迷雾迎曙光。”

翻阅《长征日记》《绿色锦屏的红色记忆》《红军长征过瑶光调查实录》等史料,字里行间,80多年前红军长征中艰苦卓绝、英勇战斗的历史画面,一帧一帧,鲜活如初。红军到瑶光时,李家大屋的主人李志熙因背驼行走不便,又恰逢其儿媳生小孩“坐月”,需要照料,便留下来。李志熙是私塾先生,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草医,家里有些田产。毛泽东住进来后,先是和气地向李志熙讲红军是人民自己的军队,请他不要怕,想办法告诉外逃的群众回来,随后又向李志熙了解瑶光地方的历史和风俗习惯。

当时,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在瑶光以标语、传单等方式积极向群众宣传革命主张,号召当地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在红军的宣传和实际行动感召下,瑶光群众给予红军热情的支持,有的为红军伤病员治伤,有的积极为红军作向导带路,有5名苗族青年加入了红军队伍。

清水江与乌下江交界处的塘东苗寨松树岭上,山风扑面,松涛阵阵,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高耸的墓碑,静静伫立在一片庄稼地里,隔着乌下江与对面的“红军长征河口战斗遗址纪念碑”遥遥相望。

“寨边桂树花又开,老少祭奠烈士来。红军恩情千古在,苗家儿女记心怀。”稻香、果香和桂花的清香充盈着山村的日子,情意浓浓的歌声又在烈士墓前唱起,伴随着山风在大山深处久久回荡。

1934年秋,红军经过塘东苗寨时,一名掉队的红军伤病员牺牲在山坳边,村民姜敦俊悄悄将牺牲的战士掩埋在面向清水江的松树岭上。从那以后,姜敦俊年年带着儿子姜家烈给烈士扫墓。解放后才把红军烈士墓的事告诉了村里人。姜家烈一家人薪火相传的行动,深深影响着苗寨里的人们。1974年,塘东村群众为红军墓安上了墓碑。

饮其流者怀其源。2011年,村民得知锦屏县民政局将修葺塘东无名红军烈士墓,并在红军墓旁建瞻仰亭和参观步道,塘东村党支部的20多名党员每人交了100元特殊党费,村民自发捐资16000多元,买水泥拓宽通向烈士墓的便道,塘东村150多户人家每家都去出义务工。这一年的6月27日,已是82岁高龄的姜家烈老人刚从医院回家,就带着家人去祭奠红军烈士墓。老人面容肃穆地站在刻有“红军烈士墓”一行字的墓碑前,一只手拄着拐杖,一只手慢慢地拔掉墓前的小草,然后毕恭毕敬地摆上米酒、腌肉、糖果等祭品,再向红军墓鞠了三个躬。此后每年的清明节、八一建军节、中秋节、春节,姜家烈老人都要在家人的搀扶下,到松树岭祭奠无名红军烈士。2019年早春的一天,姜家烈老人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嘱咐家里人要守好红军墓,争取找到烈士的亲人。姜家烈年少时从父亲姜敦俊的手中接过守护红军墓的接力棒,而今又把这一光荣的任务交给家里的年轻一代。

红军长征过锦屏时,在河口和铜鼓打了两仗,由于长途行军,十分疲劳,还有敌军的围追堵截、土匪的袭扰,加上饥饿、疾病,有近百名红军牺牲在锦屏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埋骨何须桑梓地,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天动地。锦屏各族人民把红军烈士的遗体悄悄掩埋,让红军烈士的英魂安息。如今,在锦屏县河口、启蒙、固本、偶里、隆里等乡镇当年有红军将士牺牲的16个苗村侗寨,每逢特殊时节,当地群众都自发祭奠红军英烈。

一路走来,当我站在一座座红军烈士墓前默哀致礼时,《苦难辉煌》中的那段话一次次在耳畔响起,一次次撞击着我的心胸:“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

在这片民歌遍地生长的乡土上,人们把讲述红军故事、唱与红军有关的山歌这样的活动称为“唱红歌”。韶霭村文艺队把红军故事编成花灯戏和民歌,在方圆百里山乡演了几十年、唱了几十年,三代人同台演红军故事、唱红歌,也成为清水江畔一道动人的文化风景。随手翻开文艺队的记事本,上面记有近年来参加“唱红歌”的记录:2011年八一建军节,参加塘东苗寨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过苗乡七十七周年红军烈士墓瞻仰亭落成歌会”;2012年“枫树粑”苗年节,到瑶光苗寨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过苗乡七十八周年歌会”;2013年农历八月尝新节,在韶霭苗寨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过苗乡七十九周年青山界四十八苗寨歌会”……

这些年里,苗乡纪念红军长征的歌会年年开,只要一聊到红军,人们会把“红军传单”“红军渡”“红军路”“红军林”“红军筷”“红军识字课本”“红军墓”等等这些发生在苗乡的故事,一件件一桩桩“摆”出来。问他们何以这样熟悉这些掌故,他们自豪地说,这是苗家人对红军的纪念。

韶霭村是清水江中下游地区有名的“歌窝”,因为这是一个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地方。现在村里还保留着“红军墓”“红军渡”“红军路”等珍贵的红色文化遗存。1934年9月和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和第六军团长征先后经过并宿营韶霭。红军纪律严明,虽然自己缺食少穿,却尽力帮助贫困群众。红军经过甘塘、韶霭、塘东时,修复被敌军毁坏的道路。苗乡群众与红军结下了浓浓鱼水情。这一年的9月下旬,韶霭村民龙德承、姜永德等人在村脚乌下江渡口为红军摆渡三天三夜,其中一条船在渡战马和4名战士时,由于马受惊导致船至河中时翻沉,马和众人落水,龙德承、姜永德等人奋力救出两名战士和战马,两名红军战士不幸牺牲。红军首长非常感谢两名船工,临别时,每人送了一双铜筷作纪念,并嘱咐船工将两名战士的遗体打捞安葬,让红军烈士安息。

“让红军烈士英魂安息!”红军首长当年的这句嘱托,深深地铭刻在苗乡群众的心里。龙德承等人将两名战士的遗体悄悄掩埋在江边的山包上。姜永德每年清明都去坟上祭扫,直到去世。2006年夏天,下游的三板溪电站下闸蓄水前,经报请县相关部门同意,韶霭村民自发组织将处于淹没线以下的两座无名红军烈士墓搬迁到水位线以上,并立碑纪念。

山水深处,岁月铭记着80多年前那一幕幕雄浑悲壮、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诞生于韶霭苗寨的“红歌”《踩不断的石板桥》这样唱道:“老鸦要叫随它叫,风吹竹子随它摇。一心跟着共产党,踩不断的石板桥。”这首歌,从1934年秋天在韶霭村苗族群众中悄悄唱起,到现在,歌声里的情义已经在光阴的河流中奔腾流淌了80多年。

“歌养心、饭养身、酒养神”,这是苗乡的传统。我曾多次在“唱红歌”的活动现场听过《红军故事大家唱》,歌中唱道:“清江苗寨好风光,四十八寨开歌场。红军故事大家唱,革命传统永发扬。红军住过苗家寨,情意留在苗家心。苗家永远跟党走,人民江山万年长。”2013年秋天的韶霭歌会,主办方邀请20多个村寨的民歌爱好者参加“千人合唱”这首歌,当雄壮的歌声在村前广场的古树下唱起,整个村寨都沉浸在情深意切的情感抒发中,歌声唤起人们对红军深深的怀念。

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老区各族人民继续通过歌唱的方式传承红军精神,赞美生活新变。有一首叫作《苗岭山乡喜事多》的“新红歌”在塘东、韶霭等村寨已是家喻户晓。歌中唱道:“苗乡侗寨新楼坐,林海深处笑欢歌。清江两岸风光好,苗岭山乡喜事多。如今村村通公路,医疗好处不用说。免除千年农业税,病痛就医不用愁。儿童上学全免费,党的阳光温暖着。贫困农家享低保,饮水工程解民忧……”苗族歌师、“河边腔”民歌省级传承人李宏美高兴地说:“这首歌就是我们苗家人的心里话,是我们的‘幸福歌’。”韶霭村苗族歌师龙家亮最近也创作了一首新民歌《富民政策暖心窝》,反映党的民族政策给我们苗乡带来的巨大变化。

“阳雀记得千年树,苗家记得红军恩。”岁月的脚步在这里匆匆走过,红军当年深深播撒在这片乡土上的红色种子,已经在新中国70多年的春风化雨中,萌芽、抽枝、开花、结果。而一首首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红歌,承载的是历史,凝聚的是精神,成为锦屏各族儿女继续踏上新征程的宏阔精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