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
《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
作者:[美] 约瑟夫·诺思 著,张德旭 译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ISBN:9787305247507
定价:68.00元
在很多人看来, 文学研究这个领域似乎相当纷繁驳杂, 甚或争议频仍。 我则不然。 事实上, 英美两国的文学研究数十年来的发展, 一直基于一个相当稳固的共识, 即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主要出于学术目的, 将其视为诊断工具, 确诊作品在怎样的文化形态里被书写和阅读。 20 世纪80 年代以降, 文学研究领域几乎所有影响力的运动都生发于此观点。 这个共识已被广为接受, 且尚未被人充分论及, 故而足以构成库恩意义上的范式, 我们不妨称之为“历史主义/语境主义” 范式。 往大了说, 它描述了当前这一领域绝大多数的研究内容。
不过, 情况并非一贯如此。 为这门学科撰史的人大体都会同意,20 世纪的头四分之三( 也就是从世纪之初到充满十年危机的20 世纪70 年代) , 文学研究并未统合在单一的范式下, 而是分裂为两个迥然不同的范式, 两者时而竞争, 时而互补。 这场学科争论主要围绕文学“学问家”(scholars) 与文学“批评家”(critics) 展开。 两个概念的关键区别在于, 前者把文学研究当作文化分析的手段, 后者把文学研究当作文化介入的契机。以此对立为核心,一系列其他类型的对立亦随之而来, 譬如专家与通才、 职业人士与业余爱好者、 客观性与主观性、 理解与鉴赏、 事实与价值、 科学与人 文、 生 产 知 识 与 陶 冶 情 操、 学 术 ( wissenschaft) 与 教 化(bildung) 等; 其中任何一组对立都可以用来界定某个特定时期的争论焦点。 这场争论波及面广、 议题多变, 是故必然引起诸多困惑, 但无论如何, 参与讨论者还是能从中捋出一条连贯的线索,辨识出两个截然相反的范式。 范式之争影响深远, 足以被看成这门学科的结构性特征。
然而, 到了20 世纪后三四十年, 范式之争似乎已然消弭,要么被“理论”之争所取代, 要么两种范式合而为一, 如约翰· 盖尔利(John Guillory) 所断言的那样: “对我们来说, 不是学问家与批评家的对立……两者……同为一体”。 我们现在能够看清, 这两种判断都不太正确。 相反, 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 那就是这门学科经过上一代的发展,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末或20 世纪80 年代初的某个节点, 文学“学问家” 派实际上赢得了这场争论。 于是, 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我们处于一个相当例外的时期, 学科史上首次出现了由两种范式中的一种主宰文学研究的局面。 确实, 从较长的时间跨度观之, 我们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早期思想家所秉持的传统“批评” 观念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 这就是我所谓的“学术转向”。 在这次转向中, “学术”(scholarly) 方法取代了“批评”(critical) 方法, 视文学文本为分析历史文化的契机的研究取向, 取代了视文学文本为培养读者审美感受力的手段的研究取向。 如果说大多数文学研究者如今自认为是历史文化分析领域的专家, 那是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成了“学问家”, 这种现象在文学研究史上还是首次出现。 无论结果是好是坏, 这门学科差不多消失了一半。 我们正是要在“学术转向” 以及与之相伴的“批评”终结的背景下, 勘察当前这种历史主义/语境主义范式的兴起。
一长串问题接踵而至。 考虑到“学术”和“批评”两种取向在20 世纪前四分之三并立共存, 那么哪种具体的力量组合导致前者在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终胜出? 各方作用力具有怎样的政治性质? 这门学科仍在持续奉行历史主义/语境主义范式,这会产生怎样的危险? 或者思考一下问题的反面, 目前可否有某种理由呼吁文学研究朝另一个性质迥异的范式移动? 文学批评在20 世纪中期是 “英雄辈出的时代”, 哪怕只能赶上尾声, 也应备感庆幸。 不过, 姑且不论我们对那个已逝时代的怀旧之情, 能否还有别的理由使批评事业在当今得以重振?这里的“批评”, 确切地说, 应被理解为一种体系性的活动, 它致力于运用文学作品来培养审美感受力, 以期实现更为广泛的文化和政治变革。
我认为确实存在这样一些理由, 撰写本书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详尽阐述这些理由。《文学批评: 一部简明政治史》主要介绍文学研究中业已消失的“批评”范式, 同时概览取而代之的历史主义/语境主义“学术”范式。 这部文学批评的政治史有三种旨趣: 其一, 解释文学研究目前这种共识的支配地位是如何兴起的; 其二, 对这一共识的政治性质做出初步评判; 其三, 建议重探旧有的批判模式的政治性质, 从其传承下来的观点中寻求替代性共识。 因此, 本书不免夹杂一抹政治色彩, 其政治性可以简单地总结为这样一个论断: 历史主义/语境主义的范式转向, 一般被认为是左派对20 世纪中叶精英主义文学批评的局部胜利。 然而,这个论断大体上是错的。 事实上, 反过来说才是对的。 在极为显著的方面,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发生的范式转向是左派在新自由主义时期全面溃退的征兆, 因此也就是右派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小部分体现。 从这个角度审视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向不仅更为准确, 也有助于重启一个被弃置已久的问题: 左派应该如何规划文学研究?
过去三十年间, 文学研究者往往认为, 任何对历史主义/语境主义范式的攻击都必定源自文化保守主义, 如果攻击者使用诸如“批评”“审美”“感受力”这类字眼, 则尤为如此。 很多在其他境况下可以被看清楚的事物, 正是在这样的臆断之下被误认为是进步主义, 乃至激进主义。 与此同时, 上世纪中叶的那些批评家在过去三十年里一直被这门学科反复批判, 且批判的形式越来越粗疏直白, 他们的政治失败如今已经不证自明了。 有鉴于此, 当务之急是重申传统批评范式的潜能, 把它当作理论资源, 从中寻找当前处于支配性模式的替代模式。 随着新自由主义陷入危机, 文学研究也将会再一次调整学科方向, 左派若要参与决定文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就必须找到新的研究模式。 本书不仅探讨历史主义/语境主义范式, 也会考察它所取代的、 与之迥然有别的批评范式,借此我希望本书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在“学术转向” 之后的这一新时期, 文学研究能为建构良好社会做出哪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