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次生动写照
广交会 方 土 陈 川 作
5月25日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系列电视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持人、党史专家、美术评论家共同讲述了广交会的历史以及我和画家方土共同合作中国画《广交会》的过程。往事如烟,不由得想起创作过程中的艰难和快乐,焦虑和坚定。
2017年初,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工程”公布了首批入选的选题名单,广交会没有在其中。彼时,我正在创作广东省美协委托的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广交会作品。方土意识到“广交会”是一个很重要的题材,特别是对于广东来说意义非凡,同时也十分适合用中国画来表现。广交会是新中国成立后重开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是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的再延续、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见证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
不能遗漏如此重要的题材,于是方土约上我立刻出草图方案来申报。因为有前期的准备和体会,我对这一题材很熟悉,信心满满地开始构思草图。但和我之前画过的改革开放时期的广交会不同,这次需要用一张静态画面来表现广交会60年的历程和120届的辉煌,甚至表达中国外贸工作的政策变化。何其难也!
在创作出各种不同草图之后,我们终于确定了用第一届周总理视察时的情形来表现整个广交会的历程,而不是其他时间节点和精彩瞬间 。在广交会的发展历史上,也有很多发展、转型、腾飞的重要代表性时刻,也有能表现不同时代的优美场面,但是就重要性来说,当初确定举办时,由周总理推动的中国外贸的起点和初心,特别是“自力更生争取外援”的方针,最能够代表整个广交会的使命。另外我们也确定画中苏友好大厦,这也是第一次举办广交会的地点。中苏友好大厦建筑本身的大构成和大空间,使得这张作品有了不同于一般中国画的空间感觉。
我后来在创作报告中记录下贯穿始终的几条思路:第一,以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会场为背景,描绘周总理前来视察的情形。相对客观地还原当时的会址——中苏友好大厦的机械厅。在大环境描绘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局部调整展品规模和人员密度,符合艺术表现的需要;第二,经过反复考证,确定了陪同周总理的叶季壮(商务部部长)、陶铸(省长)、严亦峻(特派员)、雷任民(商务部副部长)、曾生(市长),作为当时主要领导和广交会的贡献者们,集中分列左右;第三,加强线构成和透视感,这样绘画性更强,也符合历史大场景的经验。加强亚非拉及港澳客商的典型形象、人物群像,使用大场景,以大俯视的角度,使之更加经典并具有历史感。草图后来更改了4稿,又通过美术类专家多次评审,并解决了党史专家提出的几处问题,构思才获得了初步通过。
第二个难点很快到来,就是关于资料的收集和画面场景内容的安排,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解决。我通过到各大图书馆查阅资料,阅读相关文献和寻找当年的相关报道,并采访经历者,用各种途径寻找和甄别图片和老照片,犹如一名考古学家,自问自答地拼凑出60年前那一刻的线索。记得寻摸到当时由中央纪录片厂拍摄的几分钟的黑白纪录片后,我一帧一帧地停顿来看。因为回溯这一历史场景,不能让其中出现硬伤。后来使用老照片时,我们将选出的每一个场景、每一组人物先画素描,然后在两到三组素描中挑选最典型的画面来使用。画面后来描绘的机械实物为铣床、镗床、龙门刨床、织布机、细纱机,皆为当时新中国的工业成就,这些都是通过1957年的《人民画报》查阅到的。
创作期间,我专程拜访了广东老艺术家李金明先生,他热情地向我讲述了他在广交会美术创作组工作的点点滴滴,许多画家都有在广交会创作的经历,像黎雄才、郭绍纲、张绍城、陈衍宁、伍启中、郭炳安、招炽挺、关则驹、林墉、周树桥、王恤珠、欧洋、刘秉礼、徐坚白、张彤云等,这让我倍感亲切。
李金明先生画过一张油画《周总理和广交会》,脍炙人口,没有想到的是,他表现广交会的年画或水粉画至少还有7张,多未发表。当他一一翻阅并给我讲解时,迎面而来的时代气息,伴随着老艺术家认真钻研的精神头呈现在我眼前,这给了我极大鼓励。
解决了基本材料还要组织材料。画面因为想要追求大场景,就需要安排好具体的领袖和普通人的位置。大场景也是由许多个小场景组成的,必须在前期就做好布置和协调。但史实上,这个场景只是广州中苏友好大厦的机械大厅,展品种类并不多,参展人数也没有那么多,怎样才能画出一个饱满的画面呢?为了反映广交会的整体面貌,我们决定将陶瓷、纺织、农产品等代表性场面搬进来。第一届广交会参展客商1223名,并没有人潮涌动的感觉,为加强感染力,我们把后几次交易会才出现的各国和少数民族代表都画了进来,将咨询、讲解、谈判等场景融在一起。这样就全面反映了早期广交会的面貌,从而达到艺术性与真实性的统一。这些处理在和党史专家沟通后得到了认可。
接下来第三个难点是在笔墨上如何合作。在这之前,我已经和方土合作过两张大画,彼此很熟悉,有一定积淀。但是,我们的风格迥异,我是工笔出身,他却是大写意。以往的合作都是根据主题内容安排风格的协调,这一次却有点犯难了,200多个人物如何在工笔和写意之间找到平衡呢? 绘制过了一半的时间,人物形象已经基本出来,但是整体上合不到一块儿。大宣纸就安静地被磁铁固定在画室毡墙上,几个星期我们俩都不去画一笔。一开始是感觉两人用笔差别太大,无法继续,继而怀疑这样一幅大场景的历史人物画,不应该采取大空间、大透视这样的西画语言方式。
几个星期以后,我和方土慢慢找回了画面感觉。认识到我一直是人物画专业,有相对扎实的塑造人物的造型能力,他擅长山水花鸟的水墨把握,所以我们之间能够互补,同时,大场面、大透视难度虽然高,但让一张历史画有了读者期待的时间感,去除了小趣味,与一般中国画平面的表达也拉开了距离,这一点需要坚持。于是方土开始把本来疏朗的人群做了规整,设置了一条人物参观的合理路径,以及创造出总理视察时得当的人群氛围,并最后用墨气氤氲的绘画语言给予统一。用笔上,我们将各自的画法风格退守揖让,只采用了墨色和少量的赭石色,以浅淡的、高调的层次关系来表达这一历史场景。区别于通常画得黑白分明、味道浓重的历史画的一般面貌,我们转而追求舒缓平淡、朴素平实的历史氛围。这样既写实又写意,客观和主观便统一起来。最重要的是,作品的绘画性得到了保证。
我主要负责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线条的组织,方土则专注墨韵的安排和整体篇幅的调整。通过反复磨合修改,特别是后期的攻坚克难,幸运的是,最后的画作做到了两人的优势集合,并实验性地探索了微妙层次的美。另外,“广交会”是周总理定名的,不只是作为简称好记上口,更有广交天下朋友的含义。这三个字本身笔力千钧,因而我们将作品直接命名为《广交会》。
2018年7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展于中国美术馆开展。这张《广交会》得以展示,同行们评价认为这幅作品最大的优点应该是恰如其分,整体上以宋代山水画的气息把握住了人物场景和空间构成,平淡天真却又说明历史细节问题,是为新意。以建筑空间的大透视关系,借用来表达场景的大规模而又没有写实的突兀感。细看其中的人物安排,大场景套着小场景,有咨询、谈判、推介、游览等各种人物群像,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早期广交会里,亚非拉各国客商以及国内少数民族代表都穿插进去,丰富了整个画面,还特别注意到每个人物表情的刻画,表达了上世纪50年代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评论家殷双喜先生说,这幅作品气势非常宏大,空间非常开阔,采用了一种向心的焦点透视,有很多的展品共同向前汇聚,像洪流一样涌向画面的深处。非常生动鲜明地表达了一个主题,就是“走向世界”。
广交会发展史是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开放姿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写照。作为美术工作者,我们有幸完成了一张历史画,更深知只有对生活付诸更多的情感,对艺术怀揣更真切的感受,对历史拥有更深刻的把握,才能让我们带着作品走进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