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穿越土星环》是怎样一部硬核科幻作品 
来源:广州日报 | 吴波  2021年11月23日08:42

当科技与社会生活越来越密切相关,甚至科技本身就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反映科技与生活互相影响的科幻文学,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11月19日,中国科幻盛宴——第32届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典礼于线上举行,在上一届银河奖最佳长篇小说空缺后,科幻作家谢云宁所著的《穿越土星环》不负众望,摘取桂冠。

银河奖以“银河”为名、取“群星汇聚”之意,设立于1985年,获奖作品代表着中国科幻创作的最高水平。本届银河奖共颁发了最佳长篇小说、最佳中篇小说、最佳短篇小说、最佳网络科幻小说等十八项奖项,继续保持对科幻产业的新面貌、科幻产业融合新突破的关注,联动产业多维力量共同助推科幻创作发展。

《穿越土星环》 谢云宁 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穿越土星环》的故事

《穿越土星环》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花花公子路渐离有一个疯狂的星际梦想,他要追赶一颗彗星。没想到他乘坐的宇宙飞船发生意外,他被弹射出舱,在土星环里漫无目的地飘荡。人生的意外接踵而至,众叛亲离、无人救援、生存物资告罄……他成了一颗被人类遗忘的人体小行星。

出乎意料的是,在土星探测器主控A.I.多丽丝的帮助下,原本必死无疑的路渐离以极低的概率活了下来。为求一线生机,路渐离登陆土卫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基因片段,制成了新型鱼苗,在拥有广袤海洋的土卫二上养殖鱼类,勉强生存。与此同时,多丽丝和航天公司正在制订营救方案。路渐离孤军奋战良久,几近生存极限,他只能等待救援飞船的到来……

这部作品“用写实的视角贴近想象的边界,用丰富扎实的科技理论和天文知识丰满着故事,反思人生意义,叩问宇宙生命形态,更重要的是也帮助创作者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为何能得重磅奖?

《穿越土星环》何以荣获中国科幻小说最高奖?就在10月,《穿越土星环》还获得“第十二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金奖,谢云宁曾表示:“能够获得星云奖肯定,表明大家对这类题材充满期待,我可能会继续在这个方向进行深挖。我是属于科幻创作里偏‘硬’的那一派,我的小说都是由科技衍生出故事,而不是以故事出发去衍生科技。这可能跟我的童年科幻之路是由20纪80年代中国科幻前辈(他们更多地坚持科普类科幻)启蒙有关,我还是坚持有足够新奇的创意才动笔,在写作中我尽量会让文学为科学创意服务,文字尽可能地简洁,精准表达,不去炫技。”

谈及创作该书的初衷,谢云宁表示:“《穿越土星环》的灵感来源于一则我在2015年偶然听说的新闻——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最后一次飞掠过土卫二的北极,北极喷泉里有丰富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有孕育生命的可能,这触发了我创作《穿越土星环》的想法。”

对于《穿越土星环》,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如此评价:作者以奇绝的想象力和饱满的感情谱写了一曲生命之歌。《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表示:“《穿越土星环》展现出了科幻小说最为本质的美感以及震撼人心的力量,谢云宁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自我超越。”

谢云宁科幻写作之路

身为电子工程师的谢云宁是如何一步步踏上科幻写作之路的?

关于科幻创作,作者介绍,因为对科幻题材的喜爱,他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大量科幻文学作品,初中时开始尝试科幻文学写作,但真正的科幻创作是其在进入川大后,当时他加入了“科幻协会”,创建了《临界点》校刊。2004年他的处女作《回溯》刊发在《科幻世界》2004年第七期,这也鼓励着他毕业后一直坚持科幻创作。作者说,“有灵感的时候,早上六点起床开始写小说,早上八点去上班,大概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这样创作。”

作者在《穿越土星环》的序中自述:“很多年前正是这样的科幻将年少的我吸引进了科幻这片广袤世界,并长久地停驻了下来。时至今日,我仍记得当初那份纯粹的激动。在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中,人类星际飞船穿越了遥远的光年抵达了陌生的星球,在一片未知的土地上展开了一连串险象迭生的探险。这样的星球拥有着与地球不一样的重力,光怪陆离的地质奇观,奇形怪状的异星怪兽,有意识的海洋,时空涡旋的迷墙,形态各异的外星智慧种族……这样的神奇星球如同科幻作者凭借卓越的想象力构造出的科学与思想的试验场,令我沉迷其中、流连忘返。”

该书出版方四川科技出版社编辑哑蝉表示:“《穿越土星环》是一本既硬核又浪漫至极的小说,遥远的星际梦想用非常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男主人公也完成了一次艰苦卓绝的蜕变。”