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妮《野地灵光》研讨会在京举行
9月28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李兰妮《野地灵光》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梁宇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北医六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导黄悦勤、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光明日报评论版主编王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等文学界和医学界专家也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主持并作总结发言。
研讨会现场
李兰妮长篇纪实文学《野地灵光》入选2019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并于2021年8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记录了作者在广州惠爱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住院治疗的过程以及对于精神病院内部的微观察,描绘了精神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亲身感受精神病患者这一沉默而边缘的群体的忧欢苦乐,揭开笼罩其上的误读与偏见,还原具体鲜活的人的样貌,探寻那道少为人知的幽暗深谷,揭示那个特殊领地的心灵奥秘和希望之路。该书充满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李敬泽
李敬泽在发言中高度肯定了《野地灵光》的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我记忆所及,我还没有看到过这样以非虚构的方式来处理精神病院或者精神病人这个群体的作品”,“关于精神疾病的这样的书写、这样的认识是特别重要、特别珍贵的。在这个领域里兰妮做了重要的开拓性的《野地灵光》,这么一个弱女子也是自己走到野地里去,然后在野地里自己点起一盏灯,点起一堆篝火,她为此付出的一切,都是让我们满怀敬意的,也使得我们需要、应该认真、郑重地看待这部作品”。李敬泽认为“它应该成为每一个成年人的一个读本、一个教本”。
梁宇表示,李兰妮是深圳培养出来的作家,见证并参与深圳文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野地灵光》这部作品,从准备深扎体验生活到作品创作出版历时七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野地灵光》线上新闻发布会有近20万人在线观看并参,说明读者、观众需要并欢迎这样的文学作品。文学艺术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李兰妮主动深入精神病院,阅读大量中外精神病学史料,饱含真情写下这部长篇纪实作品,体现了深圳一代又一代优秀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臧永清说,李兰妮持续关注抑郁症患者这个庞大人群,人文社也在持续关注着这一人群,李兰妮深扎到医院的创作态度得到了人文社的高度认可。该书既有可贵的深度,又有深沉的历史感,希望它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梁鸿鹰表示,这部作品既是疗愈个人、安放自我的书,同时也是疗愈他人、抚慰社会、警醒社会的一本书,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普惠性。文学是李兰妮一生的事业,文学也是她疗救自我的一种方式。作家顽强的意志、执着的创作态度和献身精神,使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换取对精神病治疗方面的宝贵经验,为更多像她这样经受精神疾患的人分享治疗经验。
施战军说,这本书感染力非常之强,它是作者自己的一个多棱镜像,也是和社会众生的一种对话。表达的是心灵的聚合体,每一个患者都附带着由个人推及到社会的种种元素,这些元素包括基因遗传,包括外因,还包括症候、物候、亲情、世情等等,因而这样的写作是探微、探底,更是领受和领悟。所以这部书是交流、交心,同时更是一种厚纳、厚待,李兰妮对每个生命的体恤之感,让我们心一直跟着它怦怦跳,所以《野地灵光》闪烁的是灵魂中的暖光。
徐可说,精神病人历来不被人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被人歧视,这种歧视实际上是一种恐惧,因为无知和不了解产生的恐惧。李兰妮有过人的勇气,以一己之力带抑郁症患者走出精神旷野,传递爱和希望的火炬。李兰妮经历一南一北两家精神病院的切身体验,通过各种创作方法描绘出精神病人的众生群像。李兰妮经历三次手术后多次化疗,带癌生存,同时身患重度抑郁症十多年,但是她凭借自己强大的内心和顽强的意志力,连续创作三部纪实文学作品,爱给了李兰妮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使她顽强生活下去,同时也给他人以爱和阳光。
刘玉琴首先对李兰妮表示祝贺和致敬。她说,这本书是建立在个人亲历和个人体验基础上的纪实作品,是一部精神病患者以自己为实验对象进行个体实验的科学日志。李兰妮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痛,用生命写这本书,值得我们敬重,作为女性更加可贵。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就是李兰妮的经历和她生的顽强,我们看到生命的残酷质地,也看到那么多人的挣扎和坚持,看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为宝贵的意志。由此原本并不起眼的现实生活有不凡的价值,也生发更多人向上、向善的真诚愿望。这本书的社会价值大于文学价值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
黄悦勤说,感谢李兰妮专门走入精神病院写精神病人群体。入院时她想给李兰妮安排去特需病房,但李兰妮不要,就住普通病房,所以书中每个角色都是有原型的。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讲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心世界和所处的周围环境,同时生动而专业地描绘了各类精神障碍。当前环境下大家还是对精神障碍有歧视,因此书中关于消除歧视、消除偏见、勇于关爱、对于患者来说要消除病耻感、积极主动求医等内容,是一次很好的科普。
李朝全说,李兰妮的写作通过自己切身的感受出发,从精神的痛苦和身体的痛苦出发,寻找一个拯救自我的路径。李兰妮的写作是推己及人的写作,她住进精神病院去感受、去体验、去观察身边的那些精神病人,也观察医护人员、护工和精神病人的家人。她把自己放在病人的位置上去感受那些正在遭受精神疾患的病友的痛苦和他们心灵的创伤,用同理心去共情这些同类,理解这样一个特殊人群——我们普通健全的人也许不太了解的人群。这样的写作除了是一种自救,也是在救人。
刘琼对李兰妮表示祝贺,认为从阅读的感受来说,这是特别典范的非虚构写作方式,有沉浸式的感染力,这种写作是一种久违的感受,完全是一个经验的写作。这本书让她联想到契诃夫的《六号病房》,《六号病房》是社会学的方式,主要讲整个环境和人的关系。他要探明的是一种生命和生活的意义,这和《野地灵光》在对象上是有一致性的,她要描写这种病痛的遭遇,也表现当下中国人生存的状态,包括精神的危机。从社会学的层面上看,这本书探讨了环境和人的关系,特别典型的就是教育和成长的关系。书里还讲了大量医学知识,这里面常识的东西打开的是我们的视野,过去我们可能不把精神疾患当做一回事,很多时候从伦理的层面来理解,其实它是病理层面的东西。李兰妮用文学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因为文本的强大力量而引起关注。
王国平表示,这是很难得的一本书,之前一直觉得精神病患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慢慢看到书里,才发觉离我们很近。我们怎么看待这个群体,怎么看待另外一个世界,怎么看待我们自己,如何看待生命的伦理、生命的尊严、生命的科学,某种意义上这本书也是一种生命教育。精神上的障碍,没有地域的差异,也没有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地位的差异、贫富的差异,它是公共性的,这点跨越了以前的刻板印象,从而对我们所认定的成功观、生命观或者事业观,都有了很多个人的重新思考。兰妮老师的写作是一座桥梁,告诉大家不是“你我他”,某种意义是从“我”到“我们”,我们一同面对,一起进行疗伤,一起进行抚慰,让大家正视这个事情。所以她为什么要深扎,也是要通过来自自己一线材料的感知,搭建一座与社会大众、与每个人沟通的桥梁,这是很了不起的。
刘大先谈到,对于写作者而言,叙事本身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一方面是把负面情绪清洗净化,另一方面是陶冶,强调主体自我的锻炼。对于读者也是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在社会认知方面,我们对所谓的精神病,之前把它视作一种异端,到现在或多或少还有一些歧视在里面。但是如果我们通过这种文学作品把它展示出来,还是能够引发共情、引发一种理解。
何向阳说,精神疾患及对它的观察研究以及反思种种,的确是非常沉重的话题,但也是一个光明的话题,李兰妮用她的长篇纪实文学《野地灵光》为我们带来光,让我们从文学中见识了她的坚强,她对生命的真诚和热爱。
其他专家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肯定了《野地灵光》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普遍认为该书是用生命写出的作品,为当代纪实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可能。作者李兰妮在最后对各位专家的发言表示感谢。
李兰妮2003年初确诊抑郁症,于2008年出版《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真实讲述了自己的患病经历、症状,以及生理、心理和家族、社会、文化的成因。2013年又出版《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分享“狗医生周乐乐”与自己温情陪伴的经历,传递了一种情感疗愈抑郁的可能。在与反复发作的抑郁症进行近二十年的抗争中,李兰妮还做了大量公益讲座,并参加央视《开讲啦》等电视节目,分享自己的患病经历,向公众传播抑郁症乃至精神疾病相关的知识。
- “小”的故事与“大”的书[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