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2021年第20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文章指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这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涵盖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既追求物质富裕,又追求精神富裕,而精神生活富裕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
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必须着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期盼,规约着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将核心价值观要求寓于宣传舆论、文艺创作、文明创建等工作之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实施公民道德工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志愿服务品牌实践,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扩面,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风尚。
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必须着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文化需求和文化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正在由“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转向“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前提下,推动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结构性改革,努力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服务和品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要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文化企业推进内容创新,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打造知名文化品牌。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市场新型监管机制,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保证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等跨界融合发展,更好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不断提高文化消费的便捷性、丰富性和体验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旅游日益成为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用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和品位,使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文化之美中感悟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必须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义重大。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加强重大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将乡村文化建设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乡村治理体系,活跃乡村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激发全社会奋斗意志、必胜信心,使之转化为干事创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实际行动。用光辉历史启迪人民,认真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用宏伟的目标激励人民,深入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意义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展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展示全民富裕、全面富裕的美好未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用火热的实践鼓舞人民,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同时,针对社会上对共同富裕话题的关注和讨论,要做好舆论引导。既要讲透共同富裕“是什么”,又要及时澄清各种模糊认识,化解社会疑虑、稳定社会预期,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
(作者:董茜、袁校斌,分别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