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街是“乡愁”缩影
王一梅在创作童话、小说时,专注于“成长”主题。《合欢街》是王一梅成长小说中比较突出的一部,其所呈现的是童年视角里的江南小镇,亦是成人视角里的童年生活。小说中的人物,享受着成长的喜悦,也体味着生活的困惑和艰难。2020年底,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完整推出了“乡愁里的童年”系列。合欢街是“乡愁”的缩影,《校长的游戏》《童年的歌谣》的故事仍然发生在合欢街上,人物仍然是小镇上的孩子、老师、家长等读者熟悉的人物。但是相比《合欢街》,这两部新作有了新的视角。
《校长的游戏》选取了一个外来孩子的视角。这是一个被“扔”在合欢街、十分不了解当地,对合欢街没有感情基础,甚至有强烈反感情绪的孩子袁达儿。他在最初写给舅舅的信里,这样形容合欢街:“这里的房子像是古代的,可能就是古代的,墙是木头的,一块一块拼起来,窗户也用一根小木棒支撑着,还有那些老人,也像古代来的。”这样陌生的环境,让袁达儿感受到了“危险”。“危险”这个词用得准确,既关联上了舅舅警察的身份,又体现出了孩子的敏感内心。同时,这封信呈现出了主人公与环境的不对付,不融合。“差别”,就是文学的开始,就是故事的开始,那时候的袁达儿相信自己很快会离开这里。
一个来自城市的孩子,到了一个没有电视,远离现代化生活的地方,能待得下去吗?这是个小小的悬念。随着情节的展开,袁达儿慢慢地开始接触合欢街的各种人物,经历各种事情。自己遇蛇被救,与宝青的友谊,在亲公亲婆家的生活,在学校的际遇,渐渐地,让袁达儿填塞着不满的心有了一丝丝松动。一波三折后,袁达儿从开始时的一心要走,到后来想走的心情不再那么迫切,最后袁达儿爱上了这个地方。整个过程的节奏既不急不忙,又环环紧扣。应该说,这部作品精巧的构思,起了很大作用。
一个调皮得连母亲也管不了的城市孩子,最后被淳朴的故乡小镇所感染。校长的游戏,融化了他内心的疑虑和不满,袁达儿成长起来了,在大家的影响下,在家乡的呵护下,他爱上了合欢街。最后他给舅舅的信中写道:“您要是来,一定会喜欢这里的。”袁达儿来到合欢街后一点一滴的变化,正是通过一封封写给舅舅的信,以及写信的过程慢慢展现出来。《童年的歌谣》里的胡地丁,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她口吃、敏感、自卑,同样是合欢街帮助了她,给了她勇气和信心。合欢街,既是记忆,又是现实,既是力量的源泉,又是情感的温泉。故乡以宽大的胸怀,以深厚的积淀,温暖着每一个人,给予人们前行的力量和方向。
“乡愁里的童年”系列作品从不同的视角,丰富了作为江南典型地域环境的合欢街的表现层次,拓展了合欢街文化上的视野和内涵,使得合欢街的人和事,更加生动立体,更加引人入胜。从中不难看出,王一梅在写作中的努力、用心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