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60位代表性艺术名家的160多幅作品齐聚浦西第一高楼 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享受一场高级别的“国粹艺韵”
6月17日下午,由虹口区委宣传部、中视文旅艺术研究院、国学频道上海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国粹艺韵》TOP特邀大展在浦西第一高楼的上海白玉兰空中艺术中心拉开帷幕。杨正新、蔡超、张松、李宝堂、王学辉、谢麟等全国60位代表性艺术名家的160多幅作品齐聚,通过多元的艺术笔触将“世界会客厅”北外滩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展特邀全国15个省级美协主席、副主席共20位艺术名家以《爱上北外滩》为主题进行了三次采风、写生。这些成果汇聚展厅,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
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为艺术家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我们邀请的都是在江南风景和城市题材创作上有建树、有个性的艺术家,大家各自手头都有不少创作任务,但是接到上海的邀请,欣然前来。”本次大展的艺术顾问、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琪说,从这些艺术家身上,他看到了胸怀和担当。“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深度与厚度。”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蔡超是第一批前来采风的艺术家之一。三月初的上海,依旧春寒料峭,在外面走一天,手脚冻得有些发麻,但看到“世界会客厅”的美丽画面,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北外滩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高楼林立,现代化气息浓郁;但同时历史底蕴深厚——100多年前,陈毅、聂荣臻、赵世炎、向警予、蔡和森、周恩来等一批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便是从这里启程赴法勤工俭学,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蔡超描绘了晨曦中的北外滩,象征着希望。“你看黄浦江的这个弯道像不像张开的口,正契合了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我来过上海很多次,但从北外滩的视角看上海却是第一次,这里的夜景太迷人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原院长张友宪感叹。他创作的《上海音乐谷有此景》描绘了一幢长满绿植的老建筑,郁郁葱葱之下是一个时尚感十足的啤酒吧,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给了画家无尽的创作灵感。一个下午的时间,他便完成了整幅画的创作,可谓一气呵成。
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秘书长、研究员刘建的《故园情愫》则聚焦上海白玉兰广场周边生活意味很浓的民居,呈现出这座城市的温度……
城市题材创作,国画的一次创新实践
站在“世界会客厅”,直面大江东去波涛滚滚——北外滩、虹口这块热土深情地演绎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前赴后继、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在这里,可以遥望中共四大代表庄严表决的面容和左联作家奋笔疾书的身影,听到《义勇军进行曲》的第一个音符,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金星红底的构图,还有虹口、北外滩已经和正在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呈现北外滩的多面性之外,此次展览也是国画在城市题材创作上的一次创新实践。“过去,国画多以山水、花鸟、人物为题材,鲜少描摹现代都市,因为创作中透视问题很难解决。”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常务副主任毛冬华的解决方案是在画作中引入玻璃幕墙。比如,她创作的《观海系列—远航》便独辟蹊径地描绘了浦东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大楼玻璃幕墙映照着的浦西北外滩,林立的高楼中,上海白玉兰广场特别醒目。在钻石般带棱角的大楼幕墙的映照中,北外滩俨然一艘即将起航的大船,在阳光彩云的映衬下驰向远方。“艺术创作不能过于直白,要有意味地表现对象,让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如果画的都跟照片一样,艺术家的价值在哪儿?”她说。
陈琪则创新采用组画的形式展现当代城市景象。创作过程中,他在墨汁中加入银色,大大提升画面的亮度,使得色彩单一而不单调。
知名画家杨正新的《上海邮政博物馆》,有着传统海派绘画的笔墨意趣和生活气息,又兼有现代绘画的形式感和表现性。简约的画面准确抽取了该建筑最灵动的轮廓线条及邮政绿色彩,将“远东第一大厅”的外墙横跨了宣纸界面,随形就势勾勒出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