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李前宽先生
惊悉李前宽先生因病辞世,感到十分突然。多么热情健硕而生命力超常旺盛的一位大导演,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还一直等着先生的电话相约,并且特意准备了好茶。“培元,回去有空请你到我家里喝茶吧,顺便看看拍成二十年还未能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抗美援朝》拍摄花絮。”我听了心中不觉一阵悲伤,感到了他老人家的百折不挠和坚韧不拔。
一起喝茶看戏,这是前宽先生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他的富于磁力的东北口音悦耳动人,至今想起还在耳旁萦绕。说这话时,是2020年8月在平谷山中一家宾馆院中。当时参事室组织我们参事馆员共同休假,午饭后我们顶着大太阳散步,在院子里遮阳伞下交谈。那是一次彼此都很投入的畅叙,茶桌上喝着清茶的一席长谈。我很喜欢大导演谈他的经历和工作。李先生像年轻一样单纯而热情,言语之中时有火花绽放。显然老人家也是好久没有如此的随心所欲了,畅所欲言了。总好像言犹未尽,两点钟还在持续。谈起自己的电影创作和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期间的往事,先生眉飞色舞,得意之情溢于言表。“那年我把大家集合到上海……”谈起组织电影家们开展的几次大型采风活动,李导突然就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的热血青年。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老年人特有的倦怠之气全无。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容化作了年轮绽放,整个人都兴奋得手舞足蹈。我的情绪也被他带动起来,彼此都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好多。这就是李前宽导演,一个具有强烈诗人气质的性情中人。这是大艺术家的气质,通达而超脱,既有强烈个性又不丝毫流俗。开朗而极富表现力的言谈,就像一团炽火,能点燃近前的一切,那极具表现力的面部表情更是富于感染力。言语,眼神,手势和表情,一下子就把你带入了某种特定意境,使你情不自禁随着他的喜怒哀乐,变得像个儿童一样天真和痴情。李前宽导演,就是这样的一个有趣的人,哪怕是初次见面,你也能在他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一个胸怀坦荡,才华横溢的艺木家的个性优势与人格魅力。你能想象得出,他给演员说戏时的生动情形。那天,那个山风轻拂的秋日,我们在京郊山中一见如故。整整一个上午的散步交谈还不尽兴,午餐后漫长的午间继续交流,主要是倾听先生讲述他的艺术观点和创作故事。那么天真有趣令人难忘。他老人家完全打开了话匣子。谈电影,谈文学,谈绘画,谈音乐,谈党史人物……谈到电影《重庆谈判》的主题歌创作,先生竟情不自禁地轻声唱了起来。我这才知道影片中那首穿透人心的插曲,竟然就是李导本人创作和演唱。他说当时在延安拍戏,原先写好的主题歌大家都不满意。一天,他突然产生灵感,大胆选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调子,并亲自填词亲自试唱。设定情节是山峁峁上拢羊肚肚手巾的拦羊老汉对着茫茫群山引吭高歌。当毛主席乘坐的飞机从头顶飞过,拦羊老汉仰天长歌,深情凄婉,震惊群山。歌声一下把陕甘宁边区人民对伟大领袖的深情体现得淋漓尽致。李导说着,又打着节拍完整地唱了一遍。我听得心中热流涌起,禁不住热泪盈眶。就在那一刻,李导完全变成了一个痴情的儿童,脸上的丰富表情要多可爱有多可爱……如此多才多艺,具有强烈人格魅力且生命力异常旺盛的老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噩耗传来,令人难以置信。
一连两晚,观看《星海》和《在希望的田野上》,先生亲自到现场介绍创作经过,令人耳目一新。瞧那精神状态,谁会相信他已是重病缠身。如今再回想起他一生的全部创作,不禁更为敬仰,慨感良多。
我同李导结识时间不长,但神交已久。看懂了他执导的电影,就读懂了先生的艺胆文心。
中国电影,开天辟地的现实主义革命历史题材大片、具有史诗风采的佳品力作,李老堪称是开拓者功勋。
他的创作成就人所共知。和许多观众一样,我也是先看了他的大量作品而后结识先生的。在接连的几次深谈中得知,李先生原本并非学习导演专业,而是电影美术专业出身。他1964年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即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美术创作。但他天赋极高,又特别喜欢导演艺术,格外留心学习导演创作,很快即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1981年起,他在导演领域鸿图大展。先后与夫人肖桂云合作完成《佩剑将军》、《开国大典》、《决战之后》、《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等一系列在中国新时期电影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主旋律佳作。1989年他执导的《开国大典》,就获得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重庆谈判》获“华表杯”政府优秀影片奖和百花奖优秀影片奖。他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域逐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他的作品继承《史记》写人为主的文学传统,同时注重体现出永恒的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意识,塑造出大量发人深省的不朽的老一辈革命家和普通革命者,更有当代新人群体。他的作品的与众不同在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充分体现。在他的大量作品中,领袖与群众,个体与群体,高峰与高原,情节与细节的关系,总是处理得恰如其分、使之相得益彰。他的大量银幕形象之所以感天动地,就是因为真实真切地还原了历史、复活了历史,即气势恢宏又气韵生动。那种弥漫着的史诗风采和贯穿始终的真实力量,更为难能可贵。他针对电影界不时岀现的某些歪风邪气,多次旗帜鲜明指出。“电影不是用来卖钱更不是用来牟利的”,“电影艺术家应以作品体现社会价值和功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镜头聚焦在民族的沧桑与国家的命运上,聚焦在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民这一永恒主题上”。他是这样讲,更注重身践力行。这也是他的每一部影片,都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史诗效果的内在动力所在。每一次创作,无论是大制作还是小制作,他都竭尽全力,力图将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将故事讲得精彩生动。哪怕是凡人小事,也要争得亮光,力求使之成为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上一波一浪。从这个意义上讲,前宽先生不仅仅是优秀导演,而是具有全局观念和国家意识的影坛领导者和带头人。他一直关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据业内人士回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建立和中国电影博物馆产生均是他建言献策的结果。2010年国务院九号文件“关于繁荣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十项措施”,也有他的努力心血。寿终歌未竟,圈点有家珍。李前宽导演的不幸辞世,无疑是文艺界、更是电影界的一大损失。
晚生敬挽:
前宽先生远去矣,参天精品恒在;培元后学痛悼之,大家风范永存。
2021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