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世纪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再思考 ——“新世纪二十年: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境遇与走向”学术论坛综述
来源:文艺报 | 杜未未 朱云霞  2021年11月19日09:30
关键词:华文文学

21世纪以来,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成果丰硕,成就斐然,学科建构意识、史料发掘与整理、理论创新、跨界整合等都推动华文文学研究向纵深处拓展。随着学界对中国经验和世界视野的强调,华文文学研究的境遇也发生了变化,如何面对过往文化资源与学术典范,走出既定言说体系,推动研究范式转型,重审华文文学的意义和定位,也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为此,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尝试搭建高端有效的学术交流与对话平台,10月30日,“新世纪二十年: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境遇与走向”学术论坛在江苏徐州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等的3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矿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张矛矛、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史修永介绍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的“兴文”战略,以及建设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特色团队的愿景。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现代室主任赵稀方先后致辞。他们在发言中阐释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表达对新生代研究者的期待以及拓展华文文学研究视野的再思考。

与会者主要围绕新世纪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境遇与走向,从以下五个议题展开研讨:

一是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与史料意识。南京大学教授刘俊立足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的位置意识,探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范畴的扩容与学理立场的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赵稀方深入挖掘史料价值,细致辨析香港“作联”与“作协”的发展轨迹;厦门大学教授朱双一由“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内涵、外延出发,驳斥了“华语语系”概念的偏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胡德才梳理世界华文文学领域文学传媒研究现状,认为文学传媒研究在传统的文学史研究和文学审美研究基础上,打开了初具学术范式的新的研究领域,且具有巨大的理论提升空间等等。

二是性别视野与跨域经验。武汉大学教授赵小琪提出,自传性写作是处于边缘位置的汤婷婷等欧美华人女性作家建构自我声音和形象的极为有利的武器,并从叙述人记忆、隐含读者阅读、互文性文本对比三方面探讨欧美华人女作家自传性作品。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凌逾聚焦于加拿大华裔作家张翎的留洋女性题材创作,归纳其招魂叙事、风感叙事、通感叙事等多维叙事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重岗指出,赵淑侠通过小说伦理建构了海外民族主义诗学的独特形态,华人主体意识的自觉、成长和深化,既是华族文化得以存在的灵魂,也是赵淑侠小说写作的要津。

三是马华文学研究。江苏师范大学教授王艳芳纵览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马华文学研究,认为在宏观整合和微观聚焦中交错发展的马华文学,一方面显示了华文文学研究从台港到海外再到整合世界的宏观视野,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马华文学研究从东南亚华文文学框架、到新马文学一体、再到马华文学自身的微观聚焦。在文学作品个案研究方面,浙江大学教授翟业军认为黎紫书的《流俗地》是“悲壮”而“骄傲”的,作者既是马华文学的异数,也代表着隐喻化的马华文学的崭新可能;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朱云霞提出《流俗地》通过家庭性话语、可对话空间、坊间意识营构的是和见证式时空叙事相对应的另一种地方感,作者试图不带标签或偏见地呈现地方变迁背后不同个体/群体的情感归属与文化经验,探寻多元对话、包容与救赎的可能。暨南大学副教授温明明重点考察黄锦树对鲁迅《故乡》的接受与变异,对鲁迅《故乡》及其文学传统的重新命名,使得“鲁迅”在东南亚华文文坛成为更具生产性的“遗产”。

四是北美华文文学研究。暨南大学教授白杨纵观百年来文学中的“金山”叙事,从历史原生态性质的文学记录,表现海外华侨华人家国忧患意识的史诗性呈现,带有传奇色彩的家族回忆录、女性生命史的建构等方面,考察不同历史时期本土经验与世界性视野的相遇。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戴瑶琴系统梳理新世纪20年北美华文文学创作流变,从题材转折、创作群体、文化选择等角度,总结交流互通的文学构思、艺术立场和生命阐释,对美华文学的亮点实施拢合及整合。东南大学教授张娟关注到新世纪以来,以卢新华为代表的一批海外华文作家试图“以鲁迅为方法”,通过“新国民性”的提出解决文明重建的问题,表现出海外作家的五四启蒙的精英立场。江苏师范大学教授王志彬指出,新移民作家陈河在多元混杂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跨民族、跨文化的书写特色和理性态度,以更为开阔的精神对个体生存方式进行哲学反思,对母体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中国矿业大学讲师杜未未认为陈河由生命体验出发,形成兼具认知广度与自我特色的世界视野,并以空间建构方式加以呈现,既形成具有精神地标属性的阿尔巴尼亚系列,也将他者性思考融入异托邦空间的塑造中。

五是香港文学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邓瑗关注“90后”香港作家群发展面貌,认为相比于“80后”曾在文坛上掀起的青春、叛逆之风,最近才进入人们视野的“90后”香港作家显得格外沉着、厚重,其创作展现了一种沉甸甸的现实感,揭示社会问题的同时,又衍生出清醒、深刻的自我意识。徐州工程学院副教授赵皙以交叉学科视角,考察香港作家跨语言书写过程中“言语共同体”的构建,指出香港作家的“半唐番”式的表达及“三及第”文体区别于官话和英语为书写语言的通行文体,具有明显的文化边界和文化融合色彩,反映了中华文化基因在地方文化中的凸显。

在闭幕致辞中,南京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刘俊认为,此次会议立足理论视野、史料意识和区域研究对新世纪以来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进行梳理和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在思考中推进并建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范式和话语资源依然是需要努力的目标。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教授王青在会议总结阶段,肯定了与会学者思考的深度和研究的广度,认为此次会议对于本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未来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