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继承弘扬鲁迅精神 书写新时代壮阔史诗 ——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座谈会侧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黄尚恩 罗建森  2021年09月26日23:06

9月26日,中国作家协会在京举办“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座谈会”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9月26日,中国作家协会在京举办“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中宣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晓晖出席会议。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出席并致辞。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主持会议。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阎晶明,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出席会议。

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致辞

“鲁迅是人民的作家、民族的作家,一生的创作和奋斗,始终同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紧密相连。”铁凝说,鲁迅手中的笔,总是能够点中时代课题的穴位、感受时代脉博的跳动、灌注时代进步的能量,他和他那一代前辈大师们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鲁迅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作家投身时代前进的洪流,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吹响时代精神的号角,让文学成为时代发展中的一支主动性力量。鲁迅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作家与人民血脉相连。以文艺抒发人民心声、强壮人民精神,这是鲁迅一生的信念。我们要像鲁迅一样,心里想着人民,下笔为了人民,设身处地、以心换心,满怀感情、满怀认识与书写的激情,才能真正做到把生活吃透吃准,把新时代的人民形象写亮写活。在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中,鲁迅意味着思想的深度,也意味着艺术的高度,意味着创新的力度和创造力的强度。鲁迅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作家攀登艺术高峰。我们要努力像鲁迅那样广大、深远,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借鉴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充沛的文化自信和澎湃的创造力开拓中国文学史上的新时代。

铁凝表示,我们的民族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新时代,正是鲁迅畅想过、期盼过、并为之终生奋斗的时代,我们此刻身处的所在,正是鲁迅曾寄托了无限憧憬、炽热信念的那个“宽阔光明的地方”,在我们的前面,更加宽阔、更加光辉灿烂的地方等待着我们。为了这宽阔光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一百年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作家不懈传递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火炬,现在,这光荣的使命传到了新时代中国作家的身上。新时代的中国作家必将继承发扬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光荣传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前列,书写新时代的壮阔史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主持会议

张宏森在主持时说,鲁迅为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毕生都在探求民族复兴之路,支持中国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今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百年奋斗,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进新的一大步。这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光荣,也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追求。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我们纪念鲁迅、学习鲁迅,旨在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刻认识鲁迅的卓越成就,深切感悟鲁迅的精神品格,深入理解鲁迅精神的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和艺术追求,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创造新时代文学的光辉未来。

座谈会上,五位代表结合鲁迅文化传播工作新动向以及自身研究创作心得等,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分享了各自的见解。

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发言

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说,20年来,自己一直孜孜不倦地做着传播鲁迅精神、普及鲁迅文化的工作。鲁迅文化既要研究,更要普及,二者需要同时兼顾。百年来有关鲁迅的专业研究从未间断,且学界不断推陈出新,但普及工作同样非常重要,尤其在当下显得更为迫切。如今我们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更需要从鲁迅那里找到精神的资源。鲁迅文化既要平面阅读,也要立体阅读。要创设观赏情境,渲染阅读氛围,运用多维手段,还原鲁迅的立体人生,使得阅读立体化、多样化。鲁迅文化既要注重国内普及,也要注重国际传播。我们应意识到,鲁迅思想的文化价值,不仅是中国的,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要积极拓展与海外读者的联系,营造与他国学者对等平视、交流同领域话题的对话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锡荣发言

鲁迅的作品一直以鲜明的“立人”思想著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锡荣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历史大变局中站住脚,归根结底,首先需要人的改变,需要人的精神面貌的改变。立人不同于教育,教育是面对他人,居高临下,而立人是面对所有人,包括自己。教育更多指知识和思想的传授,而立人的内涵更宽广,更重人格的树立。鲁迅主张“尊个性而张精神”,就是要培养独立人格,提振人的精神面貌,吸收外来的先进思想,同时择取传统优秀文化,培养出足以自立的人。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重视立人。

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葛涛发言

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葛涛表示,要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做好新时代鲁迅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播工作。要继续推动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鲁迅是我们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我们要结合国家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推动鲁迅在国外的传播与研究工作。我们要加强中外鲁迅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学者要勇于在国际鲁迅研究领域发出声音,引导、支持外国学者讲好鲁迅的故事。同时,要组建由数十个语种的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抢救性搜集、整理百年以来鲁迅在国外传播与研究的文献。

北京市作协驻会副主席乔叶发言

北京市作协驻会副主席乔叶说,鲁迅以他独有的深邃和辽阔,早已成为我们经典的文学资源和文化资源。他的杰出著述、他的知行合一、他的人格魅力,这一切都闪烁着德厚流光,使其价值维度异常丰富。鲁迅之所以能成为“民族魂”,正因为他身在人民、心系人民,观照着人民的生活和命运,表达着人民的心愿和心声。作家要拿出好的作品,没有捷径,只能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全力以赴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紧贴着人民的心跳动,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无愧时代、不负人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黄瀚发言

青年学子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黄瀚说,站在东西文化、新旧文化交融的路口,鲁迅将文学创作与家国情怀结合起来,贯通中西、熔古铸今,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他以笔为枪,不断地回应时代和现实提出的问题。鲁迅寄希望于青年,在行动着的青年身上看到希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中宣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鲁迅亲属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的鲁迅研究专家、作家艺术家代表,中国作协各单位各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摄影:王纪国   编辑: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