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延安,相逢耀眼的红和盎然的绿
来源:中国民族报 | 鹤蜚  2021年06月24日11:14

在延安,每一种记忆都与红色有关,而每一种风光,都与绿色结伴。

最初对延安的崇敬与神往,源于中国革命文化的熏陶。从小时候的日记本扉页上令我向往的宝塔山,到延安窑洞前毛主席身穿打满补丁的裤子做报告的黑白照片,再到婉转悦耳的歌曲《南泥湾》《绣金匾》,风趣幽默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这些陕北高原上的红色印记,让我这个从小在大海边长大的女孩,对遥远的延安生发出无限想象。从小到大,那深远厚重的红不时地牵引着我,使我在远离延安的地方,想象着,凝望着,期待着有一天与之相逢……

今年5月,我跟随“重走长征路——退耕还林还草作家记者行”采风团,终于来到了心中的圣地延安,无数次梦里相见的一切就在眼前。走在宝塔山下,漫步在延河两岸,倚靠在窑洞粗粝而质朴的木门上,触摸着窑洞泥土抹就的土墙,还有透风的木格子窗棂,我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听到了响彻山谷的嘹亮的军号声,仿佛看到了经历过艰难跋涉、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大步走进延安时的情景。

让我惊讶的是,在延安举目四望,这里没有我想象中的黄土高坡,没有尘土纷飞的泥土路,没有裸露难看的荒山土岭,极目远眺,看到的是宝塔山漫山遍野、一望无际的绿,这夺目的绿和长在心底的红,融合在一起,使我心目中的延安越发的丰满而美丽。

从何时起,黄土高坡上泛黄的泥土被这绿色包围了?从何时起,掩映在山涧的不再是光禿禿的黄土高坡?

在延安吴起县的中国退耕还林展览馆里,我为心中的困惑找到了答案。在红色博物馆众多的陕甘宁地区,退耕还林展览馆实在小得可怜,它背依着青山,静静地伫立着,但这里却是我国第一家退耕还林展览馆。

在这里,历史的画卷一页页地在我眼前徐徐展开,那些珍贵的老照片,鲜活真实的影像资料,还有那一刀一镰一犁一车的工具,那些在山上奋战的栽树人的身影,他们用艰辛换来的绿,缝合了黄土的裂痕,使曾经光秃秃的荒山,穿上了绿的盛装,延河水欢腾喧嚣着穿过茂密的森林,奔涌而去……

原本,古代的延安就是水草丰盛、牛羊衔尾的风水宝地。然而,自明、清以来,由于滥垦、滥牧、战乱等因素,延安的生态环境几近崩溃,陷入了“越垦越荒、越荒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到上世纪末,延安成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占延安总面积的77.8%,年入黄泥沙以亿吨计。每至春、秋两季,更是沙尘侵染肆虐、遮天盖地,让人苦不堪言。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延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曾几何时,“荒凉与贫穷”成为老区延安的代名词。萧索荒山、漫天风沙,成为这里挥之不去的“黄色哀愁”。林业专家认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许多地方并不适合种粮食,特别是陡坡地,开荒种粮极易导致水土流失。

1997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两年后,国务院提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十六字方针,要求延安“变兄妹开荒为兄妹造林”。这为延安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改善延安的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条件,1997年,延安市在吴起县率先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吴起县也因此成为我国退耕还林“第一县”。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展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的决心和信心。

延安人在这块红色圣地上,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延安人以执着的“延安精神”改造河山,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地上埋头苦干,将满目荒山的吴起县改造成为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县。延安的山川大地逐步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逆转,收获山川秀美的生态延安,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为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在我国生态建设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短期内“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

走在退耕还林起步地的聚财山上,这里有茂密的山林,丰沛的植被,落叶和枯枝都成了养料。如今,这里没有了烟草和马粪的味道,而花朵一样的山鸡,不时地在林间穿梭、跳跃……

到延安的当晚,大雨如注。因为生病,我要到医院输液。穿过宽敞的马路,经过延安大学的正门,我来到了宝塔区杨家岭的一家诊所。躺在诊所的床上,望向灯火璀璨的窗外,车水马龙的喧闹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古城延安的今昔,它有闻名于世的红色元素,有着令人难忘的历史遗迹,有着特殊的建筑和街区,更有着延安人进取不懈的精神。这个城市,在不动声色中,保留着明显的辨识度。旁边床上的小朋友在吃苹果,我突然也很想吃,一定是我的眼神泄露了我的心思,他的妈妈送给我一个苹果。我没有推辞,接过苹果,用力地咬上一口,这味道真是太安抚人心了。沁人心脾的那种甜,恰合了我心中最初的向往,在一个充满红色记忆的城市里,我仿佛也变成了延安人……

敬畏自然,热爱环境,并与山川、河流达成和解,正是红色延安的绿色发展之路。

就这样,我在延安成就了儿时的向往。在延安,我知道了那耀眼的红和盎然的绿是通往未来的最佳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