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青年文学述评 文体丰富更要紧跟时代
近年来,我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出版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体现在童书出版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文体丰富和题材多元上,这从本届参评作品中也能窥见一斑。幼儿文学是一个孩子亲近文学的最初体验,幼儿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故事、语言、逻辑、趣味有着特殊的要求,与其他文体相比而言,幼儿文学对创作者的美学意趣、艺术呈现和视听觉表达有着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幼儿文学原创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是判断一个国家儿童文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届幼儿文学参评作品有44部,既有专业幼儿作家的作品,也有新人新作,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幼儿文学的创作成果和代际传承。其中黄宇的《小小小世界》和张秋生《小巴掌童话诗·恐龙妈妈孵蛋》是优秀代表,这两部作品的文学性、逻辑性、趣味性都达到出色的艺术高度。然而,纵观全部参评作品,不难发现绝大部分都是图画书。诚然,图画书适合幼儿阅读,但图画书不完全等于幼儿文学。从评奖的角度来看,对图画书的文字和故事的要求是更高的。
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是为45岁以下的儿童文学作家设立的奖项,旨在发现并激励青年作家创作更好的儿童文学。本届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共有60件作品参评,分为小说、诗歌、童话、散文、幼儿文学五大门类。这些参评作品可谓题材多元,内容丰富,来源广泛。参评者既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新秀,也有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比如王璐琪、孙玉虎、许诺晨、王君心等,他们在儿童文学界业已是成绩斐然且广受好评的青年作家。
本届参评的青年短篇作品有多部以童年的伤痛与成长为叙事主题,尽管这些是青春文学的常见主题,但读起来颇带一些异质感。比如,张艺腾《白净助听器》讲述的是两个带助听器的少年之间的故事。这部作品情节并不复杂,文字清浅而真实,情感平和没有波澜。两个同命相连的少年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瓜葛,通过作者的用心铺陈和巧妙设计,让这个故事产生了一股洪流般巨大的情感冲击力。
王璐琪的《上岸》讲述的是从小被船工老幺收养的女主人公幺九为了弄清身世并离开运河而与命运抗争的故事,也是一个渴望逃离而不得的艰难的自我成长故事。作家笔墨节制,详略得当,工写兼备,结构紧凑,立意高远。作者突破了传统的血脉寻亲的故事架构,借历史时空观照当下的社会命题,唤起读者对自己精神源头与文化根脉的深刻思考。
徐瑾的《坐在石阶上叹气的怪小孩》关注的是一个更加特别的群体,或者说是一种特别境遇下的儿童。作品讲述的是一个终日唉声叹气的怪小孩的成长故事。怪小孩被放逐到自然界中,一次又一次不可思议的形变,让他得以遇见形形色色的生命,最终变得无私而坚韧。这是一个难得的小众题材,也是一个别样的成长故事。作家以轻盈的想象、清浅抒情又富于哲思的语言,为童年书写带来一股清流,作家质朴而敏锐的童年情怀和人文观照表露无遗。
虽然青年短篇是单篇作品,篇幅不长,但其中有好几篇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文学高度毫不逊于长篇作品。遗憾的是,名额有限,最后只有徐瑾的《坐在石阶上叹气的怪小孩》获奖。值得一提的是,青年短篇参评作品中的个别门类比较薄弱,比如诗歌,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乏善可陈。而有些参评作品带有成人化的色彩,其中几部成年人的童年怀旧作品,严格来讲不属于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是为童年成长点灯照路的。儿童文学要与时代接轨,要为时代服务,只有这样儿童文学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纵观所有参评作品,有一个现象值得警醒,就是儿童文学的时代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新时代,一个波澜壮阔的文学新时代,呼唤优秀的儿童文学大作品。在儿童文学国际化和商业化趋势的大潮中,与时代接轨的精品还很少,希望儿童文学作家多深入童年生活,到孩子们身边去获得鲜活的素材滋养,创作出紧跟时代、融入时代、记录时代、服务时代的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