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帧画格里都浸润着他丹心如炽的“共和国情结” ——深情缅怀中国电影第四代导演李前宽
在新中国诞生的1949年,李前宽还处在8岁的童稚之年,因受到父兄姐姐都热爱绘画艺术的熏陶,自幼养成了两个兴趣点:爱画画与泡电影院。好电影会多次连场观看。另一件小事情,在父亲买给他的一块小黑板上,他画的第一幅画就是天安门。这或许是命运的一种预示与巧合吧!而他在中学时期的画,还曾参加过在莫斯科和华沙举办的国际儿童画大赛。
时移世易,幸逢1959年国庆十周年,机遇来了,他竟然独自从大连赶来北京电影学院报考电影美术专业,母亲送他上路时,含着泪,把手头仅有的几块钱都塞进他手里。而他终于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被北电录取。他的志向是:努力拍好革命历史故事和新中国的故事。如其自述:“为的是让我们以一颗红旗下长大的赤子之心,为历史说几句公道话,为社会主义电影画廊增添新形象,以启迪人民更加热爱我们的伟大民族、更加热爱我们的伟大国家。在这方面,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自打拍摄以描写淮海战役序幕为背景的影片《佩剑将军》后,他就怀有一个夙愿,即扛着摄影机继续拍下去,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直至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升起。
随后,他于1964年夏本科毕业,与肖桂云双双被分配到长影,曾师从苏里、袁乃晨、赵心水等前辈导演艺术家,继承了长影的革命艺术传统并擅于在史诗性领域作出新的开拓。李前宽和夫人肖桂云联手创作的宏大叙事系列作品,以《开国大典》《决战之后》《重庆谈判》为代表,其后还有《七七事变》《金戈铁马》《旭日惊雷》《世纪之梦》等力作问世。他们一以贯之并锐意进取的宏大叙事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充沛着一种庄严的时代使命意识和责任感,自觉、由衷地与时代同呼吸共脉搏。他们作为时代的歌手,敢揽历史风云于电影镜头的聚焦点上,或泼墨挥洒,大气若虹;或走笔细描,情酣意畅。在艺术形象里吞吐着一种气势磅礴的历史诗情,重构了新中国充盈着蓬勃生机的“当代历史镜像”。在电影美学境界的追求上,则张扬着一种丹心如炽的“共和国情结”,呈现出创作者独有的历史胸襟和积健为雄、气吞山河的中国风骨。与此同时,他还在富于时代内涵的现实题材领域有创新影片问世,诸如写知青题材的《甜女》,描写上海姑娘孟甜女在长白山插队与朝鲜族恋人李华一起,艰苦努力,培育出亩产千斤而耐寒的“白山七号”良种水稻;又如,描述改革的春风吹拂到东北一个小镇榆树屯的《田野又是青纱帐》等佳片力作。
前宽虽然驾鹤西去,而他在中国弘扬主旋律电影创作上留给我们的珍贵启迪,则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