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每个少年都遥望过星空 ——重读《闪闪的红星》有感
来源:文艺报 | 安若水  2021年07月19日09:21

自20世纪70年代儿童文学作品《闪闪的红星》出版以来,累计印数已达数百万册之多。同时,它还被译成英、日、法、德、越等多国文字,介绍到全世界,足见该书受欢迎的程度。

197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全国上映。接着,各地少年儿童纷纷开展“学习潘冬子,争做党的好孩子”的活动。电影主题曲《红星歌》、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和《映山红》,响彻大江南北。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每当这首充满革命激情的歌曲响起,都会把我们带到往昔的战争岁月里,它已经成为经典的爱国主义歌曲。

这本书是江苏睢宁作家李心田所著。李心田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开始学习认写文字,成年后在百货店当过学徒。在此期间,他看到了旧社会的黑暗,体会到了百姓生活的疾苦,便开始拿起笔尝试写作,表达他对社会的认识。

写《闪闪的红星》这本书时,李心田在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当教员。他的许多学生都有过因父亲参加长征,被送出去,在全国解放后父子才相聚的经历。他们找到父母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其中有一位老红军的后代,是拿着当年父亲留在家里的一顶帽子,帽子上面有老红军的名字,父子才得以相认。还有一个女青年,刚入党的第二天就被敌人抓起来,被吊在树上毒打,后来壮烈牺牲。这些感人的故事,让李心田萌发了把他们子女的童年写出来的冲动,这就是 《闪闪的红星》创作的初衷。

1964年,李心田完成小说的初创作,起名《战斗的童年》。后来放置了几年,直到1970年才有机会把此书稿交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书名改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 《闪闪的红星》,这本书让我们记住了一个闪光的名字,那就是潘冬子。

小说中,冬子的父亲当上了赤卫队长,因革命需要随红军转移。母亲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参加了革命,为了掩护同志壮烈牺牲。无家可归的冬子被寄养在宋大爹家,可冬子想念父亲,他在进山找游击队时,遇见了恶霸地主胡汉三。为掩护冬子,宋大爹被捕。又一次失去亲人庇护的潘冬子,被组织安排进城,到茂源米店当学徒。

在茂源米店时,冬子发现米店的沈老板往米里掺沙子,以次充好,坑害百姓;有米不卖,为涨高价。沈老板宴请客人,冬子再遇胡汉三。晚上冬子放火烧了胡汉三的住房,逃出米店。冬子翻山越岭,徒步行走找爹。途中走进一个村庄,冬子因不想给保长家干活,被打得死去活来,后得到了姚公公出手相救。从此冬子住在姚公公家,假称姨父。冬子伤痊愈后,为逃避抓壮丁,离开了“姨父”家,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革命队伍,入了党,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战争胜利后,回到家乡,冬子亲手抓住了土豪胡汉三,为妈妈报了仇。

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故事,我们也随之进入那个特定的场景。开篇就用精练、简洁的文字描述,告诉我们这是发生在江西一个叫柳溪山村里的故事,主人公叫潘冬子,欺压穷人的地主叫胡汉三。

作家李心田讲过,潘冬子的形象不是凭空而来的,他是有原型的。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湖北省麻城县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每到春天,麻城山区的山上便开满鲜红的杜鹃花,也就是映山红。鲍先志投身革命后,国民党反动派和还乡团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鲍声苏贩卖给了恶霸地主。鲍声苏在地主家中受尽折磨,解放后才找到了父亲。1961年,鲍声苏来到李心田所在的文化速成中心学文化。鲍声苏给李心田讲了他童年的故事,其中讲了恶霸地主和还乡团的狠毒,讲到了麻城满山的红杜鹃也就是映山红的美丽,讲到了盼望红军回乡等等。这些故事为李心田的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素材。我们也仿佛看到了在战争年代,有千千万万个鲍声苏这样的少年,他们都有着同样受磨难的童年,潘冬子只是其中的一个,但他们有志向,像潘冬子一样,历经风雨,在父母、修竹哥、宋大爹、姚公公这样的革命先辈的引导下,顽强地成长起来。

,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和书名相吻合的还有冬子一直随身带的父亲留下来的一颗红五星,这颗红五星被妈妈缝在他的衣角里。想爸爸妈妈时,他就取出“红星”以解思念之苦;遇到困难时,他也取出“红星”,吸取向上的力量。在最后给爸爸的信中他还提到:“十五年来,我把这颗红星紧紧地带在身边。是它,给我信心,给我希望,更给了我勇敢;是它,鼓舞和鞭策着我紧跟你们的脚印,顽强地生活和战斗。”潘冬子的心里始终装着一颗“闪闪的红星”,这是他的信念,也是引领他成长的指路之星。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还是个小学生,当小小的我们在大大的空场里看露天电影《闪闪的红星》时,我们为潘冬子的命运起伏而激动。

小时候,我们最喜欢看的是抢米风潮和火烧胡汉三的场景。当时天旱,稻子歉收,乡下的穷人没有米下锅;城里的穷人愁着米价贵,没钱买米。可是茂源米店的老板和警察勾结起来,屯米,为高价出售。在百姓买米时,却称无米可卖。潘冬子知道后院有一群人正在河岸卸米,他把这个消息偷偷告诉了一个人力车夫,这个人力车夫便带众人堵在河岸上,把米掀到河里。抢了落在地上的米,还向米店的大门撞击,抢米风潮让沈老板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火烧胡汉三的场景也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潘冬子趁胡汉三睡熟时,把茅草轻轻放到了他睡的床底下,用火柴点燃。火着后,他迅速跑出了西屋,回手把门关了。并把裤腰带解下来,把门环用腰带紧紧地绑牢。做完这些,冬子一气跑出了城,沿天上的北斗星的方向,向北走去。接下来的文字描述也让我们喜爱并为之激动:“……天慢慢地亮了,东方的天上出现一片红霞。啊,多好看啊!……我停下来,站在一棵小树下,久久地望着东边的天上。早霞映在稻田里,嫩绿的稻秧上闪着一颗一颗透明的露水珠儿,多新鲜哟!一只什么鸟儿醒来了,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又向天空中飞去。看到这一切,我更觉得跑出来是对的,那米店里有多憋气啊!”这样美丽的清晨,让我们和冬子一样,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前面的希望触手可及,阳光在闪耀。

我更感动的是冬子写给父亲的信。冬子可以去找爸爸了,可他记得爸爸说过:“记住,等你长大了,要是白狗子还没打完,你可要接着去打白狗子……”想到这些,冬子打消了去找爸爸的念头,他决定回到部队去。于是,他又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当全国人民都欢庆胜利的时候,我再去见爹,我想这样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让人感动得潸然泪下。

《闪闪的红星》的确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最初的冬子只想去延安找父亲,给妈妈报仇。后来他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逐步懂得了自己的仇恨和整个革命事业要做的事相比,显得格外渺小。只有全人类都解放了,中国的百姓才有好日子过。最后冬子与父亲一样投身革命。

每一部经典名著都是很好的教科书, 它向孩子们传递了向上的力量和成长的智慧。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时,我们更要提倡全民阅读红色经典,从中汲取力量。虽然我们远离了战争,但今天的少年,同样肩负着振兴中国、让人民过上安康幸福的生活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