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深耕乡土题材书写 内观人文精神世界 ——新世纪二十年江西散文创作概述
来源:《创作评谭》 | 袁演  2021年07月15日08:44
关键词:江西散文

散文是作家个性的表达和灵魂的写照。面对这个审美趣味多元化的时代,新世纪的江西散文写作者尝试用智慧和思辨的方式,向主体的深层次挺进,通过对乡土题材的深耕、本土历史文化的探源及对个体精神内涵的叩问,采取多元化的叙事视角与写作经验,对人的生命意识及生存状态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反思,表达出作者的智性诉求。

就江西散文创作团队和作品发表量而言,新世纪二十年来都达到了相对庞大的阵容和数量,散文写作者一直在逐年递增,从最开始的“50后”“60后”和“70后”,发展到后来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形成了老、中、青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之势。其实,散文在这个时代并不被受众热捧,相对于小说、诗歌和影视来说,这一文体门前冷落。尽管散文写作门槛低,但写作难度并不小,因为它不仅需要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更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现代性都熟稔于心。但是新世纪江西散文的创作团队却是继往开来,如条条溪流逐渐汇聚成更宽广的湖泊河流。

老一辈散文家们仍未退场,一直活跃在创作一线,他们厚积薄发,勇立潮头,以优质的作品为江西散文掌舵;新锐散文作家们开疆拓土,持续发力,以一批批精品佳作成为江西散文的中流砥柱;新生代散文写者则以崭新的风格和题材不断地刷新江西散文的高度。他们共同的努力,不断增加着江西散文的厚度,丰富了江西散文的生态。

笔者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对江西散文创作进行年度盘点,海量的散文作品无疑给笔者的遴选和总结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同时,也让人倍感欣慰和鼓舞。因为创作的繁荣昭示着散文活跃跃的生命力。本文将围绕江西散文的整体性特征,结合个案分析展开叙述,尝试对新世纪二十年江西散文创作成果进行爬梳整理。

一、创作梯队的完整性和地域性特征

新世纪以来,江西散文作家作品群体性崛起,成为当代中国散文领域的一道靓丽风景。他们的个性化风格和整体性成长,在全国散文群体中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也获得了各级各类奖项:江子获第五届老舍散文奖,安然获得第三届与第五届老舍文学奖,刘上洋、朱法元、罗张琴、凌翼等先后获得冰心散文奖,陈蔚文、傅菲、朝颜、朱强等人先后获得人民文学新人奖、《草原》文学奖、骏马奖、三毛散文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奖、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等。正如知名评论家古耜所言:“江西散文是以均衡协调而又生机勃发的综合实力,彰显了自身的个性与优势,进而居于国内散文创作的领先地位。”[1]

盛名之下,江西散文创作一直持续着汹涌澎湃的势头,老、中、青三代散文作家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笔耕不辍,在反映世情广度、把握历史高度和透析人性深度几个层面,涌现了一大批兼具沛然之气与诗意盎然的散文佳作。《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媒体称之为“江西散文现象”。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支撑着新世纪江西散文的创作,散文作者以充满个性化的人文地理书写模式,还原历史的细节,重构人物的丰满形象;或放眼当下,以地域化的叙述空间进行生态观照,体察社会转型期的都市与乡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扼腕长叹;或洞察世事,以女性化的叙述视角以及犀利精巧的措辞,在日常生活的字里行间捕捉创作灵感……从而营造出多元化的散文生态。

2009年11月“江西散文现象”研讨会的召开,便是江西跻身全国散文大省之列的标志性事件。2015年6月9日,江西省作协与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单位在京联合主办了“江西新散文作家群”研讨会,会议集中研讨了王晓莉、李晓君、江子、陈蔚文、范晓波、傅菲、安然、夏磊、朱强这9位具有鲜明文体特点和卓异艺术追求的新散文作家的作品,并对近年来涌现出的整个江西新散文创作群体予以了高度关注。雷达、梁鸿鹰、古耜等与会专家对江西新散文作家群体当下的创作态势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毫无疑问,无论是研讨会的召开还是专论文章的发表,都是旨在通过对近年来江西散文创作的多次盘点,使得江西散文创作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向更高的水准与高度迈进。

江西的散文家们风格各异,但“辨识度”很高:比如:李晓君梦幻旖旎,江子大气奔放,范晓波自然灵动,王晓莉深刻犀利,陈蔚文沉潜内省,傅菲层域繁复,夏磊古典浪漫,谢宝光隐喻幽默,朱强高古奇崛,詹文格智性思辨,朝颜逼近现实,安然温婉细腻……只需看文字就可大致推测出创作者。但无论有多少种风格的呈现,创作者都有一种相同的精神内核贯穿于作品之中,这或许可称之为“独立的叙述”精神。“所谓独立的叙述,就是不被主流意识形态等各种外在因素干扰和制约的叙述,一种从切身体验出发,从自我的精神、情感和意识被深深卷入的具体情境、事件和细节出发,从生命的体温、脉动、快感、疼痛、幸福和苦难出发的叙述。”[2] 以“独立的叙述”精神为指导,各自保持着与他人相异的散文风格,这对于“无拘无束,随物赋形”的散文文体而言,无疑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高度,是无数散文写者梦寐以求的境界。而这一点,江西的很多散文作家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好。他们以高水平的集团军阵势跻身全国散文大省的行列,在创作中注重整体结构的和谐与均衡,以鲜明的个人特色,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此外,江西散文创作的地域性特征较为显著。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省的文学,除了是对时代的观察、记录、反映外,也必然和该地域人的生活、性格以及他们生存耕种的土地发生密切的联系。我省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境内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是丘陵和盆地。这就使得江西文化包含着古越族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吴文化等多种成分,呈现出兼收并蓄、交汇融合的特征。晋唐以后道教、禅宗的进入,以及宋明理学的兴盛,丰富了江西的文化色彩。反映在文学上,便带有鲜明的‘南方’特征;从容、散淡、轻逸。虽然进入新世纪以后,文学的市场行为和消费主义倾向日益明显,但是江西作家依然保持着文本上的优雅质感,他们以轻逸的话语姿势,通过一种‘以轻击重’的方式表现社会变迁带来的人的内心的焦灼和冲突,以清新、质朴的文字来覆盖生活的复杂和不易……是一种寄寓了作家主观意识的叙述哲学”[3]。

从某种程度上说,江西有着较为深厚的散文创作传统,“唐宋八大家”之中,江西便占有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席。对传统道德观和生活方式的肯定和追求,在新世纪江西散文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江西拥有完整的乡土文明形态、多彩的民间文化,这都构成了江西散文写作的丰厚土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江西作家群充分吸收传统经验,同时积极探索当代中国散文写作的脉络,以有今日的成就。

的确如此,江西散文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地域传统文化的诸多因子熏陶,尤以陶渊明的“出世”思想、陆九渊的心学思想、禅宗文化和佛教的影响为甚,深深浸淫了某种自由洒脱的精神命脉,保持着“独立的叙述”精神。散文写者在“出世”之中保持自己高洁的情操,但又不是消极的“出世”,反倒是经由“出世”之后再积极“入世”,在显现出超然与达观态度的同时,深度关注社会发展,注入忧患意识,把传统文化中的深层隐喻通过散文表达出丰富、多样、立体的内涵,形成了江西散文整体的精神气质与风貌。

二、江西散文创作的四个向度

新世纪二十年来,江西散文创作大致可分为四个向度:一是以描写美好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文学;二是以透视人生、人性为内涵的哲理散文;三是以观照剖析历史为主线的地域文化散文;四是以洞察社会现状为己任的现实主义散文。

(一)自然文学:描写美好生态环境

自然文学题材的繁盛得益于江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自然风光。新世纪二十年来,描写生态环境的自然文学代表作家有傅菲、范晓波、罗张琴、洪忠佩、夏磊等人。以江西上饶作家傅菲为例,他是一位拥有强大而丰沛的感受力,且与自然心气相通的人,近年来致力于乡村和自然领域的散文写作。先后出版散文集《故物永生》《深山已晚》《鸟的盟约》等二十余部,这些年来,他几乎每年以一至三部散文集的速度井喷式写作,曾获得三毛散文奖、百花文学奖、江西省文学艺术奖等,还获得多家刊物年度奖。

罗张琴以散文集《鄱湖生灵》等作品表达对生态的关注。该书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考察和表现了鄱阳湖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人类与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画卷。作者深扎湖区,近距离观测候鸟和珍稀动物行迹,寻访湖区志愿者,捕捉鄱阳湖生灵的立体与丰盈,同时刻画了可敬可爱的巡林员、护豚志愿者、河长等基层工作者形象。

诚挚与沉静,是范晓波散文征服读者的魅力所在。多年来他倡导高耗能低产出的散文写作模式,岁月沉淀下来的东西,在他笔下凝聚成一种炙热而又沉静的叙事。《田野的深度》和《夜晚的微光》是范晓波在琐碎而漫长的生活中,慢慢酝酿出的“原浆散文”的结集出版,里面有他对春天与故乡的探访,也有他在田野和边城留下的足迹。他的最新散文集《远方以远》、《风景在你不在的地方》和《本命季》,以个人成长史为主线,展示了作者及同时代人的精神轨迹和生存美学。

描写江西山水文化的散文以洪忠佩为代表。所谓的山水文化,即人类在认识、利用、开发以及保护自然山水中创造的文化。洪忠佩游走于婺源村庄的点滴记录,既是地域文化和民间风俗相融的烙印,更是婺源先人崇尚自然的认识与表达。他以散淡的文字书写家乡的山水人物,同时对婺源各地的历史人文做了梳理和阐释,作品散发着醇厚的文士气息。

夏磊的散文有“治愈系”特征,早期以《秋以为期》和《一枕清霜》为代表。《秋以为期》描写作者家乡的秋天,在诗意绵密的文字背后,我们嗅到了一股淡淡的桂花香,体会到浓浓的乡情。《一枕清霜》以格桑花为意象,描写了藏族同胞的质朴和香格里拉的无限美景,借香格里拉表达出对纯真心灵和纯净生活的神往与企盼。两篇散文都是在诗意绵密的文字背后,表达出对纯真心灵和纯净生活的神往与企盼。

(二)哲理散文:以透视人生人性为内涵

散文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在呈现人的生存困境、表现人在生存困境中所进行的突围、揭示人的沉沦和处境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内在动力,彰显出人类永恒的理想。新世纪二十年来,以陈世旭、李晓君、王晓莉、江子、陈蔚文、王芸、詹文格、安然等为代表的散文作家,创作了很多对心灵世界进行探索考辨的上品佳作。

上述群体中,几位女性散文作家创作倾向有一些共性,即关注琐碎的日常生活,十分善于从小人物、小事件等细微处出发,见微知著,耐人寻味。她们关注人的内心成长话题,在分享自我和分析他人的生活经历中提炼人生智慧。王晓莉的散文一直关注身边的细微事物和物件,如蚂蚁、盐、米虫、台灯等,从物对人的影响中,窥见物的哲理蕴含。王芸认为写作可以让狭窄的笔尖触及辽阔的人间世相,让简单的文字映现复杂的世道人心,她从最细微的生活缝隙中捕捉痛点,并能深切把握着并抵达鲜活生命的深处。陈蔚文的写作惯于对人性与人心进行探寻,简练笔法直达心灵的最深处。2021年她出版散文集《若有光》,同题随笔《若有光》被收录进北京师范大学张莉教授主编的《即使雪落满舱:2020年中国散文20家》一书。从这本集中,读者可以明显感受到她近年写作风格上的变化——有了更宽阔的视域与更深的关怀。

安然与蔡瑛的一些散文有相似之处,通过描述亲人重病、弥留之际或去世之后的伤痛瞬间与心理感受,探究主体外在表现背后所展现出来的生存经验与情感体验,在精神追寻与生命触摸中,捕捉现实与梦幻的回音,在受难的悲剧中觅得精神超越。

陈世旭的散文特点是格局大、文字简,常常千字文就阐述了深刻的哲学问题。在他博学、犀利的文笔下,读者领略到古代哲人的深刻思想、中外名人的逸闻趣事、文坛官场的世态炎凉以及作家自己的悲喜人生。作为著述颇丰的小说家,陈世旭对自然有更多形象化和人格化的感悟。他的散文集《谁决定你的世界》《大地文章》等,题材涵盖面甚广,有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与睿智点评,有对山水人文的娓娓道来,充满诗情画意,还有笔锋犀利的杂文,对社会怪象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讽刺。从这些充满温度的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陈世旭作为一位作家的深刻自省精神。

江子是江西文坛强势崛起的新锐散文家,在全国散文名家方阵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多年来,他笔耕不辍,从最初的青春叙事《在谶语中练习击球》、地域文化叙事《苍山如海——井冈山往事》、乡土叙事《田园将芜——后乡村时代纪事》《赣江以西》,到后来的历史散文《青花帝国》、文化散文《去林芝看桃花》等,每一部作品都是掷地有声的精品佳作。最值得称道的是,江子在涉猎不同的写作题材时,非常注意语言的打磨和视角的选择,具有不雷同的创新性。他的写作关注人的心灵,关注自身的生存现状,用一颗真挚之心,去诉说、剖析心灵的疼痛和煎熬,使作品深刻、饱满。

李晓君的散文多为对自己的直接人生经验及社会观察的回顾、梳理和提炼。在家乡小城、师范教室、贤士花园等空间转换中,他经历了少年——青年——中年的成长过程,文学、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不断地浸润和滋养着他。多年磨砺、沉淀和发酵,逐渐成就了一批把个人经验与时代烙印融为一体的厚重之作,如《姨妈》《梅花南北路》《暂居者》《只手之声》等。新世纪的前十年,他倾向于凭借当年做乡村教师的记忆,精心营造着自己心中诗意的乌托邦,散文集《江南未雪——1990年代一个南方乡镇的日常生活》呈现出相对完整的乡土社会记忆,是一部在城市化和市场化夹击下,乡村“被变化”的精神之作,对赣西某镇的乡村伦理、底层人物、经济活动等做了细腻深沉的描画。近十年来他逐渐转向城市题材。他笔下的小区及周边风景,带有一种明澈而温暖的色彩。他对于精神的探入,让人感到其对内心的深刻体察,同时文中散发着平和儒雅的气息。

詹文格的散文糅进了社会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等相关知识与内容,他有较为成熟的散文话语组织系统,具有隐喻性和张力的文字,呈露出了优秀作家的思考。詹文格的写作风格都是以小见大,如《阉割》《系在绳上的历史》等。他善于对细小而抽象的概念进行追问和探索,以习焉不察之物为对象,抓住各种事物多层次的内心图景,紧扣其丰富复杂的历史内涵,营造出以真情实感为基础的艺术境界,并娴熟地运用古今中外相关材料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其间充满哲思的话语也让人回味绵长,显示了他散文创作的极大潜力。

(三)地域文化散文:以观照剖析历史为主线

江西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书写传统。新世纪以来,有一批散文作者在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和实地踏勘,寻找历史的真实细节和缝隙,带领读者的精神进入到历史的现场。这类散文的创作应站在人类命运和历史进程的高度,用文化的眼光审视和观照。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需要学识的储备、境界的提升、人格的修炼等,方可达到对于事物的洞若观火,才能写出气魄宏大、坚实有力、内涵丰富的散文。可喜的是,老一辈江西散文作家们仍活跃在散文创作的前沿,为众多中青年散文作家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例如,刘上洋的历史文化散文总是能坚持自己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用自身丰富的阅历与见解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社会与历史的窗户。早年发表的《双头鹰的国度》(入选由中国散文学会评选的“2009中国散文排行榜”)和《阿连德铜像》(入选由中国散文学会评选“2009中国随笔排行榜”“2009中国年度散文”)都是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精品佳作。前者以对俄罗斯双头鹰国徽的疑惑为起点,探讨形成俄罗斯人双重性格的历史原因。后者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游览者的眼光,聚焦阿连德——这个智利社会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一位克己奉公的民选总统的铜像,展开了历史的追忆和哲理的总结。《江西老表》更是兼有学理性和文学性的厚重之作,文章以独到的视角、犀利的笔触、深刻的思考和精辟的总结,概括出“江西老表”的特点及成因,把“江西老表”性格的丰富内涵和形成原因分析得入木三分,内涵深刻、言辞率真。在地域历史散文《万寿宫:江右商帮的精神殿堂》和《一座围屋的回响》中,他以现实主义的方法,用真实的描写探讨万寿宫、江右商帮和关西新围这些历史话题,很好地表达了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洞察与分析,带给人们有力量、有希望的文学作品。

刘华散文集《田野》以散文的笔调,结合大量田野调查的方式,展现出一幅幅民间文艺和民俗活动的画面——南丰石邮村的搜傩仪式、鄱阳渔鼓、弋阳腔、赣戏、连四纸制作……在他的细致传神的描写中,我们得以窥见古老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传承与发展前景。这部散文集选取了他之前创作的逾百万字的“大地脸谱”系列文化散文集(《灵魂的居所》《百姓的祠堂》《风水的村庄》《亲切的神灵》)中的精彩篇什,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多维度地呈示了乡土中国的文化生命,为江西的文化重建提供了诗性智慧,体现了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

朱法元散文集《沉静的山歌》分为写景、忆事和怀人三辑,收录了作者从1997年至2009年的四十多篇散文,向读者描述了幕阜山区过去的风土人情、苦难经历和人性之美。在写景的部分中,作者将修水古老的历史文化、代代相传的民俗风情融汇在青山绿水的景致之中,吸引着读者走进了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令人心驰神往。2021年,他又出版了散文集《山魂》和《天脉》。在两部新作中,作者以独具特色的幕阜方言,记录了幕阜山区的厚重历史文化和奋力打拼的创业故事,为新时代乡村唱响了新的山歌。

武向春的散文集《第四等爱情:旖旎风情不知出自谁手》收录了多篇关于民国时期政治与文化名流爱情的系列散文,分别描写了张爱玲、丁玲、萧红、凌淑华和章若亚等人的波澜起伏的情感故事。作者对历史人物内心的把握是以女性心理为参照,溢满了对女性的深刻理解与疼惜之情,对陷入情感困境中的女性有着深入肌理的分寸拿捏。继《第四等爱情:旖旎风情不知出自谁手》之后,武向春的眼光投向了更为久远的历史人物,散文集《相识燕归来 晏殊》以北宋初期的社会、政治环境为背景,讲述了晏殊的生平故事,以及他的为官、从政之道,对北宋时期的政治局面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解读。历史散文《介冈:八大山人的藤与月》讲述了八大山人朱耷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简心的乡土散文里,浓郁的客家风情和多彩的客家生活,始终是一种真切而鲜活的存在。例如《赣南血型》就是对赣南红土地的凝视与讴歌。文章从自然、人文等诸多方面,宏观立体地剖析出赣南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性格。在回望赣南的历史事件时,作者有选择地应用史料,同时又伴之以生动的形象再现、优美的意境创造和灵动的感悟抒发,强化了作品的审美和艺术品格,进而折射出作家内心的深沉与丰富。

此外,还有对异域文化书写的散文集《寻梦法兰西》,这是江西著名文化学者陈政继《列岫云川》之后的又一美学、文化探源之作。作者历时六十余天,畅游了法国的山山水水、博物馆、美术馆、风情小镇,以美学家的眼光审慎地观察着法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围绕近现代东西方文化艺术比较这个主题,用诗意的语言将自己所领略到的法国文化尽情地诉诸笔端。文中既有对西方文化艺术的客观描述,又有对本民族发展和文化的忧思,透露出浓浓的家国情怀。

(四)现实主义题材:以洞察社会现状为己任

新世纪二十年来,以蓝燕飞、朝颜、彭文斌、凌翼等为代表的散文作家,以各自熟悉的生活领域为取材对象,观察人生,描摹事态,在纷乱复杂的生活表象中,表达感受,提炼观点,创作了一批现实主义题材的散文佳作。

蓝燕飞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她的散文底色严峻,显出凝重色调。她将自己的命运融入她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中,与民众休戚与共、患难相依,这使得她的散文弥漫着一种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散文集《逆光》中的篇什,无论何种主题,都流露出作者身为医者的一颗“父母心”,无论哪个故事,都表达出作者深度的自省意识和谦卑之情,带领读者进入易感多思的女性精神世界。

朝颜的《陪审员手记》采用非虚构手法进行创作,是基于作者五年的陪审员经历,将两百多例案件庭审的实况提炼而成,是全国首部人民陪审员主题文学作品。全书立足于法院及与之相关的特殊社会空间,以一个陪审员的视角,观察社会,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探寻一个特定时期中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作品用纪实的手法,讲述人的观念迅速发生变化的新时期的故事,挖掘案件背后千丝万缕的联系,揭示法、理、情之间的矛盾冲突,打开人性的密码,还原社会的真实。全书由十个长篇散文组成,直击社会热点和痛点,体现出散文家的社会担当。

彭文斌创作了大量的地域文化散文,例如《赣地妖娆》等散文集。他的散文往往从怡人的美景切入,自然地过渡和联想到当地的历史人物或景观,进行理性的总结,再用诗性笔法提升境界,溢满深情地表达出对江西这一方山水的热爱。

凌翼创作了《赣鄱书》和《大湖纹理》等有关江西本土文化题材的系列散文集。作品围绕鄱阳湖的地理变迁和历史文化现象展开,在叙述视角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古今观照的视野,力求全景式地呈现鄱阳湖的精神气质。作者极具工匠精神,实地勘踏历时三年多,行程三万余里,跨越六十余县,以严谨与细致的精神进行创作。

以上是近年来江西散文创作的四个向度:亲近自然、探索人性,回望历史,关注现实。绝大多数散文作家都能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赣鄱地域文化展开写作。同时,就散文的范式、体例和风格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梳理和探索,这对于推动中国散文写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当然,也有部分散文依然存在零乱性、庸常化、符号化等问题。

三、散文写作的创新实践:跨文体手法

新世纪的江西散文作家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手法,他们借助小说、诗歌、戏剧、影视等艺术类型的表现手法构建散文,呈现出跨文体写作的趋向。

“中外繁复丰厚的文学资源既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写作经验,但由这些文学经验积累到现在所形成的巨大成规,也给了我们写作带来了一种似乎无法突破的壁垒和难以逾越的障碍,于是,时至今日,我们看看林林总总的散文家的创作,总觉得他们都写得太老实了,总在一种既定的圈子里转圈,鲜有明显的探索和突破。”[4] 然而,近年来有一些散文家的作品写得不那么“老实”,比如傅菲、朱强、谢宝光、茨平等人的散文。

朱强的思维是缜密而开阔的。他的散文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历史叙事和个人叙事之间切换。作为准“90后”新锐作家,他总能够通过个人生活的口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年的阅读和摘抄,使他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感悟良多,加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背景,使他的散文面貌呈现出一种跨界性。朱强在进行散文新实验时,秉持了创作中可贵的独创性,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烙印。

傅菲的散文善用“跨文体”写作,以诗的笔法、小说的虚构,甚至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来写散文,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增值,尤其是扩大了散文的视域和容量。傅菲发表的散文中,具有跨文体性质的有《木箱记》、《社庙记》和《身体的玫瑰》,其中,《木箱记》与《社庙记》依然是把故乡枫林村和饶北河作为叙述的支点。《木箱记》通过作者从幼年至今与樟木箱系列相关的故事,表达了对这一物件的深厚情感;《社庙记》是对如今已破败废弃的社庙里曾发生的稀奇古怪的陈年往事的回忆,通过打捞岁月来钩沉这个空间对于个人精神成长的意义。

茨平的散文多含有小说的笔法,例如《戏精曾良生》《小镇青年令狐冲》等,基本上都是对农民工等底层人物生活境况的描写。他的散文《奔跑的垃圾》游刃有余地运用小说笔法叙事,题目标新立异,内容丰盈饱满,人物的神态语气与外貌描写都十分传神细腻。文章折射出都市中被边缘化的小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忧虑。

谢宝光的散文总是在不断地对文体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开创,恰如其分的虚构、信手拈来的隐喻表达和出其不意的幽默感,都是在试图突破散文的律法,从叙事结构、叙述视角、体裁选择等不同方面进行翻转或组合,以实现更为独特的、丰富的散文表达。他非常善于捕捉人物的心灵与情感的瞬间的细微变化。《木头人自述》以第一人称虚构的叙述口吻,讲述了一位老木匠的所为所思所感,接近于小说笔法。

上述几位作家在进行散文新实验的时候,都秉持了创作中可贵的独创性,或是对叙事视角的巧妙切换,或是对叙事框架的精心重构,总之,他们在作品中表达出了独特的本土经验,打上了本土文化的烙印。他们的实验,是在不丧失主体性的前提下,努力调整散文的内在格局,来试图打破散文创作的瓶颈与危机。对其他文体叙事技巧的借鉴,是一种“越轨”,是一种冲破现有创作藩篱的勇气,从而形成散文新的写作秩序。这无关乎写作技巧或是书写主题、题材的多元化,也不是来自文类的规范对作者或叙述者的束缚,而是一种自发自觉的“造势”或者“推力”。

综上,新世纪二十年来,江西散文创作呈现出多元并举的有序写作态势,散文作家在创作题材、叙述手法、表达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与提高,很好地把握了地域性特色和历史性传承。在描写自然生态的时候,散文作家把赣鄱大地的宝贵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散文形式留存下来。在文脉传承方面,散文作家能紧扣景德镇陶瓷文化、吉安庐陵文化、婺源徽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进行考辨与评析,在深度体验生活之后进行创作。

但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新世纪江西散文创作或多或少存在着写作题材相对狭窄的问题:多年来,散文以回忆和追述较多,对现实的介入和时代的回应较少,对于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审视和思考还不足。为此,江西散文今后要注重强化散文创作的主体性,强化对于大时代的把握能力,深入开掘现代社会中生命个体所面临的重大精神难题,这是提升散文创作的首要前提。只有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使命、民族身份和思想价值,并将之嵌入到对世俗大众审美与文化的引导中,散文真正的复兴才能到来。

 

注释:

[1]古耜:呼唤作为流派的江西散文,《中国艺术报》2015年7月1日。

[2]袁演:《江西散文创作的本土性特征与时代性追求》,《创作评谭》2018年第6期。

[3]范晓波、王晓莉主编:《新世纪江西文学精品选(2000—2019)》上卷,前言。

[4]王冰:《如今的散文都写得太老实了》,《美文(上半月)》2017年第9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科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