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这份网文界的“优秀”名单,透露了什么动向?
来源:新华社 |   2021年08月24日08:44

用户规模达4.67亿人,全网作品累计约2800万部,IP改编火热,拉动下游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

猜到了吗?这说的是中国网络文学。

近年来,网络文学飞速发展,在积累了大量创作者、作品和读者后,正面临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

提到网络文学,玄幻、仙侠、武侠等题材表现和追求单纯快感的语言表达,曾让它与严肃文学之间画上了泾渭分明的界线。但如今,网络文学的样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8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2020年“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入选作品揭晓,《王谢堂前燕》《关河未冷》《秦吏》《我不是村官》《他从暖风来》《大茶商》《情暖三坊七巷》《樱花依旧开》《重卡雄风》9部作品入选。

与大家对“网络文学”的刻板印象相比,这9部作品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特点:

《王谢堂前燕》将市井烟火、传统文化融入抗疫叙事;《我不是村官》书写脱贫攻坚,讴歌大学生村官;《大茶商》呈现中国传统制茶工艺产业升级的艰辛过程;《秦吏》讲述秦国南郡安陆县小卒黑夫心怀天下,参与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和国家治理中的故事;《情暖三坊七巷》将福州的老街小巷、方言土语、民风习俗、美食文化传承融为一体,描绘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生活图景……

“这些入选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可喜的信息:网络文学创作,在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方面,数量在明显增多,质量在显著提升。这有助于改变网络文学领域‘玄虚性’写作一家独大的格局,也让人们感觉到网络作家由‘游戏性’写作向‘担当性’写作的逐步转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如是说。

现实主义、时代回响、民族精神、厚重的历史感……这些曾经属于传统文学的特色,也正在成为优秀网络文学的属性。

深入阅读这些作品,不难看出,它们聚焦历史与现实,从不同视角书写时代和民族,思想性、文学性、可读性俱佳。这不仅成为它们获评“优秀”的关键,也成为网络文学摆脱窠臼的突破点。

“高歌猛进,大而不强”,一度是网络文学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闭门造车、生编硬造的创作模式,不仅容易造成创作灵感的枯竭,也终究会给读者带来审美疲劳。

对此,中山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吉云飞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整体进入一个平稳期,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接下来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是行业继续进步的内在要求。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的,这在一些专家学者的讨论中早已达成共识。尤其伴随网络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网络文学也通过影视化改编走进大众生活。从《后宫·甄嬛传》到《长安十二时辰》,从《庆余年》到《大江东去》,网络文学早已给读者呈现了多种可能性。

专家指出,“网络性”不能再被网络文学创作者作为停滞不前、内容局限的借口,创作者理应用更精良的作品重塑网络文学形象。去一线积累素材,在生活中汲取营养,于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寻求值得表达的主题,才能赋予作品更大的影响力以及能够经受住市场和时间考验的恒久生命力。

为推动网络文学提高质量、多出精品,国家新闻出版署自2020年开始实施“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每年推选不超过10部优秀作品,鼓励网络文学平台推出更多尊重历史、关注现实、贴近群众、反映生活的优秀作品。

从这次入选作品看,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国企改革、抗疫斗争、勤劳创业……网文和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近。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切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才能写出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不断打破“成见”,拓宽网络文学的边界。

不仅如此,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看来,网络作家对历史题材的探索,也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这几年历史题材网络文学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在历史细节上非常讲究,专业性很强,体现出网络文学‘精品化’趋势,也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表现。”邵燕君说。

当然,网络文学转型升级过程中,也会经历阵痛和困惑。有网络作家感觉,现实题材作品往往篇幅较少,连载时间较短,难获读者持续关注,“头部作品”还不多见。

对此,专家认为,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占比虽然不断增多,但在读者中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要更接地气更重视一般读者的需要。

中国作家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全年新增签约作品约200万部,其中现实题材作品占60%以上;全年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目在140部左右;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万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随着IP改编和国际传播步伐加快,这些用网文讲述的“中国故事”也许很快将“出圈”“出海”,我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