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网文影视化谨防掉入“魔改”怪圈
来源:光明日报 | 凌瀚  2021年07月18日09:07
关键词:网文影视化

曾经一系列改编自热门网络小说的影视作品成为市场焦点,引发一场持久的“网文IP”抢夺大战。后来“流量”开始发威,拥有超高人气的网文IP在全明星阵容的加持下,实现流量联合的爆款效应,收获不俗的市场反响,也让行业和资本尝到甜头,出现“网文IP影视化”的版权经营模式。然而,这股热潮骤然遇冷,曾被奉为市场保障的“大IP+流量明星”失灵了。

其实这并不奇怪,“网文IP影视化”的本质是从文字语言到视觉语言的转化,一部网文IP的改编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故事的呈现。

文字叙事是一门利用想象力调动参与感的表达艺术。相比视觉语言,文字语言是“低语境”的、抽象的,往往蕴含着更大的信息量和更深的所指意义,引导读者从看故事到感受故事,再到体验故事。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更加注重感官刺激,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大的联想空间。所以,网络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诸多脑洞大开的情节设定,这是网文的魅力所在,也是“网文IP影视化”的一大难点。

视觉语言需要承担起将想象力合理化、具象化的责任,这对创作者的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编导要通过画面思维和艺术品位,对网文IP进行结构化的梳理和改编,使之在保留文学作品想象的基础上,进行更适合影视剧的视觉表达。而文艺产品的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载体,尽管投资规模和技术条件可以决定讲故事的方式,但不能替代讲故事的能力。

近几年许多标榜“大”的影视剧,都以“大篇幅”来体现其分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利益驱动。出品方以“集”为交易单位将影视剧出售给播出平台,剧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收益。因此,市场上出现不少篇幅越拉越长、剧情越拖越散的“注水剧”。曾经网文IP的版权价格一路飙升,加上演员的天价片酬,“大IP+流量明星”的固定搭配成本飞涨,这也使得大量IP剧即便有原著作为框架也难逃被“注水”的命运。

作为以网文为蓝本改编的影视剧,“含水量”容易被量化。网络上现在流行一套用原著体量与剧集体量相比的公式,来推算改编剧的单集平均内容密度,即单集平均字数覆盖率,并认为内容密度越小的影视作品“含水量”越高。这样的评判方法固然有局限,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即过长的剧集篇幅如果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做支撑,就会显得冗长空洞、言之无物。这是大部分口碑塌方的“注水剧”的通病。“注水剧”的症结在于“水”,单凭剧集篇幅长短并不能衡量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和质量,从根本上讲,故事内核和人物刻画才是影视作品的灵魂。因此,对网文IP的改编应当专注故事内容的深化,有扬有弃地对原著进行扩充和删减。

纵观成功的IP剧,有高度还原原著的改编,但更多的是借了一个故事的核,保留原著中精华部分,对故事和人物进行更合理的演绎,丰富故事立意、理顺故事逻辑、丰满人物形象,其中把深耕故事内核放在首位。有的网络小说人物众多,故事线庞杂,在向影视剧转化过程中,首先将背景落地,为故事添置一个合理的发展空间,加强剧情的合理性和可信度,让戏剧冲突和伏笔铺垫更加集中,也使得人物塑造更鲜活,同时将更多笔墨用于主要角色心理变化的描摹和成长轨迹的刻画。

网络小说在向影视化作品转化的过程中常受到“毁原著”“魔改”等指责,这主要源于受众心理预期错位造成的认同感差异,反映的是IP剧存在“演不了”“改不好”和“不适合”的问题。

“演不了”指的是演员表现能力不足,没有充分的情绪号召力,难以驾驭有深度、有起伏的故事。“改不好”主要是为了迁就“演不了”而不得不对故事线进行窄化、浅化的调整。同时,受制于行业生态的乱象,好的剧本进入制作阶段常常遭到多方修改,失去原有的主题立意。而“不适合”反映的是影视公司和资本方对IP盲目追逐,只关注商业价值,不在意题材内容和人物设定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是否顺应市场环境、是否适宜用影像表现等,强行开发一些不符合视听传播规则的作品,造成剧情被“魔改”的窘境。

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编剧只能将改编重心向那些有固定受众又对演员表演技巧没有太多要求的主题倾斜,如“甜宠”“发糖”等。正值“嗑CP”文化盛行,俊男美女的情感互动如同万能胶一般,填充剧情,制造营销话题,对各类题材又有足够的兼容性,为那些被削减得单薄的故事提供一条看似安全的改编思路。因而,网文IP尤其是主打行业、青春、仙侠等题材的作品,一经影视化改编都将“发糖”作为剧情重点,让“IP剧的最终走向都是甜宠”这种误读和刻板印象甚嚣尘上。

由此可见,“IP热”里真正受到重视的并不是“IP”本身,而是“热”和经济效益。影视行业有必要树立危机意识,不再以逐利为创作目的,不再生产空有其表、缺乏精神内涵的流水线产品,而是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强化创新思维,以精品赢得好口碑。

(作者:凌瀚,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硕士研究生、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