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绪洛:用生命写作,在行走中延伸想象力
2020年8月,四川女大学生黄雨蒙独闯可可西里无人区失踪的事件引发大众关注,近年来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儿童文学作家、探险家彭绪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这个话题。他强调,探险不是冒险,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在有家长或者专业向导的陪同下,才可以适当地带孩子们去探险。同时,去任何地方探险,都要遵守法律约定,通过合法申请报批备案后,才能成行。
作为中国原创儿童探险小说领军人物,彭绪洛曾经徒步环阿尔卑斯山勃朗峰,穿行敦煌段雅丹魔鬼城、神农架原始森林无人区、乌孙古道和古蜀道,攀登过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自驾走过滇藏线、川藏线和青藏线,成功穿越过中国四大无人区中的可可西里和罗布泊,到达过楼兰古城等神秘之地。
彭绪洛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探险协会理事,出版作品有《少年冒险王》《我的探险笔记》《少年探险家》《虎克大冒险》《野人寨》等100余部。他曾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冰心儿童文学奖、中国首届土家族文学奖、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作品入选“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近日,他的新书《少年探险家》和《少年勇者》出版。在书中,他讲述勇敢的少年探索大自然的故事,作品将探险、生命教育、生态教育等元素完美结合,用惊险生动的故事唤醒孩子们心中的那份坚强、刚毅、勇气和自信,彭绪洛希望借助于探险故事的力量,让少年儿童们的成长悄然发生。
探险不是冒险
当下,户外徒步、探险、露营越来越流行。但是很多人轻易深入野外甚至是无人区,没有专业人员陪同,甚至野外求生技能和专业的户外装备和保障都没有,还常常不通过合法的程序报备,最后当面临绝境和危险时,只能是求救,给政府增添了很多麻烦和不必要的开支,彭绪洛认为,这种简单粗暴的探险行为,纯粹为了炫酷和博人眼球,极为不负责,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杀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对未知世界进行一种探索,这个准备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就可以规避掉很多危险。而冒险,是比较盲目的,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切都是不可控的,冒险的风险很大,并且很有可能会有无谓的牺牲。”
在彭绪洛看来,对于正处在求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独自去探险也不切实际,一是专业知识储备不够,还没有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和求生技能;二是身体的体能不够,无法负重长途跋涉;三是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够强大,无法面对一些突发的极端状况。“我大力提倡孩子们要多阅读探险文学作品,并不是鼓励他们在这个年龄去真正探险,而是想通过探险文学来培养他们探索、开拓的精神,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学会坚强与勇敢;面临危险和绝境时,要学会临危不惧;身当重任,面临抉择时,要学会坚韧果敢,敢于担当。其实,这才是孩子们阅读探险文学作品的最终目的。”
好的作品价值在于细节真实
谈到写少年探险小说的原因,彭绪洛说是因为自己童年的经历。“因为我出生和成长在大山之中,童年印象中总是与小狗、小猫、泥巴、树林、大山村里的小伙伴们为伴。我从小就熟悉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并且爱上了大自然,我的童年就是在大自然中不断探险并成长起来的。”彭绪洛认为当下的孩子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他想通过自己的大自然探险小说,带孩子们回归自然,了解自然,并且敬畏大自然。
“我也想引领和培养当下少年儿童的阳刚之气,也就是遇到危险和困难时,那种不畏艰险、持之以恒、不言弃不放弃、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探险和探索与创新思维、发明创造紧密相联,我们要想下一代有创造发明和创新的能力,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他们的探险精神和探索能力。”
目前国内从事少年探险小说创作的作家不多,有真实探险经历的作家就更少。为了把儿童探险小说写得更加真实,为了让书中的大自然科普知识和野外求生技能更加准确和适用,这些年来,彭绪洛先后去了不同的野外环境,甚至是无人区和生命禁区科学考察和探险。
“这些年来行走一路的艰辛,自是说不完道不尽。在野外常常是风餐露宿,经常还会遇到猛兽和自然灾难。我清楚地记得,2010年10月4日晚上,在出楼兰古城废墟遗址时落单迷路,差一点消失在无人区;2012年2月28日,在攀登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时,遭遇暴风雪,差点被困在极寒的哈巴雪山上;再还有2018年8月,我去徒步乌孙古道时,因登山鞋因年久老化坏掉,导致我身体严重失温,差一点留在了乌孙古道上。这些经历,被许多读者和评论家认为是在用生命写作,是在行走中延伸自己的想象力。”彭绪洛认为国内原创少年探险小说,要想写出新意,一定要多一些实地科考探险经历,这样才可以还原真实。因为想象力并不稀缺,缺少的是如何在惊险曲折的探险故事中,传递正确的科学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